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辊径校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21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辊径校平机,包括底板和螺杆,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柱,且底板的每一端均固定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通过横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位于底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间出均等距活动安装有第一校平辊,所述支撑柱的内侧位于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均固定有滑轨,所述横杆的中间出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螺纹安装在螺孔内,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螺杆的下端活动安装有轴承,所述螺杆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对不同卷钢进行矫正,同时增加了校平机使用范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辊径校平机
本技术涉及校平机
,具体为一种双辊径校平机。
技术介绍
校平机也称矫正机、整平机,置于料架(或裁焊机)与送料机之间,用于卷料的校平送进。它是板材加工中常用的设备,校平机的定型主要取决于被校带材的厚度、材质和要求,料越厚所需结构刚性要越好,辊数越少,辊径越大,功率越大(幅宽一定),反之亦然。辊式板材矫正机是利用材料的“包辛格效应”,对板材进行多次正反弯曲,使多种原始曲率逐步变为单一曲率,并最终将其矫。校平机通过辊轴能够有利于对卷钢的压平,方便了对卷钢的使用,而现有的校平机上的辊轴之间距离均为固定的,对矫正的卷钢较为单一,使校平机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有利于对不同卷钢进行矫正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辊径校平机,具备有利于对不同卷钢进行矫正,同时增加了校平机使用范围的优点,解决了对矫正的卷钢较为单一,使校平机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辊径校平机,包括底板和螺杆,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柱,且底板的每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辊径校平机,包括底板(2)和螺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柱(4),且底板(2)的每一端均固定有两个支撑柱(4),两个所述支撑柱(4)的上端通过横杆(13)相连接,所述支撑柱(4)的下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5),且第一连接杆(5)位于底板(2)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中间出均等距活动安装有第一校平辊(3),所述支撑柱(4)的内侧位于第一连接杆(5)的上端均固定有滑轨(6),所述横杆(13)的中间出开设有螺孔(9),所述螺杆(10)螺纹安装在螺孔(9)内,所述螺杆(10)的上端固定有转盘(11),所述螺杆(10)的下端活动安装有轴承(8),所述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辊径校平机,包括底板(2)和螺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两端均固定有支撑柱(4),且底板(2)的每一端均固定有两个支撑柱(4),两个所述支撑柱(4)的上端通过横杆(13)相连接,所述支撑柱(4)的下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5),且第一连接杆(5)位于底板(2)的上端面,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中间出均等距活动安装有第一校平辊(3),所述支撑柱(4)的内侧位于第一连接杆(5)的上端均固定有滑轨(6),所述横杆(13)的中间出开设有螺孔(9),所述螺杆(10)螺纹安装在螺孔(9)内,所述螺杆(10)的上端固定有转盘(11),所述螺杆(10)的下端活动安装有轴承(8),所述螺杆(10)通过轴承(8)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4),所述第二连接杆(7)通过滑槽(14)活动安装在滑轨(6)上,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中间出均等距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磊崔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磊澄智能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