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25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用管件成型技术,尤其涉及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提供了结构紧凑,加工简便,成型效率高的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模头和夹模,夹模包括侧模A和侧模B;侧模B通过侧模A上一对固定连接的导柱与侧模A可拆卸活动连接;侧模A上设有容纳槽A,所述侧模B上设有容纳槽B,容纳槽A与容纳槽B组合形成与管胚适配的固定槽;成型前,将聚氨酯棒塞入管胚的内壁;成型后,聚氨酯棒随着挤压过程,跟随模具型腔的形状进行膨胀,最终达到成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加工简便,成型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车用管件成型技术,尤其涉及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流体金属管用于通用汽车标准快速接头中,现有技术中,流体金属管的加工方法为:车床加工或者水胀成型,该方法加工获得的车用流体金属管存在:制作成本高,制作效率低;设备要求高,对于环境有污染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结构紧凑,加工简便,成型效率高的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模头和夹模,所述模头与夹模相适配,所述夹模包括侧模A和侧模B;所述侧模B通过侧模A上一对固定连接的导柱与侧模A可拆卸活动连接;所述侧模A上设有容纳槽A,所述侧模B上设有容纳槽B,所述容纳槽A与容纳槽B组合形成与管胚适配的固定槽;所述容纳槽A上设有箍节让位槽A,所述容纳槽B上设有箍节让位槽B,所述箍节让位槽A与箍节让位槽B组合形成与管胚上的箍节适配的让位槽C;所述模头的一端设有可拆卸设置的高速钢芯棒,另一端设有与芯棒容纳槽贯通的成型腔;所述高速钢芯棒的一端与模头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成型腔内。所述高速钢芯棒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挤压部和限位部;所述挤压部与限位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挤压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的直径;所述模头上设有与限位部适配的限位腔;所述挤压部的一端与限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成型腔内。所述侧模A上位于容纳槽A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限位块,所述侧模B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限位块容纳槽。所述导柱呈圆台状。本技术中包括模头和夹模,夹模包括侧模A和侧模B;侧模B通过侧模A上一对固定连接的导柱与侧模A可拆卸活动连接;侧模A上设有容纳槽A,所述侧模B上设有容纳槽B,容纳槽A与容纳槽B组合形成与管胚适配的固定槽;成型前,将聚氨酯棒塞入管胚的内壁;成型后,聚氨酯棒随着挤压过程,跟随模具型腔的形状进行膨胀,最终达到成型的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加工简便,成型效率高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成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成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模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模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向结构示意图,图6是夹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侧模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侧模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成型后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成型后产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模头,11是高速钢芯棒,12是成型腔,2是夹模,21是侧模A,22是侧模B,211是导柱,212是容纳槽A,2121是箍节让位槽A,221是容纳槽B,2211是箍节让位槽B,3是限位块,4是管胚,5是铁棒,6是聚氨酯棒。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10所示,为了清楚表达模头1的内部结构,图1-图2中省略了高速钢芯棒11,本案包括模头1和夹模2,所述模头1与夹模2相适配,所述夹模2包括侧模A21和侧模B22;所述侧模B22通过侧模A21上一对固定连接的导柱211与侧模A21可拆卸活动连接;所述侧模A21上设有容纳槽A212,所述侧模B22上设有容纳槽B221,所述容纳槽A212与容纳槽B221组合形成与管胚4适配的固定槽;所述容纳槽A212上设有箍节让位槽A2121,所述容纳槽B221上设有箍节让位槽B2211,所述箍节让位槽A2121与箍节让位槽B2211组合形成与管胚4上的箍节适配的让位槽C;所述模头1的一端设有可拆卸设置的高速钢芯棒11,高速钢芯棒11与模头1相适配,另一端设有与芯棒容纳槽贯通的成型腔12;所述高速钢芯棒11的一端与模头1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成型腔12内。