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思敏专利>正文

医用液体上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57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体上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用液体上药装置。架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给药腔,在第一给药腔的右上端连通有伸出架体顶部的进药腔,右下端连通有伸出架体的第一给药喷头并配合有第一阀门;在第一给药腔的左端配合有第一活塞,该第一活塞连接有伸出架体的第一活塞杆;在进药腔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用液体上药装置,通过第一给药喷头、第一活塞以及进药腔等的配合,当需要对特殊伤情上药的时候,医护人员可以握持架体,将第一给药喷头对准并靠近上药位置,推动第一活塞杆,使药液从第一给药喷头喷出进行上药,能够精细准确地进行上药处理,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液体上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体上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用液体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疗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医护的时候,有时候医生需要给患者上药,有的是固体药,有些是液体药液。对于一些普通的皮外伤,通常采用的液体药液,可能只需要采用喷或抹的方式就能够完成上药,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部位或者特殊的伤情(如整容),上药需要精细地护理,不能够简单的直接喷或者抹,目前处理这种伤情的办法主要是请经验老到的资深医护人员进行处理,然而这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资深的医护人员也可能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出现纰漏,因此需要一种专用的设备,来进行专业精细的上药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液体上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用液体上药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用液体上药装置,包括架体,在该架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给药腔,在所述的第一给药腔的右上端连通有伸出架体顶部的进药腔,右下端连通有伸出架体的第一给药喷头并配合有第一阀门;在所述的第一给药腔的左端配合有第一活塞,该第一活塞连接有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用液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在该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给药腔(3),在所述的第一给药腔(3)的右上端连通有伸出架体(1)顶部的进药腔(2),右下端连通有伸出架体(1)的第一给药喷头(6)并配合有第一阀门(7);在所述的第一给药腔(3)的左端配合有第一活塞(4),该第一活塞(4)连接有伸出架体(1)的第一活塞杆(5);在所述的进药腔(2)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单向阀(13)。/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液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在该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给药腔(3),在所述的第一给药腔(3)的右上端连通有伸出架体(1)顶部的进药腔(2),右下端连通有伸出架体(1)的第一给药喷头(6)并配合有第一阀门(7);在所述的第一给药腔(3)的左端配合有第一活塞(4),该第一活塞(4)连接有伸出架体(1)的第一活塞杆(5);在所述的进药腔(2)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单向阀(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液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精密给药装置,该精密给药装置包括第二给药腔(8),该第二给药腔(8)上端伸出架体(1)并配合有第二活塞(15),该第二活塞(15)配合有第二活塞杆(9),下端连接有伸出架体(1)的第二给药喷头(10)并配合有第二阀门(11),所述的第二给药喷头(10)的口径为第一给药喷头(6)的三分之一;所述的第一给药腔(3)与第二给药腔(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液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宋思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