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60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1
一种连接器壳体,包括:一个容纳空间,其由四个壁所围成,并形成一个插入端口;所述四个壁包括分别在彼此垂直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内延伸、并在拐角处彼此接合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在靠近所述插入端口的边缘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壁的边缘处设有通过垂直弯曲在所述第一平面内延伸、并分别结合到所述第一定位槽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齿,所述第一定位齿和第一定位槽具有适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定位齿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上脱离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第一锁定特征。连接器壳体的相邻两个壁的相邻边相互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连接器壳体在插入端口附近的拐角处出现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壳体,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光模块连接器之类的用于通讯系统中的连接器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对于这些高速连接器,为了保证传输信号不受外部电磁干扰,需要给这些高速连接器配备连接器壳体。通常,这些连接器壳体由金属薄板件组装而成。一般地,连接器壳体具有大致的正方体形状,其至少两个相邻的侧壁(底壁和侧壁)在拐角处彼此结合在一起,在连接器壳体的一端形成适用于例如光模块之类的电子没备插入的端口。在连接器壳体的靠近端口的外侧安装一圈电磁屏蔽片,由于电磁屏蔽片的影响,位于电磁屏蔽片范围内的底壁和侧壁只是搭在一起,没有抵抗足够的保持力来抵抗外力的作用。这样,在通过端口向连接器壳体内部插入光模块时,会导致位于整个范围内的底壁和/或侧壁用于被向外撑开而产生翘曲,从而在端口附近的角落位置出现缝隙。这种缝隙会导致严重的电磁泄漏,对连接器壳体的电磁屏蔽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r>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壳体,包括:/n一个容纳空间,其由四个壁所围成,并形成一个插入端口;/n所述四个壁包括分别在彼此垂直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内延伸、并在拐角处彼此接合的第一壁和第二壁,/n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在靠近所述插入端口的边缘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壁的边缘处设有通过垂直弯曲在所述第一平面内延伸、并分别结合到所述第一定位槽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齿,所述第一定位齿和第一定位槽具有适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定位齿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上脱离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第一锁定特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壳体,包括:
一个容纳空间,其由四个壁所围成,并形成一个插入端口;
所述四个壁包括分别在彼此垂直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内延伸、并在拐角处彼此接合的第一壁和第二壁,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在靠近所述插入端口的边缘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壁的边缘处设有通过垂直弯曲在所述第一平面内延伸、并分别结合到所述第一定位槽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齿,所述第一定位齿和第一定位槽具有适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定位齿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上脱离所述第一定位槽的第一锁定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特征包括:
至少第一突出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定位齿和第一定位槽中的一个上,并在连接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突出;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定位齿和第一定位槽中的另一个上,并被构造成容纳所述第一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形成为楔形槽,所述第一定位齿形成为楔形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形成为燕尾槽,所述第一定位齿形成为燕尾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在靠近所述插入端口的边缘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壁的边缘处设有通过垂直弯曲在所述第二平面内延伸并结合到所述第二定位槽中的第二定位齿,所述第二定位齿和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继康骆惠亮贾书锋余强杨洪文韩洪强陈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泰科电子有限公司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