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友妹专利>正文

一种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23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3
一种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胶带基材,具有基材长度与基材宽度,胶带基材的一面涂布有黏胶层;黏胶层沿着基材长度方向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涂覆有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形成一个或多个不粘区;黏胶层没有涂覆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的区域形成粘性区。将该胶带装置黏贴于包装箱/袋后,由于该胶带一侧或两侧为非粘性的,使得胶带可以非常容易地从包装箱/袋撕离,不用工具就可以打开包装纸箱/袋,胶带在包装箱上没有任何残留,便于纸箱回收,当纸箱被废弃后,也便于纸箱和塑料胶带的分类,降低环境污染。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带装置制备成本低,不需要增添其他的设备,效率高,可以实现工业化量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包装箱进行封装的胶带装置,特别是一种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在封闭包装箱﹑袋时,利用胶带来黏贴包装箱的两箱盖之间的接缝﹑箱盖与箱体之间的接缝或包装袋与折页之间的接缝;然而,一般的胶带都是在胶带基材的一面完全涂覆黏胶层,因此,当将胶带黏贴于包装箱﹑袋后,黏胶层会完全黏贴于箱体﹑箱盖或包装袋表面,以至于要开启包装箱盖时因为胶带边缘完全黏贴在包装箱﹑袋表面而不好撕离;消费者通常会使用刀片将封口的胶带割开或用力撕开胶带,所以非常容易造成包装箱盖表面损坏等情形,且用刀片割开封口后,因为胶带不好撕离而使得塑料的胶带常常留在箱盖表面上,不利于纸制包装箱回收再利用,在纸箱被废弃后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针对该问题,目前包装领域所采用的做法是在胶带的两侧黏贴上离型纸、无纺布或者不干胶标签(也叫自粘标签材料)。然而,这种胶带的制备工艺繁琐,生产成本极高,且生产效率极低,无法实现工业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撕离且制备成本低、可以工业量产的胶带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包括:胶带基材,具有基材长度与基材宽度,所述胶带基材具有位于相对面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涂布有黏胶层;所述黏胶层沿着所述基材长度方向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涂覆有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在所述黏胶层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形成一个或多个不粘区,所述一个或多个不粘区具有不粘区长度与不粘区宽度,所述不粘区宽度小于所述基材宽度,所述不粘区长度平行于所述基材长度;所述黏胶层没有涂覆油墨用连接料的区域形成粘性区。在本专利技术中,在黏胶层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涂上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后,干燥后即可在黏胶层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形成一层膜,该膜可以减弱或者消除黏胶层两侧的粘性,但对黏胶层未涂覆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区域的粘性没有影响。从而既不影响该胶带装置的黏贴性能,又使得该胶带装置黏贴于包装箱/袋后可以非常容易地从包装箱/袋撕离。而且,由于本专利技术是直接在黏胶层上涂覆液体材料而制备,制备成本低,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效率高,可以实现工业化量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干燥后可成膜材料为油墨用连接料。油墨是由色料、连接料、填充料和助剂混合而成的。其中,连接料是油墨中的液体成分,是色料和填充料等固体粉末的载体,它将色料和填充料均匀分散其中,使油墨具有适当的流变性能和干燥性能。同时,油墨用连接料又是一种成膜物质,颜料要依靠连接料的干燥成膜性牢固地附着在承印物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一个不粘区宽度或多个不粘区宽度之和小于所述粘性区的宽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油墨用连接料含有树脂,所述树脂为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油墨用连接料油墨用连接料含有植物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油墨用连接料还包括植物油、矿物油、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果仅采用单一的物质作连结料,只有植物油一种能同时满足固化和结膜的要求,因为只有它才能自行干燥,同时也能形成膜。所以只能通过各种连结料的组合才能配出多种干燥形式的膜。氧化结膜干燥、渗透干燥、渗透氧化结膜干燥、挥发干燥、热固干燥和UV干燥的连接料都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渗透干燥型油墨连结料由矿物油、树脂组成,例如,由沥青、松香衍生物等树脂性物质溶于矿物油中配制而成。其干燥的机理是依靠矿物油的渗透作用和基材的吸收作用共同完成干燥。氧化结膜干燥型油墨连结料是由干性植物油(如亚麻仁油)组成的,称为油脂型连结料。其干燥机理是利用氧化聚合反应使油墨层由液态变为固态。在其中加入钴、锰、铅等金属催干剂可提高结膜干燥速度。渗透氧化结膜干燥型油墨连结料是由干性植物油、矿物油(例如,高沸点煤油)、树脂组成。其干燥机理是依靠高沸点煤油的渗透作用和干性植物油的氧化结膜反应完成干燥。挥发干燥型油墨连结料是由有机溶剂和树脂或水和树脂组成,又分为溶剂型挥发干燥或水性挥发干燥。