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艳专利>正文

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44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具体涉及坐卧垫技术领域,包括气垫外层组件和气垫内层组件;所述气垫外层组件包括第一外层体和第二外层体,所述第一外层体一侧设有拉链,所述第一外层体和第二外层体通过拉链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层体和第二外层体均包括第一布层、第二布层和第三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海绵块和第二海绵块将第一布层和第三布层顶开,使得尖锐物体即使刺穿第一布层也不易穿过第二布层再将第三布层刺破,很大程度避免了漏气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通过拉开拉链使第一外层体和第二外层体分离之后更换气囊即可,维护成本小,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
本技术涉及坐卧垫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
技术介绍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特别在身体骨头粗隆凸出处,如果长期卧床或坐轮椅、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压迫,均可造成压疮,为了预防压疮,现在一般采用充气的垫子,使人坐卧时,身体各部位能够受力均匀而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到较大压力。现有技术中的坐卧位防压疮垫在使用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由于垫子依靠内部充气膨胀而使垫子有足够的形变能力以适应体型,但垫子若被尖锐物体碰撞则易产生小孔,长期的摩擦也会损坏垫子,进而造成漏气现象的发生而无法使用,使得垫子使用寿命较低,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通过第一海绵块和第二海绵块将第一布层和第三布层顶开,使得尖锐物体即使刺穿第一布层也不易穿过第二布层再将第三布层刺破,进而避免了第三布层内侧气囊的破损,很大程度避免了漏气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且即使尖锐物品能够接触到气囊将气囊刺破,也可通过拉开拉链使第一外层体和第二外层体分离之后更换气囊即可,维护成本小,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包括气垫外层组件和气垫内层组件;所述气垫外层组件包括第一外层体和第二外层体,所述第一外层体一侧设有拉链,所述第一外层体和第二外层体通过拉链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层体和第二外层体均包括第一布层、第二布层和第三布层,所述第二布层设于第一布层和第三布层之间,所述第二布层外侧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海绵块,所述第二布层内侧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海绵块,所述第二外层体上贯穿设有套管;所述气垫内层组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一侧贯穿设有气嘴,所述气嘴远离气囊一端套接有密封盖。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层体底部固定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底部开设有防滑纹。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垫内层组件设于气垫外层组件内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链固定设于第二外层体一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布层设于第一布层内侧,所述第三布层设于第二布层内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海绵块固定设于第一布层内壁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海绵块固定设于第三布层外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嘴贯穿设于套管内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将第一海绵块设置为多个,从而使各个第一海绵块能够独立变形,从而使本技术与人体的贴合度更高,气囊和第一外层体整体变形,进一步适配人体的坐卧姿态,避免人体局部承受压力,减少压疮的发生,通过第一海绵块和第二海绵块将第一布层和第三布层顶开,使得尖锐物体即使刺穿第一布层也不易穿过第二布层再将第三布层刺破,进而避免了第三布层内侧气囊的破损,很大程度避免了漏气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且即使尖锐物品能够接触到气囊将气囊刺破,也可通过拉开拉链使第一外层体和第二外层体分离之后更换气囊即可,维护成本小,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的进步;2、通过第一外层体底部设置的橡胶垫,并配合橡胶垫底部开设的防滑纹,使得将本技术摆放在床或座椅上时,增加了本技术与摆放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本技术摆放稳定,不易滑落或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摆放更稳定的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气垫内层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海绵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套管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气垫外层组件、2气垫内层组件、3第一外层体、4第二外层体、5拉链、6第一布层、7第二布层、8第三布层、9第一海绵块、10第二海绵块、11套管、12气囊、13气嘴、14密封盖、15橡胶垫、16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包括气垫外层组件1和气垫内层组件2;所述气垫外层组件1包括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所述第一外层体3一侧设有拉链5,所述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通过拉链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均包括第一布层6、第二布层7和第三布层8,所述第二布层7设于第一布层6和第三布层8之间,所述第二布层7外侧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海绵块9,所述第二布层7内侧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海绵块10,所述第二外层体4上贯穿设有套管11;所述气垫内层组件2包括气囊12,所述气囊12一侧贯穿设有气嘴13,所述气嘴13远离气囊12一端套接有密封盖14;所述气垫内层组件2设于气垫外层组件1内部,以便于保护气垫内层组件2;所述拉链5固定设于第二外层体4一侧,以便于连接气垫外层组件1和气垫内层组件2;所述第二布层7设于第一布层6内侧,所述第三布层8设于第二布层7内侧;所述第一海绵块9固定设于第一布层6内壁上,以便于使第一海绵块9被固定在第一布层6上;所述第二海绵块10固定设于第三布层8外侧,以便于第二海绵块10被固定在第三布层8;所述气嘴13贯穿设于套管11内侧,以便于充气操作。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将拉链5拉开,从而使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分离,之后将气垫内层组件2上的气囊12放入第一外层体3内侧,将气垫内层组件2上的气嘴13穿过套管11,之后将拉链5合并拉上,从而使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被固定连接,通过使用充气设备利用气嘴13在气囊12中充入空气,从而使气囊12膨胀,气囊12膨胀撑起第一外层体3膨胀,将本实用放置在床上或椅子上用于坐卧,当人体坐卧在本技术上时,通过第一海绵块9具有的弹性对人体起到承托缓冲作用,且第一海绵块9设置为多个,从而使各个第一海绵块9能够独立变形,以便于更加贴合人体的体型,从而使本技术与人体的贴合度更高,之后由于气囊12和第一外层体3整体变形,进一步适配人体的坐卧姿态,从而使人体各部位均匀承受体重压力,避免局部承受压力,减少压疮的发生,通过第一海绵块9和第二海绵块10将第一布层6和第三布层8顶开,从而使第一布层6和第三布层8相隔较远,使得尖锐物体即使刺穿第一布层6也不易穿过第二布层7再将第三布层8刺破,进而避免了第三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外层组件(1)和气垫内层组件(2);/n所述气垫外层组件(1)包括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所述第一外层体(3)一侧设有拉链(5),所述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通过拉链(5)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均包括第一布层(6)、第二布层(7)和第三布层(8),所述第二布层(7)设于第一布层(6)和第三布层(8)之间,所述第二布层(7)外侧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海绵块(9),所述第二布层(7)内侧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海绵块(10),所述第二外层体(4)上贯穿设有套管(11);/n所述气垫内层组件(2)包括气囊(12),所述气囊(12)一侧贯穿设有气嘴(13),所述气嘴(13)远离气囊(12)一端套接有密封盖(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外层组件(1)和气垫内层组件(2);
所述气垫外层组件(1)包括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所述第一外层体(3)一侧设有拉链(5),所述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通过拉链(5)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外层体(3)和第二外层体(4)均包括第一布层(6)、第二布层(7)和第三布层(8),所述第二布层(7)设于第一布层(6)和第三布层(8)之间,所述第二布层(7)外侧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海绵块(9),所述第二布层(7)内侧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海绵块(10),所述第二外层体(4)上贯穿设有套管(11);
所述气垫内层组件(2)包括气囊(12),所述气囊(12)一侧贯穿设有气嘴(13),所述气嘴(13)远离气囊(12)一端套接有密封盖(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卧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体(3)底部固定设有橡胶垫(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
申请(专利权)人:郭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