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下自动撑开取物袋及取物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321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腹腔镜下自动撑开取物袋和取物袋组件。取物袋组件包括袋体,袋体的顶部与气囊圈的底部固定连接,软磁条固定连接在气囊圈的内腔中,气囊圈的侧面通过进气管与连通管固定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筒的一端连接,固定杆的一端插接在进气筒的内腔中,固定杆位于进气筒内腔的一端与活塞的侧面固定连接,进气筒远离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有定位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固定杆使活塞在进气筒的内部向连通管的方向移动,对气囊圈进行充气,在气体张力的作用下带动软磁条展开呈圆形,方便了对袋体的展开,通过定位部件方便了对固定杆的位置进行快速定位,达到了对取物袋快速展开的优势,增加了袋体打开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下自动撑开取物袋及取物袋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腹腔镜下自动撑开取物袋及取物袋组件。
技术介绍
通过腹腔镜、胸腔镜等先进器械系统进行微创手术是现今医学领域的主流术式,经由0.5-2cm大小的穿刺切口,外科医生可以插入细小的光源、摄像机和手术器械,通过传输到监视器中的图像,引导操作手术器械实施手术,切除病灶,这些病灶形状不规则,一般直径远大于2cm,故而无法经由皮肤表面的穿刺切口直接取出,为此,临床上常借助一种名为旋切器的工具将大标本分割为多个小条块,这种旋切器转速快,在旋切的过程中,常有小的组织碎屑飞散到腹腔各处,为此,有研究人员设计专利技术了取物袋,在取物袋中对切下的手术标本进行旋切处理。现有的腹腔镜下取物袋的袋口不能自动打开,需在内窥镜下使用手术器械将袋口打开,将切除的组织装入袋内也存在很大困难,因此费时费力,为患者所不能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镜下自动撑开取物袋和取物袋组件,该腹腔镜下自动撑开取物袋,具有便于对取物袋进行快速打开的优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镜下自动撑开取物袋,包括袋体(1)、气囊圈(2)、软磁条(3)、进气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顶部与气囊圈(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软磁条(3)固定连接在气囊圈(2)的内腔中,所述气囊圈(2)的侧面与进气接头(4)的一端固定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下自动撑开取物袋,包括袋体(1)、气囊圈(2)、软磁条(3)、进气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顶部与气囊圈(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软磁条(3)固定连接在气囊圈(2)的内腔中,所述气囊圈(2)的侧面与进气接头(4)的一端固定连通。


2.一种取物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袋,还包括连通管(5)和进气筒(6),所述进气接头(4)远离气囊圈(2)的一端与连通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连通管(5)的另一端与进气筒(6)的一端连接,固定杆(7)的一端插接在进气筒(6)的内腔中,所述固定杆(7)位于进气筒(6)内腔的一端与活塞(8)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8)的外表面与进气筒(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进气筒(6)远离连通管(5)的一端连接有定位部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物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9)包括固定圈(901)、第一磁环(902)、第二磁环(903)、连接杆(904)、固定板(905)和第三磁环(906),所述固定圈(901)固定连接在进气筒(6)远离连通管(5)一端的外表面,所述固定圈(901)远离进气筒(6)的一侧与连接杆(904)的一端焊接,所述连接杆(904)的另一端焊接在固定板(905)的侧面,所述固定杆(7)远离活塞(8)的一端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弋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