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66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母线槽,属于母线槽技术领域,具有使母线槽内部结构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向外散发的优点,它包括从外至内设置的外壳本体、内壳本体和导电排,导电排并排设置有多个,多个导电排平行紧贴设置;内壳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可拆卸固定并形成有供导电排嵌入的第一腔体;外壳本体包括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可拆卸固定并形成有供内壳本体嵌入的第二腔体;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为空心的腔体结构,第三本体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风机,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出风口,第四本体的一端通过管道与风机连通,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力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母线槽,特别涉及一种耐用母线槽。
技术介绍
母线槽是由金属板为保护外壳、导电排、绝缘材料及有关附件组成的母线系统,广泛适用于工矿、企事业和高层建筑中的供配电设备中。目前,在越来越多的线路架设和室内线路铺设的工程中均会采用母线槽来代替电缆线,传统的母线槽在安装完成后,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其内部温度相对较高,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容易导致其内部元器件老换而使得母线槽使用寿命降低变得不耐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耐用母线槽,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用母线槽,具有使母线槽内部结构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向外散发,为母线槽散热降温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用母线槽,包括从外至内设置的外壳本体、内壳本体和导电排,所述导电排并排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电排平行紧贴设置;其中,所述内壳本体为双片式结构,所述内壳本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用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至内设置的外壳本体(1)、内壳本体(2)和导电排(3),所述导电排(3)并排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电排(3)平行紧贴设置;/n其中,所述内壳本体(2)为双片式结构,所述内壳本体(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所述第一本体(21)和所述第二本体(22)可拆卸固定并形成有供导电排(3)嵌入的第一腔体(23);/n所述外壳本体(1)为双片式结构,所述外壳本体(1)包括第三本体(11)和第四本体(12),所述第三本体(11)和第四本体(12)可拆卸固定并形成有供所述内壳本体(2)嵌入的第二腔体(13);/n所述第三本体(11)和所述第四本体(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至内设置的外壳本体(1)、内壳本体(2)和导电排(3),所述导电排(3)并排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电排(3)平行紧贴设置;
其中,所述内壳本体(2)为双片式结构,所述内壳本体(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所述第一本体(21)和所述第二本体(22)可拆卸固定并形成有供导电排(3)嵌入的第一腔体(23);
所述外壳本体(1)为双片式结构,所述外壳本体(1)包括第三本体(11)和第四本体(12),所述第三本体(11)和第四本体(12)可拆卸固定并形成有供所述内壳本体(2)嵌入的第二腔体(13);
所述第三本体(11)和所述第四本体(12)为空心的腔体结构,所述第三本体(11)的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有风机,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四本体(12)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机连通,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21)和所述第二本体(22)的两端均延伸有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与所述第一本体(21)、所述第二本体(22)之间形成有定位槽(5),所述第一本体(21)的定位块(4)与所述第二本体(22)的定位槽(5)相互嵌合,所述第二本体(22)的定位块(4)与所述第一本体(21)的定位槽(5)相互嵌合;
所述内壳本体(2)外周套设有绝缘橡胶套(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昶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