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红莲专利>正文

PICC导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597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PICC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盒一侧设置有PICC导管穿入的导管通孔,导管通孔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PICC导管的固定夹,固定盒另一侧设置有输液管穿入的输液管通孔,固定盒另一侧设置有带式密封塞,固定盒上部设置有放置密封圈的槽,固定盒上部一端设置有放置固定盒盖的槽孔,固定盒上部另一端设置有锁紧固定盒盖的夹槽,固定盒中部一端设置有连接第一连接带的槽孔,固定盒中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的孔槽,固定盒一侧与第一连接带连接,固定盒另一侧与第二连接带连接,解决了难以固定PICC导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ICC导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涉及PICC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经上肢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中心静脉处的导管,是指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技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PICC置管技术从9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大大优于临床上传统使用的套管针,套管针质地较硬,保留时间短,仅能保留3~5天;PICC导管质地柔软,保留时间长,可保留1~2年,多用于需要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长期胃肠外营养患者以及长期输液患者。PICC置管为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可留置长达两年,由此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用药过程中患者的恐惧,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成功地穿刺留置导管后,安全维护面临这样一个实际问题,计划外脱管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不可忽视地给普通收入的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对于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是: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将导管入口与外界环境隔离,以防止导管移动、防止污染;但无菌透明敷贴由于透气性不够理想,湿气蒸发不出,可能导致导管入口处局部感染或湿疹生长,引起局部疼痛或瘙痒;尤其是在患者易出汗的情况下,敷贴易脱落导致脱管,这给安全维护增加了难度,不仅如此,尤其是当局部疼痛或瘙痒时,常有发生患者在无意识中自己将导管拉脱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固定PICC导管,目的在于提供PICC导管固定装置,解决了难以固定PICC导管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PICC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盒一侧设置有PICC导管穿入的导管通孔,导管通孔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PICC导管的固定夹,固定盒另一侧设置有输液管穿入的输液管通孔,固定盒另一侧设置有带式密封塞,固定盒上部设置有放置密封圈的槽,固定盒上部一端设置有放置固定盒盖的槽孔,固定盒上部另一端设置有锁紧固定盒盖的夹槽,固定盒中部一端设置有连接第一连接带的槽孔,固定盒中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的孔槽,固定盒一侧与第一连接带连接,固定盒另一侧与第二连接带连接。PICC导管固定装置,通过将PICC导管穿过导管通孔放入固定盒中,固定盒内部底端有固定过长导管的固定胶带,固定盒中导管通孔有固定PICC导管的固定夹,输液管通过输液管通孔进入固定盒中,输液管和PICC导管连通便可以进行输液,固定盒中部两端连接有第一、第二连接带,两条固定带放在患者手上然后进行锁紧,根据患者手臂的大小调节两条固定带,通过调节第一连接带的连接扣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孔的连接位置,整个固定装置全部采用了密封结构,方便患者平时洗澡、适量的接触水,整个装置处于密封状态,减少了PICC导管接触病菌,防止患者下次输液时造成病菌感染,延长PICC导管使用寿命。PICC导管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第一连接带连接固定盒,固定盒连接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通过连接扣和连接孔连接而成,固定盒通过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锁紧在患者手臂上,通过第一连接带的连接扣、第二连接带的连接孔调节固定装置的松紧,PICC导管穿过导管通孔,通过固定夹、固定胶带固定PICC导管,输液管穿过输液通孔和PICC导管连接,便可以对患者进行输液。原有的PICC导管通过医用胶带固定,医用胶带不透气,而且不便于患者平时的生活,容易由于不计划的方式导致PICC导管脱落,也不可忽视地给普通收入的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现在通过在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便于与患者毛孔接触的部分透气,第一连接带前端设置有连接固定盒的卡针,通过卡针和固定盒上的槽孔连接,第一连接带尾端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的固定框,进一步固定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的活动框,手臂较小的患者使第二连接带空余带比较长,通过第一连接带上的活动框固定,避免过长的第二连接带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干扰,第一连接带尾端设置有锁紧第二连接带的连接扣,连接扣可以活动,通过第一连接带的连接扣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孔固定整个装置在患者手臂上。