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39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包括USB电源输入端、数码显示模块、定时按键模块、NTC温度检测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及MCU处理器,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六引脚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分别与定时按键模块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引脚与NTC温度检测电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与加热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时按键模块可设定点滴加热的温度及时间,并通过加热控制电路实现点滴过程中温度的恒定,解决低温药水对身体产生刺激的问题;采用移动电源或手机USB供电的方式,可实现固定供电和移动供电,满足打点滴者在移动场合中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点滴加热电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寒冷干燥,是流感的高发期,如果不加强防范,很容易就会得流感。很多人不愿意做运动锻炼身体,体质变差,流感趁虚而入。再加上如果没有做好保暖措施的话,人体的抵抗力会变差,很容易收到流感的侵袭。现有技术中,因为点滴是进入静脉,直接参与血液循环,打针则是进入组织液之后在进入循环系统,吃药是需要经过消化,而且需要肝脏首关效应之后才可以发挥作用,所以现在生病打点滴比较常见。到了冬天经常看到新闻,爷爷怕孙子输液凉口含输液管加热,爸爸口含加热输液管加热等等,因此点滴加热器也开始悄然出现。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市电220V供电的插电式点滴加热器和用铁粉、盐、活性炭、蛭石、水等组成的一次性输液加温片。220V插电点滴加热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般医院输液场所插头数量有限,也不便于移动,尤其孩童输液时很难久坐一个地方,而输液时间经常在二十几分钟到若干小时不等;一次性输液加温片不能重复使用,而且一般保质期在两年内不环保。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通过USB接口供电、结构简单、可在移动场合使用的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包括USB电源输入端、数码显示模块、定时按键模块、NTC温度检测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及MCU处理器,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六引脚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十四引脚及第十五引脚分别与数码显示模块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分别与定时按键模块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引脚与NTC温度检测电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与加热控制电路连接;其中,所述NTC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一热敏电阻,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引脚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及第二热敏电阻,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与第一三极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中,还包括有蜂鸣报警电路,所述蜂鸣报警电路与MCU处理器的第十二引脚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中,所述定时按键模块包括时间调节键及温度调节键,所述MCU处理器的第七引脚与时间调节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八引脚与温度调节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时间调节键的第二端与温度调节键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中,所述蜂鸣报警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四电阻及蜂鸣器,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二引脚与第二三极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漏极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蜂鸣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蜂鸣器的第一端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中,所述USB电源输入端包括MicroB输入接口及TypeC输入接口。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中,所述USB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为+5V。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定时按键模块可设定点滴加热的温度及时间,并通过加热控制电路实现点滴过程中温度的恒定,解决人们在生病打点滴的过程中,低温药水对身体产生的刺激;采用USB供电的方式,将移动电源或手机的USB接口插入USB电源输入端,可实现固定供电和移动供电,满足打点滴者在移动场合中使用的需求;当输液完成后,蜂鸣报警电路可发出蜂鸣提醒,提示输液者已完成点滴;整体电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蜂鸣报警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包括USB电源输入端P、数码显示模块、定时按键模块1、NTC温度检测电路2、加热控制电路3及MCU处理器U1,所述MCU处理器U1的第十六引脚与USB电源输入端P连接,所述MCU处理器U1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十四引脚及第十五引脚分别与数码显示模块连接,所述MCU处理器U1的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分别与定时按键模块1连接,所述MCU处理器U1的第十引脚与NTC温度检测电路2连接,所述MCU处理器U1的第十一引脚与加热控制电路3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USB电源输入端可与外接手机或移动电源的USB接口连接进行供电;定时按键模块1可对点滴加热的温度及时间进行调节;数码显示模块可显示点滴过程中的加热温度及倒计时;NTC温度检测电路2可实时检测输液管中的温度,加热控制电路3可根据温度变化对温度进行调节,使点滴温度保持在设定值。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所述定时按键模块1包括时间调节键S2及温度调节键S1,所述MCU处理器U1的第七引脚与时间调节键S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U1的第八引脚与温度调节键S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时间调节键S2的第二端与温度调节键S1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当时间调节键S2或温度调节键S1被按下时,可对MCU处理器U1的第五引脚或第六引脚发出一个低电平信号,MCU处理器U1可检测按键的长按或短按情况,当长按温度调节键S1时,可进入温度设置,此时,数码显示模块显示当前的设定温度,并以2Hz的频率闪烁,此时每短按时间调节键S一次,目标设定温度增加2℃;每短按温度调节键S1一次,目标设定温度降低2℃,再次长按温度调节键S1,则退出温度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温度加热的设定范围为0~65℃。长按时间调节键S2,可进入倒计时设置,此时,数码显示模块显示当前的倒计时间,并以2Hz的频率闪烁,此时每短按时间调节键S2一次,目标设定倒计时增加10min;每短按温度调节键S1一次,目标设定倒计时减少10min;再次长按时间调节键S2,则退出倒计时设置,并开始进入倒计时加热。需要说明的是,倒计时的设定范围为0~120min。另外,本实施例中,数码显示模块包括有六个LED灯,数码显示模块通过这六个LED灯显示倒计时及温度数值。如图1所示,所述NTC温度检测电路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及第一热敏电阻N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USB电源输入端、数码显示模块、定时按键模块、NTC温度检测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及MCU处理器,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六引脚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十四引脚及第十五引脚分别与数码显示模块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分别与定时按键模块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引脚与NTC温度检测电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与加热控制电路连接;/n其中,所述NTC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一热敏电阻,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引脚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n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及第二热敏电阻,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与第一三极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便携式点滴加热定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USB电源输入端、数码显示模块、定时按键模块、NTC温度检测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及MCU处理器,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六引脚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十四引脚及第十五引脚分别与数码显示模块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分别与定时按键模块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引脚与NTC温度检测电路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与加热控制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NTC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一热敏电阻,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引脚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
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及第二热敏电阻,所述MCU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与第一三极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与USB电源输入端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君袁伟余超徐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