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5853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菌液进行扩培;(2)利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将低含水率的厨余垃圾和木屑粉混拌均匀,在混拌过程中用喷雾器将扩培好的菌液均匀喷洒;(3)混拌完成后在料堆外表面均匀喷洒一层菌液;(4)用不透光的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5)从第二天开始在每天早上和傍晚采用机械将料堆里外、上下混拌两次,傍晚混拌翻堆完成后同样用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6)重复步骤(5)直至第七天;(7)从第八天开始,每天混拌翻堆一次且不再覆盖土工材料;(8)重复步骤(7)至第十二天,获得有机质营养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升了种植土自给自足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人工吹填陆域上(由吹填砂构成)进行植物栽种,存在高盐、高湿等环境条件恶劣的问题,此外吹填陆域上吹填砂贫瘠、保水条件差等恶劣的植物立地条件进一步限制了绿色植物的大面积栽植、生长。为此,必须对吹填砂进行改良,从而营造出适合于植物生长的表层土壤环境。目前,多是简单地将种植土从大陆运送到吹填陆域上用于适生植物栽种。但是,这种方式会形成高额的种植土运输成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与此同时,每日产生的厨余垃圾不断堆积会对相对封闭的吹填陆域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而这部分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成分,如能巧妙利用便可解决吹填陆域种植土紧缺的问题。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基于厨余垃圾与岛上其它废物材料的有机质营养土制备方法,以期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提升吹填陆域上种植土自给自足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实现厨余垃圾以及其它废物材料的资源化利用,提升吹填陆域上种植土自给自足的能力。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菌液进行扩培;(2)利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将低含水率的厨余垃圾和木屑粉混拌均匀,在混拌过程中用喷雾器将扩培好的菌液均匀喷洒;(3)混拌完成后在料堆外表面均匀喷洒一层菌液;(4)用不透光的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5)从第二天开始在每天早上和傍晚采用机械将料堆里外、上下混拌两次,傍晚混拌翻堆完成后同样用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6)重复步骤(5)直至第七天;(7)从第八天开始,每天混拌翻堆一次并且不再覆盖土工材料;(8)重复步骤(7)至第十二天,获得有机质营养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充分利用了岛上产生的厨余垃圾与木质建筑垃圾,其中厨余垃圾具有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但同时存在含水率较高的问题,而经过粉碎后得到的木屑粉则有吸水同时提高营养土透气性能的效果,因此采用本方法获得的有机质营养土较常用种植土具有更高的有机质含量与透气性能,因而拥有更好的种植效果。本方法同时实现了厨余垃圾与木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与解决吹填陆域种植土短缺的现有方法相比,本方法利用吹填陆域上产生的厨余垃圾与木质建筑垃圾制备营养土可以大幅降低种植土的运输成本,实现岛上种植土的自给自足,因而是一种绿色且环境友好的营养土制备方法。优选地:按照质量计,步骤(2)和步骤(3)中所投入的菌液、厨余垃圾与木屑粉的最终施加质量比为1:120~140:50~75。优选地:在步骤(8)之后对得到的有机质营养土继续进行堆肥处理,处理方式为每天翻堆一次并且不覆盖土工材料,直至料堆颜色变淡、气味消失、温度不再升高。优选地:步骤(1)中的菌液以含有厌氧菌与好氧菌的普通菌液、红糖、水、酵母粉为原料配置而成,扩培过程中先将水加入一料桶内,随后加入红糖并混拌融化,然后加入菌液和酵母粉,充分混拌均匀后在30℃的条件下静置12h以上,获得扩培菌液。优选地:菌液、红糖、水和酵母粉的质量比为1:1:10:0.01。优选地:菌液扩培的过程中料桶不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菌液进行扩培;本步骤中,菌液以含有厌氧菌与好氧菌的普通菌液、红糖、水、酵母粉为原料配置而成,扩培过程中先将水加入一料桶内,随后加入红糖并混拌融化,然后加入菌液和酵母粉,充分混拌均匀后在30℃的条件下静置12h以上,获得扩培菌液。