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便携式湿化气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59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便携式湿化气管装置,包括呼吸组件和加湿组件,所述呼吸组件包括面罩和呼吸管,使用时,向药杯内部导入适量的药液,然后将药杯与模拟气管螺接,药杯底部设有内置电源,药杯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机和雾化器,将雾化器和风机与内置电源电性连接,通过雾化器对药液进行雾化,雾化后的药液漂浮在药杯内部,此时通过风机向上吹动空气,将液化后的药液从药杯的顶部吹出,患者在吸气的过程中将雾化的药液吸入气管内部,使气管内部保持湿润,由于药杯结构小巧,且通过内置电源供电,便于患者携带和出行,避免了传统雾化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患者出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便携式湿化气管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便携式湿化气管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目前耳鼻咽喉科气管切开需进行长期气道湿化或间断气道湿化,临床上湿化方式采用氧驱雾化湿化法、超声雾化湿化法、空气压缩泵雾化湿化法和输液泵持续控制性滴入湿化液四种方法,前三种方法是将药液变为雾状微粒随患者呼吸,将药液吸入患者呼吸道,湿化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但需患者长时间处于有氧源或者有电源的地方方能使用,输液泵持续控制性滴入湿化液的方法虽可以随患者移动,但大而笨重,且采用滴入方式患者舒适感低,易引起刺激性咳嗽,湿化效果也不如前三种,导致患者在气管切开后被限制在病床上,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便携式湿化气管装置,旨在解决目前耳鼻咽喉科气管切开需进行长期气道湿化或间断气道湿化,临床上湿化方式采用氧驱雾化湿化法、超声雾化湿化法、空气压缩泵雾化湿化法和输液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便携式湿化气管装置,包括呼吸组件(1)和加湿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组件(1)包括橡胶片(12)、面罩(13)和呼吸管(14),所述橡胶片(12)固定连接于所述面罩(13)底部,并与所述面罩(13)相连通,所述呼吸管(14)上开设有呼吸孔(15),所述加湿组件(2)包括模拟气管(21)、药杯(22)、风机(26)、雾化器(27)和内置电源(28),所述模拟气管(21)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呼吸管(14)固定连接,所述模拟气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药杯(22)螺接,所述雾化器(27)与所述药杯(2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电源(28)固定连接于所述药杯(22)底部,所述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便携式湿化气管装置,包括呼吸组件(1)和加湿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组件(1)包括橡胶片(12)、面罩(13)和呼吸管(14),所述橡胶片(12)固定连接于所述面罩(13)底部,并与所述面罩(13)相连通,所述呼吸管(14)上开设有呼吸孔(15),所述加湿组件(2)包括模拟气管(21)、药杯(22)、风机(26)、雾化器(27)和内置电源(28),所述模拟气管(21)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呼吸管(14)固定连接,所述模拟气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药杯(22)螺接,所述雾化器(27)与所述药杯(2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置电源(28)固定连接于所述药杯(22)底部,所述风机(26)与所述药杯(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机(26)和所述雾化器(27)均与所述内置电源(28)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便携式湿化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橡胶片(12),所述橡胶片(12)的中间开设有圆形固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便携式湿化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片(12)的顶部设有绑扎带(11),所述绑扎带(11)呈圆形带状结构,所述绑扎带(1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孔,并与所述橡胶片(12)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睿谭莉鲍小静黄金凤王红柳庆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