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宪毅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94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包括罩面和与罩面的左、右两侧连接的两个罩耳,所述罩面包括罩面本体和由罩面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延伸的罩封部,所述罩面本体和罩封部形成与人脸适配的凹槽型结构;所述罩耳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扇、过滤层和蓝牙耳机,其中一个罩耳为进风罩耳,进风罩耳的进风口与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连通,另一个罩耳为出风罩耳,出风罩耳的出风口也与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连通,通过一个罩耳进风,另一个罩耳出风的方式进行空气引流,换气更通畅,且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设计使罩面内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人口鼻的呼吸,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通常用于对进入肺部的空气进行一定的过滤,从而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粉尘的吸入的目的。随着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的提高和一些特殊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口罩作为日常防护必需用品,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口罩,例如普通口罩、防尘口罩、防霾口罩、外科手术口罩、活性碳医用口罩、工业口罩等,虽然现有技术中的口罩也在做不断的改进,但现有技术中的口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们的使用体验,例如存在呼吸空间小、密封性好又容易憋气,功能单一,无法进行多次重复使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更有利于人口鼻的呼吸,提升了使用舒适性的多功能活风口罩。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包括罩面和与罩面的左、右两侧连接的两个罩耳,所述罩面包括罩面本体和由罩面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延伸的罩封部,所述罩面本体和罩封部形成与人脸适配的凹槽型结构;所述罩耳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扇、过滤层和蓝牙耳机,其中一个罩耳为进风罩耳,进风罩耳的进风口与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连通,另一个罩耳为出风罩耳,出风罩耳的出风口也与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连通。优选地,所述罩面的材质为软硬适中的塑料材质。优选地,所述罩面的材质为软硬适中的透明塑料材质。优选地,所述罩耳的内侧面设有与耳部的形状适配的内凹型结构。优选地,所述罩耳的内凹型结构内还设有通孔,用于与蓝牙耳机连通。优选地,所述罩耳的外侧面还设有通气孔,用于与外部空气连通。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包括5层及以上的用于过滤空气的聚丙烯熔喷无纺布。优选地,所述过滤层还包括设置在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外层的防水无纺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一个罩耳进风,另一个罩耳出风的方式进行空气引流,换气更通畅,且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设计使罩面内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人口鼻的呼吸,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2、通过在罩耳内设置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将口罩的功能多样化,使人们在佩戴口罩时不需要另外佩戴蓝牙耳机即可实现听声音的功能;3、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活风口罩可重复使用,人们在使用完后对罩面及罩耳进行擦拭清洁、消毒即可再次使用,环保节约,不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正面显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侧面显示罩耳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背面显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合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包括罩面100和与罩面100的左、右两侧连接的两个罩耳200,所述罩面100用于遮盖人的口、鼻及周围,所述罩耳200用于覆盖固定在人的两侧耳朵上,可以通过罩耳200将该口罩固定在人脸上。其中所述罩面100包括罩面本体110和由罩面本体110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延伸的罩封部120,所述罩面本体110优选为与人脸适配的曲面结构,所述罩封部120的外边缘弧线也为与人脸接触的部位适配的曲线结构,从而所述罩面本体110和罩封部120形成与人脸适配的凹槽型结构,该结构的密封性好,空间大便于呼吸。所述罩耳200包括外壳210和设置在外壳210内的风扇220、过滤层230和蓝牙耳机240,所述蓝牙耳机240将口罩的功能多样化,使人们在佩戴口罩时不需要另外佩戴蓝牙耳机240即可实现听声音的功能。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罩耳200为进风罩耳200,进风罩耳200的进风口与罩面100的凹槽型结构连通,另一个罩耳200为出风罩耳200,出风罩耳200的出风口也与罩面100的凹槽型结构连通,进风罩耳200将外界空气经过过滤层230的过滤后吹进罩面100内,出风罩耳200则将罩面100内人呼吸的气体抽出并经过过滤层230的过滤后排到外界空气中。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活风口罩通过一个罩耳200进风,另一个罩耳200出风的方式进行空气引流,换气更通畅,且罩面100的凹槽型结构设计使罩面100内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人口鼻的呼吸,提升了使用的舒适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耳200的内侧面设有与耳部的形状适配的内凹型结构250,罩耳200的内凹型结构250内还设有通孔,用于与蓝牙耳机240连通,以便听取声音。所述罩耳200的内凹型结构250可以与罩耳200分开形成,以便罩耳200的内凹型结构250可以采取较软的材质,提升人耳的舒适度。所述罩耳200的外侧面还设有通气孔260,用于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风扇220和蓝牙耳机240可以采用充电电池或者是一次性使用电池进行供电,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本专利技术不作赘述和具体限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面100的材质为软硬适中的塑料材质,使罩面100的边缘既可以与人体的面部紧密贴合,又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和支撑性,使佩戴时内部空间保持足够大,提升使用的舒适性。更优地,所述罩面100的材质为软硬适中的透明塑料材质。所述罩面100上侧的罩封部120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固定的鼻梁夹130,所述鼻梁夹130为两个,相对立地设置,其与鼻子的轮廓适配,用于使用者佩戴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活风口罩时的进一步加强固定作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滤层230可拆卸地固定在罩耳200内,所述罩耳200的外壳210也为可拆开的结构,以便使用者不定期更换过滤层230。所述过滤层230可以包括5层及以上的用于过滤空气的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可以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同时提高飞沫、细菌病毒、尘埃的去除效果,比KN95的防护效果都好很多。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层数越多,过滤效果越好,且可以多次使用。所述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材质为经过驻极处理的聚丙烯材质,其生产完毕后需要经过环氧乙烷消毒并静置挥发毒性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包括罩面和与罩面的左、右两侧连接的两个罩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面包括罩面本体和由罩面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延伸的罩封部,所述罩面本体和罩封部形成与人脸适配的凹槽型结构;所述罩耳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扇、过滤层和蓝牙耳机,其中一个罩耳为进风罩耳,进风罩耳的进风口与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连通,另一个罩耳为出风罩耳,出风罩耳的出风口也与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包括罩面和与罩面的左、右两侧连接的两个罩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面包括罩面本体和由罩面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内弯折延伸的罩封部,所述罩面本体和罩封部形成与人脸适配的凹槽型结构;所述罩耳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扇、过滤层和蓝牙耳机,其中一个罩耳为进风罩耳,进风罩耳的进风口与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连通,另一个罩耳为出风罩耳,出风罩耳的出风口也与罩面的凹槽型结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面的材质为软硬适中的塑料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活风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面的材质为软硬适中的透明塑料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毅
申请(专利权)人:曾宪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