第二连接带前端设置有连接固定盒的卡针,通过卡针和固定盒上的槽孔连接,第二连接带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便于与患者毛孔接触的部分透气,第二连接带上有若干个连接孔,通过连接和第一连接带的连接扣调节固定松紧。固定盒盖尾端设置有连接固定盒的卡针,用于连接固定盒,固定盒盖前端设置有锁紧固定盒盖的卡夹,通过卡夹和固定盒的卡槽锁紧固定盒盖。固定夹通过螺栓固定在导管通孔一侧,固定夹尾部设置有夹紧弹簧,通过固定夹固定PICC导管,固定夹前端设置有防滑纹,防止PICC导管的滑动、松脱,避免了原有的医用胶带固定方式的弊端,尤其是在患者易出汗的情况下,敷贴易脱落导致脱管,这给安全维护增加了难度,不仅如此,尤其是当局部疼痛或瘙痒时,常有发生患者在无意识中,自己将导管拉脱的情况。固定盒内部底端设置有多条固定胶带,用于固定PICC导管过长的部分,固定盒另一端设置有放置带式密封塞的槽,放置带式密封塞的槽和输液管通孔连通,通过带式密封塞实现输液通孔的密封。导管通孔设置有密封橡胶,固定盒上部密封槽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带式密封塞、密封橡胶、密封圈实现整个PICC固定装置的密封,方便患者平时洗澡、适量的接触水,整个装置处于密封状态,减少了PICC导管接触病菌,防止患者下次输液时造成病菌感染,延长了PICC导管使用寿命,减少了给普通收入的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PICC导管固定装置,通过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固定盒的外部固定,通过固定盒中固定夹、固定胶带的内部固定,通过外部固定盒内部固定的结合,对PICC导管进行了全方位的固定保护,减少了PICC导管对患者正常生活带来的不便,避免了患者因为穿脱衣物时造成PICC导管的意外滑脱,避免了PICC带来的风险,减轻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负担,避免了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本技术PICC导管固定装置,通过在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便于与患者毛孔接触的部分透气,第一连接带前端设置有连接固定盒的卡针,通过卡针和固定盒上的槽孔连接,第一连接带尾端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的固定框,进一步固定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的活动框,手臂较小的患者使第二连接带空余带比较长,通过第一连接带上的活动框固定,避免过长的第二连接带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干扰;3、本技术PICC导管固定装置,导管通孔设置有密封橡胶,固定盒上部密封槽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带式密封塞、密封橡胶、密封圈实现整个PICC固定装置的密封,方便患者平时洗澡、适量的接触水,减少了PICC导管接触病菌,防止患者下次输液时造成病菌感染,延长了PICC导管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ICC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盒(14)一侧设置有PICC导管穿入的导管通孔(7),导管通孔(7)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PICC导管的固定夹(6),固定盒(14)另一侧设置有输液管穿入的输液管通孔(8),固定盒(14)另一侧设置有带式密封塞(10),固定盒(14)上部设置有放置密封圈的槽,固定盒(14)上部一端设置有放置固定盒盖(15)的槽孔,固定盒(14)上部另一端设置有锁紧固定盒盖(15)的夹槽(11),固定盒(14)中部一端设置有连接第一连接带(4)的槽孔,固定盒(14)中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9)的孔槽,固定盒(14)一侧与第一连接带(4)连接,固定盒(14)另一侧与第二连接带(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PICC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盒(14)一侧设置有PICC导管穿入的导管通孔(7),导管通孔(7)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PICC导管的固定夹(6),固定盒(14)另一侧设置有输液管穿入的输液管通孔(8),固定盒(14)另一侧设置有带式密封塞(10),固定盒(14)上部设置有放置密封圈的槽,固定盒(14)上部一端设置有放置固定盒盖(15)的槽孔,固定盒(14)上部另一端设置有锁紧固定盒盖(15)的夹槽(11),固定盒(14)中部一端设置有连接第一连接带(4)的槽孔,固定盒(14)中部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9)的孔槽,固定盒(14)一侧与第一连接带(4)连接,固定盒(14)另一侧与第二连接带(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带(4)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第一连接带(4)前端设置有连接固定盒(14)的卡针,第一连接带(4)尾端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9)的固定框(1),第一连接带(4)上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带(9)的活动框(3),第一连接带(4)尾端设置有锁紧第二连接带(9)的连接扣(2),连接扣(2)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莲
申请(专利权)人:杨红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