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39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包括第一夹板、圆柱、弹簧、第二夹板、气泵、气管、气缸、活塞杆、推板、隔垫、套杆、控制箱、控制器、活动杆、测距传感器和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夹板的上方固定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左上角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上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右侧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内部右侧安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右端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右侧表面连接有隔垫,所述气缸的上方固定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左侧外壁固定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本装置利用自动化设备有效解决了现有人工定位,工作负担大和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部分加工厂在视觉整形过程中,还采用传统的人工定位方法,人工定位不仅增加了工人的负担,长时间下来还存在定位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包括第一夹板、圆柱、弹簧、第二夹板、气泵、气管、气缸、活塞杆、推板、隔垫、套杆、控制箱、控制器、活动杆、测距传感器和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夹板的上方固定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左上角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上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右侧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内部右侧安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右端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右侧表面连接有隔垫,所述气缸的上方固定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左侧外壁固定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套杆的内部上方安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测距传感器,所述套杆的上端开口处左侧贯穿有固定螺栓。r>所述第一夹板通过弹簧与第二夹板之间构成弹性结构,所述圆柱与第二夹板之间构成伸缩结构。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气缸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气缸与活塞杆之间构成伸缩结构。所述隔垫与推板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所述隔垫的材质为弹性橡胶。所述套杆与活动杆之间构成伸缩结构,所述活动杆贯穿于套杆的内部。所述测距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气泵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增强了两个夹板在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整个装置便于安装在流水线操作台的侧边进行使用,大大扩展了其适用范围,设置气泵为气缸与活塞杆提供气源动力,使得推板可以在电动驱动下推移前进,对流水线上发生偏移的物品进行位置矫正和准确定位,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设置弹性的隔垫隔在推板与物品之间,有效避免推板对物品表面的损害,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设置套杆与活动杆之间可以上下伸缩调节,以便于根据生产需要调节测距传感器的测距高度,使其符合不同高度的运输物品,进一步增强整个装置的实用性,设置测距传感器、控制器和气泵三者形成智能化控制结构,以便于根据测距传感器的有效数据确定推板的行程距离,有效解决了现有人工定位,工作负担大和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安装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夹板、2圆柱、3弹簧、4第二夹板、5气泵、6气管、7气缸、8活塞杆、9推板、10隔垫、11套杆、12控制箱、13控制器、14活动杆、15测距传感器、16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包括第一夹板1、圆柱2、弹簧3、第二夹板4、气泵5、气管6、气缸7、活塞杆8、推板9、隔垫10、套杆11、控制箱12、控制器13、活动杆14、测距传感器15和固定螺栓16,所述第一夹板1的上方固定有圆柱2,所述圆柱2的外侧套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夹板4,所述第二夹板4的左上角设置有气泵5,所述气泵5的上端连接有气管6,所述气管6的右侧安装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内部右侧安置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的右端固定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右侧表面连接有隔垫10,所述气缸7的上方固定有套杆11,所述套杆11的左侧外壁固定有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顶部安装有控制器13,所述套杆11的内部上方安置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测距传感器15,所述套杆11的上端开口处左侧贯穿有固定螺栓16。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夹板1通过弹簧3与第二夹板4之间构成弹性结构,所述圆柱2与第二夹板4之间构成伸缩结构,利用弹簧3的弹性作用,增强了两个夹板在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整个装置便于安装在流水线操作台的侧边进行使用,大大扩展了其适用范围。所述气泵5通过气管6与气缸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气缸7与活塞杆8之间构成伸缩结构,设置气泵5为气缸7与活塞杆8提供气源动力,使得推板9可以在电动驱动下推移前进,对流水线上发生偏移的物品进行位置矫正和准确定位,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所述隔垫10与推板9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所述隔垫10的材质为弹性橡胶,设置弹性的隔垫10隔在推板9与物品之间,有效避免推板9对物品表面的损害,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所述套杆11与活动杆14之间构成伸缩结构,所述活动杆14贯穿于套杆11的内部,设置套杆11与活动杆14之间可以上下伸缩调节,以便于根据生产需要调节测距传感器15的测距高度,使其符合不同高度的运输物品,进一步增强整个装置的实用性。所述测距传感器1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气泵5电性连接,设置测距传感器15、控制器13和气泵5三者形成智能化控制结构,以便于根据测距传感器15的有效数据确定推板9的行程距离,有效解决了现有人工定位,工作负担大和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向下拉动第一夹板1,第一夹板1带动弹簧3伸长,同时带动圆柱2从第二夹板4内部抽出部分,使得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4之间的距离增大,然后将两个夹板扣在需要进行定位操作的操作台边缘,使得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4在弹簧3的弹性作用下回弹,夹紧操作套边缘,然后先拧松固定螺栓16,然后向上拉动活动杆14,活动杆14从套杆11内部向上抽出部分,带动测距传感器15调节至合适高度,然后拧紧固定螺栓16进行固定,启动整个装置以后,测距传感器15测出物品的视觉偏差距离,并将数据传递给控制箱12中的控制器13,控制器13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控制气泵5启动,气泵5工作通过气管6向气缸7内部输送气体,气缸7内部气体增多,压力增大,压力推动活塞杆8向右移动,活塞杆8带动推板9向右移动,直至隔垫10接触物品,推板9推动物品移动一段距离,使得其快速定位到合适位置,完成整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1)、圆柱(2)、弹簧(3)、第二夹板(4)、气泵(5)、气管(6)、气缸(7)、活塞杆(8)、推板(9)、隔垫(10)、套杆(11)、控制箱(12)、控制器(13)、活动杆(14)、测距传感器(15)和固定螺栓(16),所述第一夹板(1)的上方固定有圆柱(2),所述圆柱(2)的外侧套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夹板(4),所述第二夹板(4)的左上角设置有气泵(5),所述气泵(5)的上端连接有气管(6),所述气管(6)的右侧安装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内部右侧安置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的右端固定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右侧表面连接有隔垫(10),所述气缸(7)的上方固定有套杆(11),所述套杆(11)的左侧外壁固定有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顶部安装有控制器(13),所述套杆(11)的内部上方安置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测距传感器(15),所述套杆(11)的上端开口处左侧贯穿有固定螺栓(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整形定位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1)、圆柱(2)、弹簧(3)、第二夹板(4)、气泵(5)、气管(6)、气缸(7)、活塞杆(8)、推板(9)、隔垫(10)、套杆(11)、控制箱(12)、控制器(13)、活动杆(14)、测距传感器(15)和固定螺栓(16),所述第一夹板(1)的上方固定有圆柱(2),所述圆柱(2)的外侧套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夹板(4),所述第二夹板(4)的左上角设置有气泵(5),所述气泵(5)的上端连接有气管(6),所述气管(6)的右侧安装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内部右侧安置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的右端固定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右侧表面连接有隔垫(10),所述气缸(7)的上方固定有套杆(11),所述套杆(11)的左侧外壁固定有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内顶部安装有控制器(13),所述套杆(11)的内部上方安置有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测距传感器(15),所述套杆(11)的上端开口处左侧贯穿有固定螺栓(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国吉金贞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佳尼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