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生昊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66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雷装置,包括外壳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上端套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开设有内槽,所述联轴器的下端套接有内杆,所述外壳的内部焊接有底套,所述底套的内侧与内杆套接,所述底套的内侧位于内杆的下端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底套的内侧位于内杆的外侧卡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避雷器与金属网,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焊接有避雷针杆,所述联轴器的两侧套接有伸缩杆;本实用通过设置的联轴器及其相匹配的辅助结构,能够使得防雷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提供更为方便的携带方式,整体能够收缩在外壳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雷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雷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雷电的生成始于雷云的生成,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雷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即雷云。雷云是由大气上空的水滴、冰晶和气体尘埃等组成的巨大的、不透光且带电荷的乌黑色云块,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含水蒸气的气流运动。随着雷云的不断发展聚积,将会引起闪电、雷鸣现象,这就是雷暴防雷原理,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简单的防雷装置单独的防雷针和固定结构,而现有的防雷装置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防雷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不具备方便拆卸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替换时,需要进行整体的拆卸才可进行后续操作,整体操作较为麻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现有的防雷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无法提供更为方便的操作方式,整体在进行安装时较为麻烦,此外现有的防雷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不方便进行携带,需要分拆为多个部分后,才能进行运输,整体的搬运较为麻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雷装置,包括外壳(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联轴器(8),所述联轴器(8)的上端套接有限位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的下端开设有内槽(7),所述联轴器(8)的下端套接有内杆(12),所述外壳(1)的内部焊接有底套(14),所述底套(14)的内侧与内杆(12)套接,所述底套(14)的内侧位于内杆(12)的下端焊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底套(14)的内侧位于内杆(12)的外侧卡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限位柱(2)的上端套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侧套接有避雷器(3)与金属网(4),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焊接有避雷针杆(6),所述联轴器(8)的两侧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雷装置,包括外壳(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联轴器(8),所述联轴器(8)的上端套接有限位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的下端开设有内槽(7),所述联轴器(8)的下端套接有内杆(12),所述外壳(1)的内部焊接有底套(14),所述底套(14)的内侧与内杆(12)套接,所述底套(14)的内侧位于内杆(12)的下端焊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底套(14)的内侧位于内杆(12)的外侧卡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限位柱(2)的上端套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侧套接有避雷器(3)与金属网(4),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焊接有避雷针杆(6),所述联轴器(8)的两侧套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两端螺纹连接有支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生昊蔡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唐生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