进一步地,菌液、红糖、水和酵母粉的质量比为1:1:10:0.01。在菌液的扩培过程中,料桶不密封。(2)利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将低含水率的厨余垃圾和木屑粉混拌均匀,在混拌过程中用喷雾器将扩培好的菌液均匀喷洒;(3)混拌完成后在料堆外表面均匀喷洒一层菌液;按照质量计,步骤(2)和步骤(3)中所投入的菌液、厨余垃圾与木屑粉的最终施加质量比为1:120~140:50~75,优选的质量比为1:120~140:65。(4)用不透光的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5)从第二天开始在每天早上和傍晚采用机械将料堆里外、上下混拌两次,傍晚混拌翻堆完成后同样用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6)重复步骤(5)直至第七天;(7)从第八天开始,每天混拌翻堆一次并且不再覆盖土工材料;(8)重复步骤(7)至第十二天,获得有机质营养土。在步骤(8)之后对得到的有机质营养土继续进行堆肥处理,处理方式为每天翻堆一次并且不覆盖土工材料,直至料堆颜色变淡、气味消失、温度不再升高,得到性能良好的营养土。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给出本专利技术中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在热带季风区域吹填形成的陆域上应用,按照每天处理厨余垃圾2t计算。在堆肥处理前12h进行扩培菌种,扩培菌种前准备1.5kg普通菌液、1.5kg红糖、15g酵母粉及15kg的水,首先将水全部加入料桶内,随后加入1.5kg红糖并混拌融化,然后加入1.5kg菌液和15g酵母粉并充分混拌均匀,在30℃条件下静置12h以上,扩培过程中料桶无需密封,可用硬纸壳覆盖。将2t厨余垃圾和1t木屑粉用人工与机械混拌均匀(混合含水率约为40%),一边混拌一边用喷雾器将15kg扩培好的菌液喷洒均匀,混拌完成后在料堆外表面再均匀喷洒一层,最终保证15kg扩培菌液全部施加于堆肥系统,然后用不透光帆布覆盖。从第二天开始,分别在早上和傍晚用机械设备对料堆充分混拌两次(内外混拌、上下混拌),傍晚混拌完成后用帆布覆盖,此步骤一直持续到第七天。从第八天开始,每天只翻堆一次且不再覆盖,直至第十二天即可获得有机质营养土。为了提高营养土生产效率,在具体处理过程中,按照上述堆肥方法可以四天为一组,即前四天混拌生产A组,从第五天开始生产B组,从第九天开始生产C组。待C组混拌完成时,A组发酵完成并形成可直接使用的有机质营养土。此后,按照A→B→C→A→B……的顺序循环交替处理,即可实现营养土的连续化生产。为了对本专利技术所述及的有机质营养土的种植效果进行验证,在吹填陆域上选取相邻的三块试验田X、Y、Z(面积均为3.5米×2.5米=8.75平方米),试验田X表层土为10cm厚红壤土,试验田Y表层土为红壤土与有机质营养土按照质量比4:1配比得到的10cm厚混合种植土,试验田Z表层土为红壤土与有机质营养土按照质量比1:1配比得到的10cm厚混合种植土。试验田种植苗木为草本狗牙根,播种密度为12克每平方米。种植时首先对试验田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1)对菌液进行扩培;/n(2)利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将低含水率的厨余垃圾和木屑粉混拌均匀,在混拌过程中用喷雾器将扩培好的菌液均匀喷洒;/n(3)混拌完成后在料堆外表面均匀喷洒一层菌液;/n(4)用不透光的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n(5)从第二天开始在每天早上和傍晚采用机械将料堆里外、上下混拌两次,傍晚混拌翻堆完成后同样用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n(6)重复步骤(5)直至第七天;/n(7)从第八天开始,每天混拌翻堆一次并且不再覆盖土工材料;/n(8)重复步骤(7)至第十二天,获得有机质营养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对菌液进行扩培;
(2)利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将低含水率的厨余垃圾和木屑粉混拌均匀,在混拌过程中用喷雾器将扩培好的菌液均匀喷洒;
(3)混拌完成后在料堆外表面均匀喷洒一层菌液;
(4)用不透光的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
(5)从第二天开始在每天早上和傍晚采用机械将料堆里外、上下混拌两次,傍晚混拌翻堆完成后同样用土工材料对料堆进行覆盖;
(6)重复步骤(5)直至第七天;
(7)从第八天开始,每天混拌翻堆一次并且不再覆盖土工材料;
(8)重复步骤(7)至第十二天,获得有机质营养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吹填砂的有机质营养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照质量计,步骤(2)和步骤(3)中所投入的菌液、厨余垃圾与木屑粉的最终施加质量比为1:120~140:5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强尹德俊张福业刘超魏坤超邢皓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