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磷阻燃体系、热塑性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红磷阻燃体系、热塑性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红磷阻燃剂是一种高效的无卤阻燃剂,阻燃效率高,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尼龙阻燃材料。红磷阻燃尼龙材料因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电气性能、机械力学性能、注塑加工性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行业零部件。但是在高温或高湿度条件下,红磷容易氧化并产生挥发性的磷化氢气体。特别是在挤出生产和注塑生产车间,高温加工过程中,红磷阻燃尼龙材料会释放出刺激性气味的强毒性磷化氢气体,对车间工人的健康带来危害。目前,降低红磷阻燃聚酰胺材料的磷化氢气体释放量的专利技术技术已有很多报道。美国专利US6645625公开了一种改善红磷析出的方法,采用银和氧化锡,可以大幅降低PH3的释放量,但是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使用,大幅降低了尼龙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公开号为CN10405935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阻燃热塑性聚酰胺组合物,使用苯胺黑作为吸附剂来降低注塑过程中磷化氢的释放量,但是这种吸附作用并不持久,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磷阻燃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红磷阻燃剂和磷化氢抑制剂,所述红磷阻燃剂与磷化氢抑制剂的质量比为(2~25):1;/n所述磷化氢抑制剂为醛类化合物插层层状矿物,所述醛类化合物为α位含碳碳双键的脂肪族醛,其化学通式为R-CH=CH-CHO,其中R为芳基、C1~C8的烷基或C1~C8的烯烃基,所述层状矿物包括高岭土、云母、滑石粉、蒙脱土、水滑石中的一种或几种。/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红磷阻燃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红磷阻燃剂和磷化氢抑制剂,所述红磷阻燃剂与磷化氢抑制剂的质量比为(2~25):1;
所述磷化氢抑制剂为醛类化合物插层层状矿物,所述醛类化合物为α位含碳碳双键的脂肪族醛,其化学通式为R-CH=CH-CHO,其中R为芳基、C1~C8的烷基或C1~C8的烯烃基,所述层状矿物包括高岭土、云母、滑石粉、蒙脱土、水滑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磷阻燃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磷阻燃剂为红磷粉或红磷母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磷阻燃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磷母粒和磷化氢抑制剂的质量比为(2~25):1;所述红磷粉和磷化氢抑制剂的质量比为(2~12.5):1。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红磷阻燃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醛类化合物为肉桂醛和/或柠檬醛。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红磷阻燃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层状矿物和常温下为液态的醛类化合物混合,机械搅拌,得到糊状物,采用超声震荡插层方法,在15~35℃条件下超声震荡4~6小时,之后在60~100℃温度条件下烘干2~4小时,得到醛类化合物插层的层状矿物,即为磷化氢抑制剂;将制备得到的磷化氢抑制剂与红磷阻燃剂按比例共混得到红磷阻燃体系。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维,张光辉,陈勇伟,周永松,张振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松新材料技术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