本案采用的成型原理为:成型时采用铁棒与聚氨酯棒分别放入管胚4内,通过加压内膨胀的方式一次成型。成型前,将预先将铁棒放入管胚内,然后将聚氨酯棒塞入管胚4的内;成型后,聚氨酯棒随着挤压过程,跟随模具型腔的形状进行膨胀,最终达到成型的效果。所述高速钢芯棒11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挤压部和限位部;所述挤压部与限位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挤压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的直径;所述模头1上设有与限位部适配的限位腔;所述挤压部的一端与限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成型腔12内。限位部一端与限位腔贴合,另一端与管端成型机贴合,将高速钢芯棒11限设在模头1内,可拆卸方式,便于加工成型,降低加工成本,当高速钢芯棒11磨损时,只需对高速钢芯棒11进行更换即可,降低后期维护费用。所述挤压部伸入成型腔12的伸出量为26mm。所述侧模A21上位于容纳槽A212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限位块3,所述侧模B2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3适配的限位块容纳槽。用于支撑管坯的限位块3采用的CR12MOV制作,作用是给管胚和铁棒伸入夹模的部分提供支撑,在成型加工过程中不往后滑动。所述导柱211呈圆台状。便于侧模B22导入侧模A21内,提高侧模B22安装定位的效率。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的加工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固定模具;预先将模头1和夹模2分别安装在管端成型机上;侧模A21固定设置在管端成型机的工作台上侧模B22固定设置在管端成型机的上下移动臂上,位于侧模A21的上方;模头1固定设置在管端成型机的冲压头上,冲压头通过液压缸水平方向移动;2)、铁棒、聚氨酯棒放置;将适配的铁棒和聚酯酯棒分别放入箍节完成后的管胚4内;3)、将步骤2)完成后的管胚4通过机械手,夹持放入侧模A21的容纳槽A212上,箍节位于箍节让位槽A2121内;4)、夹模2压料;上下移动臂下压,直至与侧模A21配合,侧模A21上的管胚4压制稳固;5)、冲压成型;冲压头向侧模A21方向移动,模头1内的高速钢芯棒11预先与聚氨酯棒的端部接触,通过聚氨酯棒的形变与成型腔12的共同将管胚4挤压成所需形状。该方法与普通自然成型的优势在于可以用于膨胀系数较大的成型,薄壁管路的成型等等,帮助材料更好的流动与模具型腔的贴合。对于本案所公开的内容,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案所公开的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案所公开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案所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以上,仅为本案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案所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包括模头和夹模,所述模头与夹模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模包括侧模A和侧模B;/n所述侧模B通过侧模A上一对固定连接的导柱与侧模A可拆卸活动连接;/n所述侧模A上设有容纳槽A,所述侧模B上设有容纳槽B,所述容纳槽A与容纳槽B组合形成与管胚适配的固定槽;/n所述容纳槽A上设有箍节让位槽A,所述容纳槽B上设有箍节让位槽B,所述箍节让位槽A与箍节让位槽B组合形成与管胚上的箍节适配的让位槽C;/n所述模头的一端设有可拆卸设置的高速钢芯棒,另一端设有与芯棒容纳槽贯通的成型腔;所述高速钢芯棒的一端与模头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成型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包括模头和夹模,所述模头与夹模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模包括侧模A和侧模B;
所述侧模B通过侧模A上一对固定连接的导柱与侧模A可拆卸活动连接;
所述侧模A上设有容纳槽A,所述侧模B上设有容纳槽B,所述容纳槽A与容纳槽B组合形成与管胚适配的固定槽;
所述容纳槽A上设有箍节让位槽A,所述容纳槽B上设有箍节让位槽B,所述箍节让位槽A与箍节让位槽B组合形成与管胚上的箍节适配的让位槽C;
所述模头的一端设有可拆卸设置的高速钢芯棒,另一端设有与芯棒容纳槽贯通的成型腔;所述高速钢芯棒的一端与模头的侧面在同一平面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成型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孙谦君颜玉婷张绍卫梅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良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