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132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首先以己二酸和二乙二醇单丁醚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采用分子蒸馏方法将未反应的原料与产物进行分离。本工艺采用分子蒸馏方法代替常规蒸馏,根据物质分子运动自由程差别实现液相的分离,避免了因蒸馏温度过高导致的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氧化变色,减少了生产耗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抗静电酯是一种具备抗静电功能的酯类,其可以作为增塑剂使用。目前抗静电酯的生产工艺多为使用液碱溶解过量原料,酯化反应后多次水洗,最后蒸馏脱水,该工艺生产周期长、原料浪费大、水和能源消耗量大、经济效益低。同时,由于原料过量投加,还必须在蒸馏时将未反应的原料与制得的产品分离开,因此蒸馏温度通常较高,在此温度下,抗静电酯产品极易发生氧化变色,导致最终产品外观呈淡黄色。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是一种新型抗静电酯,可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备领域,由于其不耐高温,如果采用现有抗静电酯生产工艺,必然会导致最终得到的产品氧化变色成淡黄色,影响产品纯度。基于此,提供一种保证产品不发生氧化变色的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抗静电酯生产工艺蒸馏分离温度高,产品易氧化变色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本工艺采用分子蒸馏方法代替常规蒸馏,根据物质分子运动自由程差别实现液相的分离,避免了因蒸馏温度过高导致的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氧化变色,减少了生产耗水量。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首先以己二酸和二乙二醇单丁醚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采用分子蒸馏方法将未反应的原料与产物进行分离。进一步的,所述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向反应器中加入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和对甲苯磺酸,控制反应温度115-125℃,保温时间10-22h;(2)通过分子蒸馏对产物进行液相分离,控制真空度在50Pa以内,导热油温度125℃。进一步的,所述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向反应器中加入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和对甲苯磺酸,控制反应温度120℃,保温时间20h;(2)通过分子蒸馏对产物进行液相分离,控制真空度在30Pa以内,导热油温度125℃。进一步的,所述己二酸与二乙二醇单丁醚按照摩尔比1:2-2.4的比例进行投料,优选为按照摩尔比1:2.3的比例进行投料。进一步的,所述对甲苯磺酸按照对甲苯磺酸与己二酸摩尔比0.7-1.2:100的比例进行投料,优选为按照摩尔比1:100的比例进行投料。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反应时,控制反应器内真空度至-0.095MPa,及时排出酯化反应产生的水。由于己二酸和二乙二醇单丁醚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会生成水,如果这些水不能及时脱除,便会存在可逆反应,影响反应进程,在步骤(1)的反应温度下,将真空度控制在-0.095MPa,能够实现及时脱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投料时,向反应器内加入活性炭作为脱色剂,所述活性炭按照活性炭与原料质量比1-1.2:1000的比例进行投料,优选为按照质量比1:1000的比例进行投料。由于活性炭上的孔隙主要由微孔构成,只能吸附粒径较小的杂质,投料时杂质还没有相互结合形成大颗粒,此时投加活性炭能够更好地去除杂质;如果在酯化反应结束后再加入活性炭吸附杂质,因为杂质的粒径明显大于活性炭表面孔径,因此杂质去除效果不理想。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先将产物中的活性炭过滤,然后再进行分子蒸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该工艺利用不同物质分子运动自由程不同的特点,采用分子蒸馏的方法将酯化反应产物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和过量投加的原料二乙二醇单丁醚分离,二乙二醇单丁醚作为轻分子被冷凝排出,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作为重分子被排出,该方法在较低温度下便可实现液相分离,可有效避免产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出现变色,分离后的过量原料还能被回收作为原料继续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产品的液相色谱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产品的气相色谱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产品所使用的生产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酯化反应器,11-己二酸进料口,12-二乙二醇单丁醚进料口,13-催化剂进料口,14-脱色剂进料口,2-过滤装置,3-分子蒸馏设备,31-轻分子出料口,32-重分子出料口,4-己二酸储料罐,5-二乙二醇单丁醚储料罐,6-催化剂储料罐,7-脱色剂储料罐,8-真空泵,9-原料暂存罐,10-产物暂存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对甲苯磺酸摩尔比为1:2.3:0.01向反应器中加入己二酸146g、二乙二醇单丁醚372.6g和对甲苯磺酸1.72g,同时按照活性炭与原料质量比1:1000的比例向反应器中加入活性炭0.5186g,控制反应温度120℃,真空度至-0.095MPa,保温时间20h;(2)将步骤(1)产物中的活性炭过滤后,通过分子蒸馏对产物进行液相分离,控制真空度在30Pa以内,导热油温度125℃。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的液相色谱图,图中1.5min峰为催化剂极性峰,2.132min峰为未反应原料峰,2.465min峰为中间产物单边酯化物峰,4.915min和5.232min为杂质峰,5.615min峰为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峰。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的气相色谱图,由于产品沸点高,气相色谱图中不出峰,1.965min峰为过量投加的二乙二醇单丁醚峰,当该峰电压低于50mv时说明产品去除过量原料的效果好,符合产品标准,实施例1所得产品该峰电压低于15mv,说明分子蒸馏设备能够彻底分离产物的未完全反应的原料。对实施例1制得的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的水含量、闪电和粘度进行检测,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检测结果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标准检测结果水含量GBT11146-2009≤0.2%0.1%闪点克利夫兰开口闪点试验器≥210℃215℃粘度GBT22235-200820.0-35.0cps25.0cp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首先以己二酸和二乙二醇单丁醚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采用分子蒸馏方法将未反应的原料与产物进行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首先以己二酸和二乙二醇单丁醚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采用分子蒸馏方法将未反应的原料与产物进行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和对甲苯磺酸,控制反应温度115-125℃,保温时间10-22h;
(2)通过分子蒸馏对产物进行液相分离,控制真空度在50Pa以内,导热油温度1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和对甲苯磺酸,控制反应温度120℃,保温时间20h;
(2)通过分子蒸馏对产物进行液相分离,控制真空度在30Pa以内,导热油温度1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己二酸与二乙二醇单丁醚按照摩尔比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良王曰江鲁宝柱王岩青崔志琴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金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