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53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踏开关,包括脚踏框,所述脚踏框的端部设置有脚部安放框,所述脚踏框上设置有两条导向杆,所述脚踏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横向连杆,所述调拨杆为棱形板状,所述调拨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开放式条状凹槽,所述调拨杆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相同一侧的端部设置触电杆,所述触电杆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接电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水平移动的脚踏框,用脚部向前推移脚踏框使两个接电点接触,开关闭合,脚部保持不动,不会因长时间踩踏使脚部产生酸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开关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脚踏开关。
技术介绍
脚踏开关是一种通过脚踩或踏来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使用在双手不能触及的控制电路中以代替双手达到操作的目的,脚踏开关在医疗器械、冲压设备、焊接设备、纺织设备、印刷机械中应用广泛。目前,脚踏开关一般使用复位弹簧采用脚掌从上向下踩踏,时间一长脚部容易酸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脚踏开关,包括脚踏框,所述脚踏框为上下无底的长方形框体,所述脚踏框的端部设置有脚部安放框,所述脚踏框上设置有两条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脚踏框两侧,所述脚踏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在脚踏框的中部且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横向连杆,所述横向连杆的一端与转轴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下表面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底端限制在环闭式横向凹槽内,所述调拨杆为棱形板状,所述调拨杆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开放式条状凹槽,所述调拨杆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横向穿过脚踏框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的中部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调拨轴,所述调拨轴分别设置在调拨杆两端的开放式条状凹槽内,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相同一侧的端部设置触电杆,所述两个触电杆相对设置,所述触电杆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接电点。优选的是,所述导向杆纵向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脚踏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在第二固定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与脚部安放框同侧设置。优选的是,脚部安放框的长度设置为60CM,宽度为50CM。优选的是,所述脚踏框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脚踏框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配合。优选的是,所述滑轨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另一端与环闭式横向凹槽内的侧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电接杆的长度长于第一电接杆。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接杆上的触电杆设置在靠近脚踏框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接杆上的触电杆设置在远离脚踏框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本技术采用水平移动的脚踏框,用脚部向前推移脚踏框使两个接电点接触,开关闭合,脚部保持不动,利用腿部和脚部的重力作用在地面的鞋底产生的摩擦力,维持开关闭合,当脚部移开,所述开关断开,不费脚部力气,不会因长时间踩踏使脚部产生酸痛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开关闭合时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开关开路时俯视图。所示附图中,脚踏框1,脚部安放框2,导向杆3,第一固定板4,横向连杆6,环闭式横向凹槽7,调拨杆8,开放式条状凹槽9,第一电接杆10,第二电接杆11,调拨轴12,触电杆13,接电点14,固定块15,第二固定板16,滑轨17,滑块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2所示,一种脚踏开关,包括脚踏框1,所述脚踏框1为上下无底的长方形框体,所述脚踏框1的端部设置有脚部安放框2,脚部安放框2的长度设置为60CM,宽度为50CM,尺寸适应人类脚部尺寸大小,所述脚踏框1上设置有两条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穿过脚踏框1两侧,所述脚踏框1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4固定设置在脚踏框1的中部且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4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第一固定板4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横向连杆6,所述横向连杆6的一端与转轴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下表面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底端限制在环闭式横向凹槽7内,所述导向杆3纵向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脚踏框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15,所述导向杆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15上,所述固定块15底部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6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板16与脚部安放框2同侧设置,所述脚踏框1的底部设置有滑轨17,所述脚踏框1底部设置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与滑轨17配合,所述滑轨17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6上,另一端与环闭式横向凹槽7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调拨杆8为棱形板状,所述调拨杆8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开放式条状凹槽9,所述调拨杆8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接杆10和第二电接杆11,所述第一电接杆10和第二电接杆11横向穿过脚踏框1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接杆10和第二电接杆11的中部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调拨轴12,所述调拨轴12分别设置在调拨杆8两端的开放式条状凹槽9内,所述第一电接杆10和第二电接杆11相同一侧的端部设置触电杆13,所述两个触电杆13相对设置,所述触电杆13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接电点14,所述第二电接杆的长度长于第一电接杆,所述第一电接杆上的触电杆13设置在靠近脚踏框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接杆上的触电杆13设置在远离脚踏框1一侧。使用时将脚部放入安放框内,当脚部向前推动脚踏框1向前移动,所述导向杆3、滑轨17与滑块18的配合使脚踏框1沿导向杆3方向向前滑动,所述第一固定板4跟随脚踏框1一起运动,所述第一固定板4上的转轴向前运动,所述横向连杆6受到环闭式横向凹槽7的拉力,拉动转轴旋转半周,所述调拨杆8在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使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向相对方向运动,使两个触电杆13相对运动,触电杆13上的接电点14接触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到达如图1所示的位置,当脚部向后移动,脚踏框1向后移动,所述转轴恢复原始状态,由于转轴反向转动,所述调拨杆8在转轴的带动下反向转动,使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向相反方向运动,使两个触电杆13相反运动,触电杆13上的接电点14断开处于非接触开路状态到达如图2所示的位置。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框,所述脚踏框为上下无底的长方形框体,所述脚踏框的端部设置有脚部安放框,所述脚踏框上设置有两条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脚踏框两侧,所述脚踏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在脚踏框的中部且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横向连杆,所述横向连杆的一端与转轴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下表面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底端限制在环闭式横向凹槽内,调拨杆为棱形板状,所述调拨杆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开放式条状凹槽,所述调拨杆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横向穿过脚踏框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的中部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调拨轴,所述调拨轴分别设置在调拨杆两端的开放式条状凹槽内,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相同一侧的端部设置触电杆,所述两个触电杆相对设置,所述触电杆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接电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框,所述脚踏框为上下无底的长方形框体,所述脚踏框的端部设置有脚部安放框,所述脚踏框上设置有两条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脚踏框两侧,所述脚踏框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在脚踏框的中部且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横向连杆,所述横向连杆的一端与转轴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下表面设置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底端限制在环闭式横向凹槽内,调拨杆为棱形板状,所述调拨杆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开放式条状凹槽,所述调拨杆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横向穿过脚踏框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的中部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调拨轴,所述调拨轴分别设置在调拨杆两端的开放式条状凹槽内,所述第一电接杆和第二电接杆相同一侧的端部设置触电杆,所述两个触电杆相对设置,所述触电杆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接电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纵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唐赵继金剑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交研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