溶剂型挥发干燥连接料是把固体树脂搅拌均匀溶于溶剂中,其干燥过程为:连结料中的溶剂向空气中挥发,剩余的连结料(主要是树脂)形成固体膜层。水性挥发干燥连接料是水溶性树脂,如水溶性氨基树脂、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水溶性顺丁烯二酸酐树脂和聚乙烯醇类溶于水而制备,水性挥发干燥的机理和过程和溶剂型是一样的,只是挥发的主角由溶剂换成了水。热固(干燥)型油墨连结料是由少量的干性植物油、较多的矿物油和热固型合成树脂组成,以胺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和异氰酸酯等应用较广。一般在150~250℃下烘烤7~15分钟内即可干燥,其结膜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成型等性能。光固(干燥)型油墨连结料是由光敏树脂、交联剂(单体交联剂或预聚物交联剂)、光敏剂组成。光固型连结料与热固型的不同,它不需要热源,不含溶剂,一旦受到外界能源(如光、电子等)的激发,即能交联、聚合固化,速度很快,如以高能量电子束照射只需1/200秒即能干固,以紫外线照射在1/100~1秒之间干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树脂为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氨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这些树脂能够以水为基质,而树脂则以溶解、胶体或者乳液三种状态存在。水基连接料安全无毒,更符合环保需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胶带基材的一表面全部涂覆胶黏剂,形成黏胶层;(2)在所述黏胶层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涂覆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在所述黏胶层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形成一个或多个不粘区,所述黏胶层没有涂覆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的区域形成粘性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箱板材,所述包装箱板材上设有本专利技术的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将该胶带装置黏贴于包装箱/袋后,由于该胶带装置两侧为非粘性的,中间为粘性的,从而既不影响该胶带装置的黏贴性能,又使得该胶带装置黏贴于包装箱/袋后可以非常容易地从包装箱/袋撕离,不用工具就可以打开包装纸箱,胶带在包装箱上没有任何残留,便于纸箱回收,当纸箱被废弃后,也便于纸箱和塑料胶带的分类,降低环境污染。而且,由于本专利技术是直接在黏胶层上涂覆液体材料而制备,制备成本低,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效率高,可以实现工业化量产。【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胶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胶带绕成胶带卷的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胶带卷安装于封箱用胶带切割装置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4为显示利用封箱用胶带切割器将本专利技术的胶带装置黏贴于包装箱以进行封箱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易于撕离的胶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包括:/n胶带基材,具有基材长度与基材宽度,所述胶带基材具有位于相对面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涂布有黏胶层;/n所述黏胶层沿着所述基材长度方向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涂覆有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在所述黏胶层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形成一个或多个不粘区,所述一个或多个不粘区具有不粘区长度与不粘区宽度,一个不粘区宽度或多个不粘区宽度之和小于所述基材宽度,所述不粘区长度平行于所述基材长度;/n所述黏胶层没有涂覆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的区域形成粘性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包括:
胶带基材,具有基材长度与基材宽度,所述胶带基材具有位于相对面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涂布有黏胶层;
所述黏胶层沿着所述基材长度方向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涂覆有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在所述黏胶层的一侧和/或两侧和/或中间区域形成一个或多个不粘区,所述一个或多个不粘区具有不粘区长度与不粘区宽度,一个不粘区宽度或多个不粘区宽度之和小于所述基材宽度,所述不粘区长度平行于所述基材长度;
所述黏胶层没有涂覆干燥后可成膜的液体材料的区域形成粘性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其中所述干燥后可成膜的材料为油墨用连接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其中所述油墨用连接料含有树脂,所述树脂为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其中所述油墨用连接料含有植物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其中所述油墨用连接料还包括植物油、矿物油、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撕离的胶带装置,其中所述树脂为聚氨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友妹
申请(专利权)人:钟友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