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77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包括一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一传感器本体以及一电性连接于该传感器本体一侧的通讯模块。该传感器本体结合于一轮圈本体的内侧,该通讯模块的天线组件穿过该轮圈本体上的一过孔,以无线连接至一读取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轮胎或轮圈屏蔽讯号的问题,确保讯号的完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因体积小且重量轻,安装于胎框时,不会因体积及重量过大而抖动,影响轮胎运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可有效监测轮胎状况,确保驾驶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监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可穿设于轮圈上侦侧轮胎监测参数。
技术介绍
汽车产业日趋进步,许多装置结构中都设有自动监测器以监测汽车是否是能维持良好的操作性能,保护驾驶安全,避免行车意外。其中,最常关注的为胎压状况。中国台湾从2016年7月1日开始,修正关于车辆安全基准第六十八项的规定,新出厂的小货车及小客车,都必须装设有胎压侦测辅助系统(Tire-pressuremonitoringsystem,TPMS),当绝对侦测的胎压工作压力降低至20%时,系统就必须亮灯警告驾驶,且若新出厂的车辆无加装胎压侦测器,则车辆就不得领牌上路。一般的胎压侦测器,在车辆启动时,仪表板上会产生通知符号,当胎压降低至20%,系统会在短时间内亮灯警示,通知驾驶轮胎胎压不足。目前,胎压侦测器可依不同的量测方式,分为直接式及间接式;依安装设置位置,分为胎内式或胎内式。间接式胎压侦测器为车厂设置的胎压侦测辅助系统的操作原理是透过ABS/EPS系统的轮速传感器,于行驶时比对车辆四个轮胎的转速差异,当有其中一轮胎压不足而导致轮胎外径缩小时,系统便会发出轮胎状况异常讯号。由于并非直接去量测胎内气压,因此称为间接式胎压侦测器(Wheel-SpeedBasedTPMS,WSBTPMS)。然而,间接式胎压侦测器无法提供胎压数据,仅可提供胎压异常警告。直接式胎压侦测器则直接在车辆的四个轮胎中装设胎压传感器,并透过接受器的系统,可直接将胎压数据于接受器上的显示器上显示,易为读取;由于可直接读取各轮胎的胎压数据,较可提升驾驶安全,即称为直接式胎压侦测器(Pressure-SensorBasedTPMS,PSBTPMS)。胎外式胎压侦测器是装设在轮胎气嘴上,即车主可自行购买加装,但由于并非固定在轮胎内,容易被有心人士破坏及拔走窃取,且在长久使用下,由于暴露在气嘴上,容易受到风吹日晒而结构体变形脆化,在轮胎高速转动时被甩动掉落。胎内式胎压侦测器则是装设在轮胎内,与轮胎成为一体,为半永久固定,一般装置有电池,电力通常维持3~5年,而车主无法自行安装胎内式胎压侦测器,只能通过车辆维修厂加装,一般会在轮胎更换时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汽车修理厂提倡车主安装胎内式胎压侦测器,因胎内式胎压侦测器固定在胎内,比起胎外式胎压侦测器更为稳固且准确度高。然而,由于胎内式胎压侦测器需固定在胎框,且重量及体积通常较大,安装后需进行平衡校正,才可避免轮胎转动时抖动;此外,由于轮胎内侧经常埋入有金属网,车辆的轮圈通常为金属材料制成,当胎压侦测器设置在轮胎内侧时,经常会发生讯号屏蔽的问题,造成收发的数据不完整的情况。其次,除了胎压为重要的监测项目,轮胎的转速、动平衡及静平衡等车况,也为重要的监测项目。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者欲提供一种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配合一轮胎设置,该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包括一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一传感器本体以及一电性连接于该传感器本体一侧的通讯模块。该传感器本体结合于一轮圈本体的内侧,该通讯模块的天线组件穿过该轮圈本体上的一过孔,以无线连接至一读取器。进一步地,该传感器本体为车用传感器。进一步地,该传感器的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至该通讯模块的天线组件。进一步地,该天线组件接收该读取器的电磁波讯号以产生一电流以及一控制讯号,该电流经由该天线组件提供至该电源供应器,该控制讯号经由该天线组件提供至一控制芯片。进一步地,该天线组件与该过孔之间设置有气密橡胶。进一步地,该传感器本体的压力侦测端位于该轮胎的轮胎腔室内。本专利技术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可以有效避免轮胎或轮圈屏蔽讯号的问题,确保讯号的完整性。2.本专利技术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因体积小且重量轻,安装于胎框时,不会因体积及重量过大而抖动,影响轮胎运转。3.本专利技术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可有效监测轮胎状况,确保驾驶的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的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读取器与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符号说明】100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10传感器11传感器本体111压力侦测端12通讯模块121天线组件13电源供应器14控制芯片20腔室30轮圈本体31过孔32气密橡胶40轮胎50螺帽200读取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以下叙述为此
