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临床的尿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449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的尿液收集装置,包括罩体、导尿管、中部软管、连接外管、连接内管、收集瓶安装座、收集瓶、螺纹紧固圈、储水囊、水囊安装座、出水软管、喷嘴、回气软管、单向阀和密闭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罩体的开口处为弧形状,且罩体的开口边沿处设有橡胶软垫,能够将患者的外阴部完全罩在罩体内,防止患者在排尿时,有尿液漏出,单向阀在出水软管上呈正向安装,且另一个单向阀在回气软管上呈反向安装,确保按压储水囊时,储水囊内的清水只能经由出水软管流出,以便于对患者的外阴部进行冲洗,另外松开储水囊时,只能经由回气软管向储水囊内通气,进而能够确保将留存在罩体和导尿管内的液体全部吸到收集瓶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临床的尿液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临床的尿液收集装置,属于医疗护理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临床患者,较多是不便于起身需要卧床,进而无法自行站立或如厕排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使用尿壶等收集装置以辅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排尿。而对于现有的尿液收集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其一、在使用时,无法与患者的外阴部较好的贴合在一起,因此在患者排尿时会有尿液漏出,容易污染到病床,其二、现有收集装置为一体式的,即无法进行拆卸,因此在清洗时会给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带来较大的不便,其三、在患者排尿时,往往会有尿液溅在外阴部,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而现有的尿液收集装置无法对患者的外阴部进行清洗,进而容易对患者的外阴部造成一定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临床的尿液收集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临床的尿液收集装置,包括罩体、导尿管、中部软管、连接外管、连接内管、收集瓶安装座、收集瓶、螺纹紧固圈、储水囊、水囊安装座、出水软管、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临床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导尿管(2)、中部软管(3)、连接外管(4)、连接内管(5)、收集瓶安装座(6)、收集瓶(7)、螺纹紧固圈(8)、储水囊(9)、水囊安装座(10)、出水软管(11)、喷嘴(12)、回气软管(13)、单向阀(14)和密闭夹(15);所述罩体(1)、导尿管(2)和收集瓶(7)构成该尿液收集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导尿管(2)安置在罩体(1)和收集瓶(7)之间,所述导尿管(2)中部设置有中部软管(3),且所述中部软管(3)上夹持有密闭夹(15),所述导尿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外管(4),且所述导尿管(2)顶端的连接外管(4)套在位于罩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床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导尿管(2)、中部软管(3)、连接外管(4)、连接内管(5)、收集瓶安装座(6)、收集瓶(7)、螺纹紧固圈(8)、储水囊(9)、水囊安装座(10)、出水软管(11)、喷嘴(12)、回气软管(13)、单向阀(14)和密闭夹(15);所述罩体(1)、导尿管(2)和收集瓶(7)构成该尿液收集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导尿管(2)安置在罩体(1)和收集瓶(7)之间,所述导尿管(2)中部设置有中部软管(3),且所述中部软管(3)上夹持有密闭夹(15),所述导尿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外管(4),且所述导尿管(2)顶端的连接外管(4)套在位于罩体(1)底端的连接内管(5)上,所述导尿管(2)底端的连接外管(4)套在位于收集瓶安装座(6)上端的连接内管(5)上,所述收集瓶(7)通过螺纹连接在位于收集瓶安装座(6)下方的螺纹紧固圈(8)上与收集瓶安装座(6)组装在一起,所述储水囊(9)通过螺纹连接在位于水囊安装座(10)下方的螺纹紧固圈(8)上与水囊安装座(10)组装在一起,且所述储水囊(9)位于导尿管(2)的一侧,所述水囊安装座(10)上分别连通有出水软管(11)和回气软管(13),且所述出水软管(11)的另一端与固定在罩体(1)侧壁底端的喷嘴(12)进行连接,所述回气软管(13)的另一端与收集瓶安装座(6)进行连通,且所述出水软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彭卓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