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34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架本体,牵引架本体上设有定滑轮,定滑轮上设有牵引绳,牵引绳穿过定滑轮后与配重装置连接;配重装置包括配重块和托盘,托盘的中心设有中心杆,配重块上设有U型开口;配重块U型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安装有防脱杆,防脱杆内套设有第一弹簧,防脱杆的上部连接有拨杆,第一弹簧远离拨杆的一端与防脱杆固定连接,拨杆的漏出高于配重块的上平面。本申请通过防脱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通过拨杆将移动防脱杆,将中心杆卡入U型开口内后松开拨杆,拨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复位,从而防止配重块脱离中心杆后坠落砸伤设备或者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下肢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骨牵引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目前,在临床骨科患者骨牵引治疗时,一般普遍采用配重方式对患者进行骨牵引治疗,而患者在进行骨牵引治疗过中,会随着治疗程度以及具体病情情况,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物进行最佳牵引治疗,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配重物更换后。目前传统的固定方式为胶带多重缠绕固定,但此方式,不仅操作冗杂,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碰撞和晃动造成配重块坠落,坠落的配重块可能会砸到脚或者砸到其他的设备或者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配重块在使用时有可能会因为碰撞和晃动造成配重块坠落的问题,提供一种下肢牵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架本体,所述牵引架本体上设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设有牵引绳,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架本体(1),所述牵引架本体(1)上设有定滑轮(11),所述定滑轮(11)上设有牵引绳(2),所述牵引绳(2)的一端与踝套(3)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11)后与配重装置(4)连接;所述配重装置(4)包括配重块(41)和托盘(42),所述托盘(42)的中心设有中心杆(43),所述配重块(4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托盘(42)上;所述配重块(41)上设有U型开口(411);所述配重块(41)的U型开口(41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412),所述U型开口(411)靠近所述第一凹槽(412)的一侧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第一凹槽(412)连通;所述第一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架本体(1),所述牵引架本体(1)上设有定滑轮(11),所述定滑轮(11)上设有牵引绳(2),所述牵引绳(2)的一端与踝套(3)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11)后与配重装置(4)连接;所述配重装置(4)包括配重块(41)和托盘(42),所述托盘(42)的中心设有中心杆(43),所述配重块(4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托盘(42)上;所述配重块(41)上设有U型开口(411);所述配重块(41)的U型开口(41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412),所述U型开口(411)靠近所述第一凹槽(412)的一侧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第一凹槽(412)连通;所述第一凹槽(412)内安装有防脱杆(413),所述防脱杆(413)外套设有第一弹簧(415),所述防脱杆(413)的上部连接有拨杆(414),所述第一弹簧(415)远离所述拨杆(414)的一端与所述防脱杆(413)固定连接,所述拨杆(414)的漏出高于所述配重块(41)的上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开口(411)相对于所述防脱杆(413)的一侧设有锁孔(4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牵引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训敏程晓玲万林王锦渝余萍郭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东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