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66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2
本申请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具,包括筒体、第一球冠、第一连接杆和弹性杆;所述筒体的第一侧壁与绝缘子连接,所述筒体的第二侧壁设有活动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一球冠连接,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穿过活动孔与外部连接,使得第一球冠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弹性杆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弹性杆可沿靠近所述活动孔的方向产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杆与所述第一球冠抵接,进而形成限制所述第一球冠沿靠近所述活动孔的方向移动的缓冲机构。本申请遭受自然灾害时通过金具的预应力变动、脱落等缓冲铁塔耐受瞬时应力,以避免铁塔倒塔事故的发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输电线路遭受自然灾害后容易出现倒塔事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具
本申请涉及电力金具
,特别涉及一种金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一般由绝缘子顶部的将军帽或者楔形金具进行硬连接,没有任何缓冲空间。在遭遇暴雨、强台风、雾凇、冰雹和冰雪等等自然灾害时,导线会遭受强大的拉力、切力,这时所有应力均传递到铁塔上,致使铁塔受到导线传递的过大压力,当导线或耐张绝缘子此时所承受的预应力超过极限时,将出现崩断情形;此时,崩断点两侧铁塔的拉力平衡瞬间遭受破坏,且由于反向拉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铁塔变形、倒塔等事故。因此,需求一种能对来自于导线的应力进行缓冲的金具,以降低导线应力对铁塔的影响,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具,有效地解决现有的输电线路遭受自然灾害后容易出现倒塔事故的技术问题,遭受自然灾害时通过金具的预应力变动、脱落等缓冲铁塔耐受瞬时应力,以避免铁塔倒塔事故的发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具,包括筒体、第一球冠、第一连接杆和弹性杆;所述筒体的第一侧壁与绝缘子连接,所述筒体的第二侧壁设有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第一球冠、第一连接杆和弹性杆;/n所述筒体的第一侧壁与绝缘子连接,所述筒体的第二侧壁设有活动孔;/n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球冠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活动孔与外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球冠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部;/n所述弹性杆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弹性杆可沿靠近所述活动孔的方向产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杆与所述第一球冠抵接,进而形成限制所述第一球冠沿靠近所述活动孔的方向移动的缓冲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第一球冠、第一连接杆和弹性杆;
所述筒体的第一侧壁与绝缘子连接,所述筒体的第二侧壁设有活动孔;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球冠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活动孔与外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球冠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部;
所述弹性杆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弹性杆可沿靠近所述活动孔的方向产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杆与所述第一球冠抵接,进而形成限制所述第一球冠沿靠近所述活动孔的方向移动的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的两端贯穿所述筒体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弹性杆移动的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的两端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坚曾东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物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