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娜专利>正文

一种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6250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主机分别与第一传动臂组件和第二传动臂组件连接,第一传动臂组件与第二传动臂组件对应患者的双腿并排设置,且可伸缩,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分别和第一传动臂组件与第二传动臂组件靠近床头的一端通过球头万向节连接。主机不开启,卧床可自主活动的患者踩踏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带动第一传动臂组件和第二传动臂组件运动进行锻炼,主机开启,卧床无自主活动的患者脚部固定在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上,主机通过第一传动臂组件和第二传动臂组件带动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运动,满足卧床无自主活动患者的功能锻炼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便携,操作简单,可有效帮助卧床患者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
技术介绍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深受重视,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威胁生命,且临床上抢救成功的案例非常罕见。下肢深静脉血栓较多发生卧床患者,因此卧床患者床上进行下肢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至关重要,适当的进行床上下肢功能锻炼能够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降低相关死亡率。目前临床多采用单纯下肢气压治疗被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例如空气压力波治疗仪,但是此类气压治疗仪因体积和价格原因,一般临床科室配备数量有限,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次数均受费用和机器数量的限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有限,不能满足患者进行下肢肢体功能锻炼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一种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包括主机、第一传动臂组件、第二传动臂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第一传动臂组件、第二传动臂组件、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控制器,其中所述主机与病床的床尾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臂组件和第二传动臂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臂组件和第二传动臂组件运动;所述第一传动臂组件与第二传动臂组件对应患者的双腿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分别和所述第一传动臂组件与第二传动臂组件靠近床头的一端通过球头万向节连接,所述主机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第一传动臂组件、第二传动臂组件、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控制器,其中所述主机与病床的床尾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臂组件和第二传动臂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臂组件和第二传动臂组件运动;所述第一传动臂组件与第二传动臂组件对应患者的双腿并排设置,所述第一踏板与第二踏板分别和所述第一传动臂组件与第二传动臂组件靠近床头的一端通过球头万向节连接,所述主机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臂组件包括第一主传动臂和第一从传动臂,所述主机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主传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传动臂转动,所述第一主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从传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踏板的中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臂组件包括第二主传动臂和第二从传动臂,所述主机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主传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传动臂转动,所述第二主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从传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从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踏板的中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患者下肢功能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的形状与患者脚底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对应患者脚跟的部位分别设有减压组件,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李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