中通常知识者可轻易明了此专利技术的必要技术,且只要不违反其中的精神及范围,就可以多样的改变及修饰这个专利技术来适应不同的用途及状况。如此,其他的实施例亦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中。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的方块示意图及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100,配合一轮胎本体30设置,包括一传感器10,该传感器10安装于轮圈本体30上,用以监测轮胎腔室20内的数值。其中,该传感器10具有一传感器本体11、一电性连接于该传感器本体11一侧的通讯模块12。所述的传感器本体11设置于该轮圈本体30的内侧,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传感器本体11可以为一种用以感测轮胎胎况的车用传感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定于胎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多轴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或重力传感器等,用以侦测例如胎压、温度、轮胎转动杂音(Noise)、轮胎转速、轮胎动平衡或轮胎静平衡等,于本专利技术中不予以限制;其中,通过监测轮胎转动杂音(Noise)可以用以确认轮胎的磨损情况,而监测胎压、轮胎转速、轮胎动平衡或轮胎静平衡则可了解轮胎在驾驶时是否能让车体维持平衡及稳定。所述的该通讯模块12以无线传输方式耦接至读取器200,借此该读取器200可以访问控制芯片14的数据以搜集轮胎的数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通讯模块12可以为任意的无线通信模块,例如可以为但不限定于被动式无线射频辨识装置(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GSM、蓝牙或Wifi,且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等;依据传输的演算方法区分,该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但不限定于分时多任务(TDMA)接收传输器、分码多重进接(CDMA)接收传输器、划频多任务(FDMA)接收传输器、正交分频多任务(OFDM)接收传输器或正交分频多任务多重存取(OFDMA)接收传输器,且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等;该读取器200利用高频电磁波传输讯号(即控制讯号)给通讯模块12的天线组件121,该天线组件121收到此高频电磁波后,在天线内部形成共振,产生电流以启动该控制芯片14,该控制芯片14接收传来的讯号后,将响应讯号反向回传给读取器200。所述的电源供应器13连接至该天线组件121,该电源供应器13用以经由该天线组件121获取电流,并将该电流进行预处理后馈入以启动并致能该控制芯片14。该电源供应器13于较佳实施例中,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配合一轮胎设置,其特征在于,该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包括一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一传感器本体以及一电性连接于该传感器本体一侧的通讯模块,该传感器本体结合于轮胎的轮圈本体的内侧,该通讯模块的天线组件穿过该轮圈本体上的一过孔,以无线连接至一读取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4 TW 1081004021.一种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配合一轮胎设置,其特征在于,该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包括一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一传感器本体以及一电性连接于该传感器本体一侧的通讯模块,该传感器本体结合于轮胎的轮圈本体的内侧,该通讯模块的天线组件穿过该轮圈本体上的一过孔,以无线连接至一读取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其中该传感器本体为车用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圈打孔式监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义雄
申请(专利权)人:益力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