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金具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张线夹,包括楔形壳体,所述楔形壳体两侧设置有挂耳,每个所述挂耳均连接有挂臂,所述挂臂通过连接件与挂耳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挂耳远离楔形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挂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板,所述挂臂上设置有供连接圆板卡入的限位孔,所述挂臂上还设置有与限位孔连通的供连接柱卡入的连接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防止连接柱脱离连接孔的限位件。先将连接圆板穿过限位孔,然后拉动挂臂,使得连接柱从限位孔内卡入连接孔内,从而将挂臂与挂耳连接,连接柱两端分别与挂耳和连接圆板固定连接,因此保证挂臂与楔形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张线夹
本技术涉及电力金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张线夹。
技术介绍
耐张线夹是指用于固定导线,以承受导线张力,并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耐张线夹通常包括楔形壳体和楔形夹块,楔形壳体两侧均设有挂耳,挂耳通过螺栓连接有挂臂。目前,公告号为CN2814745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耐张线夹,它包括夹持体,以及设置在夹持体内的与导线起夹固作用的绝缘衬套,夹持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拉板,在夹持体内设有楔块,与之相匹配,夹持体和绝缘衬套构成的夹线槽也为楔形槽,在夹持体和绝缘衬套的侧面还开设有切槽。该耐张线夹仅采用楔块和楔形夹持体所构成的夹线槽来夹紧固定导线,因此具有安装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上述耐张线夹存在以下缺陷:该耐张线夹的拉板通过螺栓与夹持体连接,在长时间的使用下,螺栓会发生松动,从而影响拉板与夹持体的连接,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耐张线夹,具有挂臂和楔形壳体连接稳定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张线夹,包括楔形壳体,所述楔形壳体两侧设置有挂耳,每个所述挂耳均连接有挂臂,所述挂臂通过连接件与挂耳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挂耳远离楔形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挂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柱同心的连接圆板,所述连接圆板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所述挂臂上设置有供连接圆板卡入的限位孔,所述挂臂上还设置有与限位孔连通的供连接柱卡入的连接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防止连接柱脱离连接孔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连接圆板穿过限位孔,然后拉动挂臂,使得连接柱从限位孔内卡入连接孔内,从而将挂臂与挂耳连接,连接柱两端分别与挂耳和连接圆板固定连接,因此保证挂臂与楔形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用于卡入限位孔内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侧壁与限位孔内壁紧贴,所述限位柱远离挂耳的一端连接有与自身同心的限位圆板、另一端侧壁一体成型有由硬质橡胶制成的限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卡入连接孔内后,将限位柱卡入限位孔内,限位环受到挤压产生形变之后也穿过限位孔,从而使得限位圆板和限位环将限位柱固定在限位孔内,进而防止连接柱通过限位孔从连接孔内脱离,增加挂臂和挂耳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圆板背离限位柱的一侧连接有供手指穿过的连接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手指穿过连接环,即可快速将限位柱拉出限位孔,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臂背离挂耳的一侧连接有由PVC材质制成的限位臂,所述限位臂远离挂臂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固定锥块,所述固定锥块的一侧与限位圆板背离挂臂的一侧紧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扳动限位臂,再将限位柱插入限位孔内,接着松开限位臂,限位臂恢复原状后,限位臂上的限位锥块紧贴于限位圆板的一侧,从而限制限位圆板脱离限位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臂背离固定锥块的一侧沿自身长度方向连接有固定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条能够增加限位臂的横截面积,从而提高限位臂的弯折能力,避免限位臂断裂影响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臂包括与挂耳连接的固定臂以及与固定臂通过两个调节螺栓和两个调节螺母连接的延伸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旋出,即可将固定臂与延伸臂分离,从而快速地将耐张线夹拆下,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臂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供调节螺栓穿过的调节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螺栓插入不同的调节孔内,即可调节延伸臂相对于固定臂伸出的长度,从而调整挂臂的长度,