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07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包括上部连接有污水进水管,下部连接有净化水出水管、顶部设置有排气口的罐体,该罐体内上部污水被两端敞开的筒体分为筒体内的曝气区O和筒体外的缺氧区A;曝气区O中部设有用于提供曝气实现深水浅曝的曝气装置;所述筒体下方设有用于对A、O区在曝气进入O区后形成的流体立体循环进行导流的导流伞;该导流伞下区域为沉淀区S,流体由导流伞边缘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进入沉淀区S;所述沉淀区澄清水集聚在导流伞下并经伞内设置的高级氧化装置深度处理后由净化水出水管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生化池深度,叠加沉淀池,集成高级氧化深度处理,占地面积不足现有工艺1/4,极大地减少占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通常是在池(生化池)中引入污水、污泥(接种微生物)和空气,在适当的温度和氧含量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降解消耗有机物。生化池前端或/和后端设有用于水解和反硝化的缺氧段,池中或有填料供微生物附着,设有搅拌机促使反应传质均匀。生化池其余段为好氧池,也称为曝气池,通常为敞开式浅池系统,以利曝气,内置曝气装置,有外置鼓风机供气。二沉池将生化池混合液沉淀澄清,出水或经深度处理外排,沉淀污泥部分外排,部分回流至曝气池。但现有生化处理时,生化池水力停留时间很长(数小时(生活污水)到数日(工业污水),致使占地面积巨大;二沉池是浅池结构,占地同样较大。由于生化池池面巨大,废气外溢,面源空气污染严重,即使加装盖板,废气溢出仍难避免。生化池巨大的池面使得水流短路,传质不均,曝气很快溢出,气、液、固(微生物)接触时间短,充氧及生化效率低下。生化池巨大的池面还带来散热大,不利保温的问题,尤其寒冷地区,致使生化过程停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连接有污水进水管,下部连接有净化水出水管、顶部设置有排气口的罐体,该罐体内上部污水被两端敞开的筒体分为筒体内的曝气区O和筒体外的缺氧区A;曝气区O中部设有用于提供实现深水浅曝曝气的曝气装置;所述筒体下方设有用于对A、O区在曝气进入O区后形成的流体立体循环进行导流的导流伞;该导流伞下区域为沉淀区S,流体由导流伞边缘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进入沉淀区S;所述沉淀区澄清水集聚在导流伞下并经伞内设置的高级氧化装置深度处理后由净化水出水管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连接有污水进水管,下部连接有净化水出水管、顶部设置有排气口的罐体,该罐体内上部污水被两端敞开的筒体分为筒体内的曝气区O和筒体外的缺氧区A;曝气区O中部设有用于提供实现深水浅曝曝气的曝气装置;所述筒体下方设有用于对A、O区在曝气进入O区后形成的流体立体循环进行导流的导流伞;该导流伞下区域为沉淀区S,流体由导流伞边缘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进入沉淀区S;所述沉淀区澄清水集聚在导流伞下并经伞内设置的高级氧化装置深度处理后由净化水出水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曝气区O和缺氧区A位置互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沉淀区S底部设置有刮泥机,且该沉淀区整体呈锥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刮泥机由水轮机驱动,该水轮机由罐体外的污泥回流泵抽取S区沉淀的含水污泥加压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景宾李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捷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