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熔盐的固体废弃物连续热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644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熔盐的固体废弃物连续热处理系统。所述系统主要包括设有进料破碎装置的热处理箱、低温熔盐储罐、高温熔盐储罐和尾气余热回收装置等。固废物料由进料破碎装置破碎后送入热处理箱中,于熔盐加热区进行热脱附或干化处理,其中加热区内熔盐由高温熔盐储罐加热输送;加热产生的污染性尾气输至低温熔盐储罐净化,净化后的尾气经过换热后进入气液分离器完成净化,排入大气。所述系统采用高温熔融盐作为加热介质,可根据处理目的不同,适当调节熔盐种类以及配比,使系统适用于干化、热脱附以及杀菌消毒等多种热处理方式,作为热介质的熔盐可同时参与污染尾气的净化,最终实现系统整体的灵活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熔盐的固体废弃物连续热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废处理
,涉及污泥干化、土壤修复、病原菌污染固废消杀等固废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熔盐的固体废弃物连续热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今,随着石化工厂的建设及搬迁,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浓度高、毒性大的有机污染物渗入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构成了严重危害,亟待合适的。此外,病原微生物、病毒或含水率等问题使得高屠宰场污泥、沼渣、医疗垃圾等固体废弃物需要进行消杀、干化处理,以消除对人体或环境的潜在威胁。现有的固体废弃物热处理技术主要有热脱附技术以及热干化等,这些技术具有处理迅速、高效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土地的修复及固体废弃物的消毒干化处理程序中。中国专利文献CN109174945A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导油的土壤热修复系统,基于热脱附塔内同轴新设置的换热环腔,通过热导油与污染土壤温和迅速的换热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热脱附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实现高效快速的土壤修复过程;但该专利技术系统结构简单,对物料预处理程度要求高,而且对于有机废气的进一步处理也未进行详尽的描述。中国专利文献CN1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熔盐的固体废弃物连续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处理箱(1)、低温熔盐储罐(2)、尾气余热回收装置(3)、高温熔盐储罐(4)和气液分离器(5),其中:/n所述热处理箱(1)包括进料口(11)和加热区(12),所述进料口(11)连接在所述加热区(12)前端,所述进料口(11)内设置有用于破碎物料的固废物料破碎装置;所述加热区(12)内设置有电机(14)连接驱动的螺旋推进器(13),所述螺旋推进器(13)用于输送由所述进料口(11)输入所述加热区(12)内的固废物料,固废物料在所述加热区(12)内加热;所述加热区(12)的壁面为中空结构,所述壁面中设置有供熔盐流通的熔盐流道(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熔盐的固体废弃物连续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处理箱(1)、低温熔盐储罐(2)、尾气余热回收装置(3)、高温熔盐储罐(4)和气液分离器(5),其中:
所述热处理箱(1)包括进料口(11)和加热区(12),所述进料口(11)连接在所述加热区(12)前端,所述进料口(11)内设置有用于破碎物料的固废物料破碎装置;所述加热区(12)内设置有电机(14)连接驱动的螺旋推进器(13),所述螺旋推进器(13)用于输送由所述进料口(11)输入所述加热区(12)内的固废物料,固废物料在所述加热区(12)内加热;所述加热区(12)的壁面为中空结构,所述壁面中设置有供熔盐流通的熔盐流道(17),所述熔盐流道(17)上部设置有流道入口(171),下部设置有流道出口(172),所述热处理箱(1)的所述加热区(12)采用所述熔盐流道(17)熔盐作为加热固废物料的加热介质;所述加热区(12)上部还设置有供尾气排出的污染尾气出口(16),下部设置有供固废物料排出的出料口(15);
所述低温熔盐储罐(2)用于储存低温熔盐与净化尾气,其包括低温熔盐入口(21)、循环熔盐出口(25)、污染尾气入口(23)和洁净尾气出口(28),其中:所述低温熔盐入口(21)设置于所述低温熔盐储罐(2)顶部,其连接所述熔盐流道出口(172)以输入所述熔盐流道(17)中流出的低温熔盐;所述循环熔盐出口(25)设置于所述低温熔盐储罐(2)内熔盐液面以下,其连接所述高温熔盐储罐(4)输送循环熔盐;所述污染尾气入口(23)连接所述污染尾气出口(16)以输入所述加热区(12)内排出的尾气,所述洁净尾气出口(28)连接所述尾气余热回收装置(3)输出净化后的尾气;
所述尾气余热回收装置(3)用于回收尾气余热,其连接所述洁净尾气出口(28)输入尾气,回收余热后的尾气输出至所述气液分离器(5);
所述高温熔盐储罐(4)包括熔盐池和设置于所述熔盐池中的加热电极(40);所述熔盐池上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循环熔盐出口(25)的循环熔盐入口(41)以及供外部投料的熔盐投料口(42);所述熔盐池底部设置有高温熔盐出口(46),所述高温熔盐出口(46)连接所述流道入口(171)以向所述熔盐流道(17)中输入高温熔盐。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云徐斯华姚洪李爱军杨宇涵杨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