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栓上套设有弹簧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紧调节螺母之后,弹簧垫圈受到调节螺母挤压的同时会给调节螺母一个顶紧力,从而使得调节螺母的内螺纹与调节螺栓的外螺纹之间的压力增大,进而使得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因此能够防止调节螺母松动,提高固定臂与延伸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挂臂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圆板与挂耳连接,从而提高挂臂与楔形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2、挂臂包括固定臂和延伸臂,延伸臂与固定臂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从而便于调整挂臂的长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楔形壳体;11、挂耳;2、挂臂;21、固定臂;211、限位孔;212、连接孔;22、延伸臂;221、调节孔;3、连接件;31、连接柱;32、连接圆板;4、限位件;41、限位柱;42、限位圆板;43、限位环;44、连接环;5、限位臂;51、固定锥块;52、固定条;6、调节螺栓;61、弹簧垫圈;7、调节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耐张线夹,如图1所示,包括楔形壳体1,楔形壳体1两侧一体成型有挂耳11,每个挂耳11均通过连接件3转动连接有挂臂2。如图2所示,挂臂2包括与挂耳11转动连接的固定臂21以及与固定臂21通过两个调节螺栓6和两个调节螺母7连接的延伸臂22,延伸臂22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四个供调节螺栓6穿过的调节孔221。当需要伸长或者缩短挂臂2的长度时,将调节螺栓6插入适当的调节孔221内,即可调节延伸臂22相对于固定臂21伸出的长度,从而调整挂臂2的长度,省时省力。调节螺栓6上套设有弹簧垫圈61。旋紧调节螺母7之后,弹簧垫圈61受到调节螺母7挤压的同时会给调节螺母7一个顶紧力,从而使得调节螺母7的内螺纹与调节螺栓6的外螺纹之间的压力增大,进而使得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因此能够防止调节螺母7松动,提高固定臂21与延伸臂2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如图2、图3所示,连接件3包括与挂耳11远离楔形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柱31,连接柱31远离挂耳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柱31同心的连接圆板32,连接圆板32的直径大于连接柱31的直径,固定臂21远离延伸臂22的一端开设有供连接圆板32卡入的限位孔211,固定于限位孔211远离延伸臂22的一侧开设有供连接柱31卡入的连接孔212,连接柱31与连接孔212的相向两内壁紧贴,连接孔212的长度大于限位圆板42的半径。先将连接圆板32穿过限位孔211,然后拉动挂臂2,使得连接柱31从限位孔211内卡入连接孔212内,从而将挂臂2与挂耳11连接,连接柱31两端分别与挂耳11和连接圆板32固定连接,因此保证挂臂2与楔形壳体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2、图3所示,固定臂21于限位孔211内设置有防止连接柱31脱离连接孔212的限位件4,限位件4包括用于卡入限位孔211内的限位柱41,限位柱41的侧壁与限位孔211内壁紧贴,限位柱41远离挂耳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自身同心的限位圆板42、另一端的侧壁一体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张线夹,包括楔形壳体(1),所述楔形壳体(1)两侧设置有挂耳(11),每个所述挂耳(11)均连接有挂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臂(2)通过连接件(3)与挂耳(11)连接,所述连接件(3)包括与挂耳(11)远离楔形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远离挂耳(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柱(31)同心的连接圆板(32),所述连接圆板(32)的直径大于连接柱(31)的直径,所述挂臂(2)上设置有供连接圆板(32)卡入的限位孔(211),所述挂臂(2)上还设置有与限位孔(211)连通的供连接柱(31)卡入的连接孔(212),所述限位孔(211)内设置有防止连接柱(31)脱离连接孔(212)的限位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张线夹,包括楔形壳体(1),所述楔形壳体(1)两侧设置有挂耳(11),每个所述挂耳(11)均连接有挂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臂(2)通过连接件(3)与挂耳(11)连接,所述连接件(3)包括与挂耳(11)远离楔形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远离挂耳(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柱(31)同心的连接圆板(32),所述连接圆板(32)的直径大于连接柱(31)的直径,所述挂臂(2)上设置有供连接圆板(32)卡入的限位孔(211),所述挂臂(2)上还设置有与限位孔(211)连通的供连接柱(31)卡入的连接孔(212),所述限位孔(211)内设置有防止连接柱(31)脱离连接孔(212)的限位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包括用于卡入限位孔(211)内的限位柱(41),所述限位柱(41)的侧壁与限位孔(211)内壁紧贴,所述限位柱(41)远离挂耳(11)的一端连接有与自身同心的限位圆板(42)、另一端侧壁一体成型有由硬质橡胶制成的限位环(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华,谢超,
申请(专利权)人:澳希电力金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