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52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风机和小车,所述风机固定于小车上;所述小车包括矩形框、支撑杆;支撑杆垂直于矩形框的矩形面,且设于矩形面的同一侧;矩形框用来装设风机。所述的支撑杆为4根,4根支撑杆分别设于矩形框的四个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为自然风冷的主变压器进行有效降温,使得在重载运行时油温过高的情况能有所缓解,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电网的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原有主变压器结构的前提下,提高了自然风冷主变压器的散热能力,使主变压器在重载运行时油温较以前有所下降,保证了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冷却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主变压器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核心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压,以利于功率的传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用电需求和用电负荷急速上升,变电站内的主变压器负载越来越大,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部分主变压器长期重载运行。然而,由于以前设计的影响,部分主变压器冷却方式为自然风冷,无强制散热风机,导致在重载运行情况下该类主变压器油温居高不下,部分主变压器油温超过了80摄氏度。主变压器的温升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绝缘材料的寿命和机械强度、负荷能力及使用年限。主变压器长期运行在高温下将严重影响主变压器的运行寿命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为了降低温升,提高出力,保证主变压器安全经济地运行,主变压器必须进行有效的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变压器降温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风机和小车,所述风机固定于小车上。优选地,所述小车包括矩形框、支撑杆;支撑杆垂直于矩形框的矩形面,且设于矩形面的同一侧;矩形框用来装设风机。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为4根,4根支撑杆分别设于矩形框的四个角上。优选地,所述装置还设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风机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设于矩形框内;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与矩形框的一条边框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风机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与矩形框的另一条边框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风机固定连接;矩形框中与第一调节杆连接的边框和与第二调节杆连接的边框平行。优选地,第一调节杆与矩形框之间为可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杆与矩形框之间为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第一调节杆与矩形框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杆与矩形框之间为固定连接,只是可转动的连接方式便于调节风机的角度,且需转动风机需要较大的力,且转动后风机可固定角度,目前常见的一般为调节杆与矩形框之间相互贴合,且贴合的比较紧密,或者通过在矩形框与调节杆之间增设橡胶圈等使得调节杆与矩形框之间即可实现转动,又能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实现风机的固定。优选地,所述装置还设有螺钉;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固定杆和延长杆;固定杆的一端与矩形框连接,另一端与延长杆连接;延长杆的为空心杆,延长杆的一端套在固定杆上,使得固定杆和延长杆之间有一端重叠的部分,通过调节重叠部分的长度,即可调节整个支撑杆的长度,延长杆的另一端用于支撑于地面;延长杆上与固定杆连接端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螺孔,通过调节延长杆套在固定杆上的长度,可实现支撑杆长度的调节;调节支撑杆到所需长度时,拧紧螺钉,使螺钉压迫固定杆,从而实现延长杆与固定杆的锁紧。此外,固定杆上还可以设有比螺钉尺寸稍大的通孔或盲孔,用来作为调节高度的档位,当调节到合适高度时,将螺钉拧得深入固定杆上的通孔或盲孔,即可实现延长杆与固定杆之间的固定。优选地,所述的风机下端还设有防护罩,防止杂物卷入风机而损坏风机。防护罩可以与风机连接,也可以与小车连接,甚至可以通过外设装置固定防护罩;只要设于风机下方即可。优选地,所述的防护罩为倒梯形状且带有网孔的不锈钢防护罩。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下端还设有可折叠滑轮。优选地,所述的小车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设于小车的侧面,可以是支撑杆上,也可是矩形框上。所述把手还可以用来缠绕风机的电源线。优选地,所述风机电源线上还设有定时器,用来控制风机在需要的时候开启或关闭。优选地,所述风机为工业风机。本技术可有效为自然风冷的主变压器进行有效降温,使得在重载运行时油温过高的情况能有所缓解,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电网的稳定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不影响原有主变压器结构的前提下,提高了自然风冷主变压器的散热能力,使主变压器在重载运行时油温较以前有所下降,保证了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1所述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左视图。图3为实施例1所述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俯视图。图中,1-风机、2-小车、3-第一调节杆、4-第二调节杆、5-螺钉、6-防护罩、7-可折叠滑轮、8-把手、2.1-矩形框、2.2-支撑杆、2.2.1-固定杆、2.2.2-延长杆。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风机1和小车2,所述风机1固定于小车2上。优选地,所述小车包括矩形框2.1、支撑杆2.2;支撑杆2.2垂直于矩形框2.1的矩形面,且设于矩形面的同一侧;矩形框2.1用来装设风机1。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2.2为4根,4根支撑杆2.2分别设于矩形框2.1的四个角上。优选地,所述装置还设有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所述风机1通过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设于矩形框2.1内;第一调节杆3的一端与矩形框2.1的一条边框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风机2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杆4的一端与矩形框2.1的另一条边框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风机固定连接;矩形框2.1中与第一调节杆3连接的边框和与第二调节杆4连接的边框平行。第一调节杆3与矩形框2.1之间为可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杆4与矩形框2.1之间为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第一调节杆3与矩形框2.1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杆4与矩形框2.1之间为固定连接,只是可转动的连接方式便于调节风机1的角度,且需转动风机1需要较大的力,且转动后风机1可固定角度,目前常见的一般为调节杆(包括第一调节杆3和第二调节杆4)与矩形框2.1之间相互贴合,且贴合的比较紧密,或者通过在矩形框2.1与调节杆之间增设橡胶圈等使得调节杆与矩形框2.1之间即可实现转动,又能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实现风机1的固定。所述装置还设有螺钉5;所述的支撑杆2.2包括固定杆2.2.1和延长杆2.2.2;固定杆2.2.1的一端与矩形框2.1连接,另一端与延长杆2.2.2连接;延长杆2.2.2的为空心杆,延长杆2.2.2的一端套在固定杆2.2.1上,另一端用于支撑于地面;延长杆2.2.2上与固定杆2.2.1连接端设有与螺钉5相匹配的螺孔,通过调节延长杆2.2.2套在固定杆2.2.1上的长度,可实现支撑杆2.2长度的调节;调节支撑杆2.2到所需长度时,拧紧螺钉5,使螺钉5压迫固定杆2.2.1,从而实现延长杆2.2.2与固定杆2.2.1的锁紧。此外,固定杆2.2.1上还可以设有比螺钉5尺寸稍大的通孔或盲孔,用来作为调节高度的档位,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风机和小车,所述风机固定于小车上;/n所述小车包括矩形框、支撑杆;支撑杆垂直于矩形框的矩形面,且设于矩形面的同一侧;矩形框用来装设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风机和小车,所述风机固定于小车上;
所述小车包括矩形框、支撑杆;支撑杆垂直于矩形框的矩形面,且设于矩形面的同一侧;矩形框用来装设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为4根,4根支撑杆分别设于矩形框的四个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设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风机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设于矩形框内;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与矩形框的一条边框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风机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与矩形框的另一条边框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风机固定连接;
矩形框中与第一调节杆连接的边框和与第二调节杆连接的边框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变压器风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杆与矩形框之间为可转动连接,第二调节杆与矩形框之间为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全冯镇生梁嘉俊黄梓成朱伯通范梓锋阮适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