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307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处理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催化剂载体和光催化材料激发光源,催化剂载体上负载有光催化剂,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有风机,所述壳体内壁面上固定有环形隔板,环形隔板外缘密封固定在壳体内壁面上,催化剂载体为内部有蜂窝状孔道的蜂窝载体,蜂窝孔道为上下贯通的长孔道,蜂窝载体顶部外缘密封在环形隔板上,蜂窝载体底部和壳体底面之间具有间隔,光催化材料激发光源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位于蜂窝载体下方的位置处,蜂窝载体上方间隔设有反光板,激发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蜂窝载体的蜂窝孔道之后被反光板再次反射到蜂窝孔道内,激发光源没有遮挡,与催化剂接触面积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处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处理器,尤其是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处理器,属于空气净化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观念的不断增强,空气净化器被广泛适用于家庭、学校、办公室等室内场所。空气净化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按照净化原理可分为催化型、光触媒型、活性炭过滤型、HEPA高效过滤型净化器,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或材料介质。光催化型空气过滤器是一种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处理器,光催化空气净化处理器采用纳米技术,将催化剂负载到载体上,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源照射催化剂。在风机的作用,含有毒害气体的空气经过催化剂,载体上的催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与毒害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是传统吸附式空气净化器的更新换代升级产品。现有技术的光催化型空气净化器的催化剂载体通常会光源分布不均,导致催化剂不能和光源充分接触,致使空气净化效果变差,且目前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气净化处理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催化剂载体和光催化材料激发光源(3),催化剂载体上负载有光催化剂,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壳体(1)内设有风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面上固定有环形隔板(5),环形隔板(5)外缘密封固定在壳体(1)内壁面上,所述催化剂载体为内部有蜂窝状孔道(2.1)的蜂窝载体(2),蜂窝孔道(2.1)为上下贯通的长孔道,所述光催化剂负载在蜂窝孔道(2.1)的壁面上,蜂窝载体(2)顶部外缘密封在环形隔板(5)上,蜂窝载体(2)底部和壳体(1)底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壳体(1)内环形隔板(5)下方中壳体(1)和蜂窝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净化处理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催化剂载体和光催化材料激发光源(3),催化剂载体上负载有光催化剂,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壳体(1)内设有风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面上固定有环形隔板(5),环形隔板(5)外缘密封固定在壳体(1)内壁面上,所述催化剂载体为内部有蜂窝状孔道(2.1)的蜂窝载体(2),蜂窝孔道(2.1)为上下贯通的长孔道,所述光催化剂负载在蜂窝孔道(2.1)的壁面上,蜂窝载体(2)顶部外缘密封在环形隔板(5)上,蜂窝载体(2)底部和壳体(1)底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壳体(1)内环形隔板(5)下方中壳体(1)和蜂窝载体(2)之间的空间为进风通道,所述进风口(1.1)开设在壳体靠近进风通道的部位上,所述壳体(1)内环形隔板(5)上方的空间为出风腔,所述出风口(1.2)开设在壳体(1)靠近出风腔的部位上,所述光催化材料激发光源(3)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位于蜂窝载体(2)下方的位置处,蜂窝载体(2)上方间隔设有反光板(6),光催化材料激发光源(3)发出的光线通过蜂窝载体(2)的蜂窝孔道(2.1)之后被反光板(6)再次反射到蜂窝孔道(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位于壳体(1)的顶部,所述进风口(1.2)开设在壳体(1)的侧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设置在反光板(6)上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内设有环形的净化滤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汉文冷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辰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