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固化的电缆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666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固化的电缆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内滑动连接有主电缆,所述主电缆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套,所述上端盖的下端接触连接有第一压紧块,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分支腔,所述分支腔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侧端盖,所述侧端盖内滑动连接有分支电缆,所述分支电缆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端盖、第一压紧块、下端盖、第二压紧块、侧端盖和第三压紧块,在进行安装时,上端盖压紧第一压紧块,下端盖压紧第二压紧块,侧端盖压紧第三压紧块,压紧块被压紧产生形变,将线缆固定,增加线缆的抗拉伸系数,同时,使得壳体内被密封,防止进水漏电,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固化的电缆头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自固化的电缆头。
技术介绍
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电缆线路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称为中间接头,而线路两末端的电缆接头称为终端头。电缆接头是用来锁紧和固定进出线,起到防水防尘防震动的作用。现有技术常用的电缆接头在使用时,内部电缆连接处安装不够紧密会使得电缆的通电接触不良,同时,电缆接头处密封性不强,使得电缆存在漏电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固化的电缆头,具备密封性好,抗拉伸系数好、导电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电缆的通电接触不良、接头处密封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固化的电缆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内滑动连接有主电缆,所述主电缆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套,所述上端盖的下端接触连接有第一压紧块,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分支腔,所述分支腔的下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固化的电缆头,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上端盖(2),所述上端盖(2)内滑动连接有主电缆(3),所述主电缆(3)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套(16),所述上端盖(2)的下端接触连接有第一压紧块(8),所述壳体(1)的左端设置有分支腔(4),所述分支腔(4)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侧端盖(5),所述侧端盖(5)内滑动连接有分支电缆(6),所述分支电缆(6)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套(16),所述侧端盖(5)的上端接触连接有第三压紧块(15),所述壳体(1)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下端盖(7),所述下端盖(7)内滑动套接有主电缆(3),所述下端盖(7)的上端接触连接有第二压紧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固化的电缆头,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上端盖(2),所述上端盖(2)内滑动连接有主电缆(3),所述主电缆(3)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套(16),所述上端盖(2)的下端接触连接有第一压紧块(8),所述壳体(1)的左端设置有分支腔(4),所述分支腔(4)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侧端盖(5),所述侧端盖(5)内滑动连接有分支电缆(6),所述分支电缆(6)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套(16),所述侧端盖(5)的上端接触连接有第三压紧块(15),所述壳体(1)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下端盖(7),所述下端盖(7)内滑动套接有主电缆(3),所述下端盖(7)的上端接触连接有第二压紧块(14),所述分支电缆(6)的上端接触连接有主电缆(3),所述分支电缆(6)的外侧接触连接有固定套(9),所述主电缆(3)的外侧接触连接有固定套(9),所述固定套(9)的内侧粘接有导电橡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固化的电缆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满范红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