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37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包括镜框以及固定在大套镜片上端中间位置的U型固定盖,所述镜框内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中板,所述镜框上端中间位置开设缺口槽,所述缺口槽下端设置插槽,所述中板前端等距加工三个卡位槽,所述U型固定盖后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环形外侧转动连接固定块且固定块与转轴过盈配合,所述固定块以及两个固定座均设置在缺口槽内,所述固定块下端固定连接插板且插板设置在插槽内,所述插板前端下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卡台且卡台与最下方的卡位槽卡装,该设计便于上下翻盖操作,加大安全性,也实现大套镜片的快速拆装,便于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
本技术是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属于太阳镜

技术介绍
现今,越来越多人有快速变换场景的活动内容,特别现代社会,有车一族是越来越多,在开车的时候,炫光对眼睛会造成伤害,常利用太阳镜来进行遮光,但是现有太阳镜只是进行简单遮光功能,在开车进出隧道过车中,突遇暗环境与突遇强光仍会引起眼睛的短暂眼盲现象,特别危险,另外如今市面上有一些翻盖太阳镜或者是变色太阳镜,但是翻盖结构粗大繁锁,无法拆卸,而当太阳镜片出现损坏时,需要将整个太阳镜报废,不便于使用,降低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本技术便于上下翻盖操作,加大安全性,也实现大套镜片的快速拆装,增加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包括镜框以及转动连接在镜框后端左右两侧的两个镜脚,所述镜框前侧设置大套镜片且大套镜片与镜框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镜框内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中板,所述中板下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鼻杆,所述镜框上端中间位置开设缺口槽且缺口槽延伸至镜框前端,所述缺口槽下端设置插槽且插槽延伸入中板内,所述中板前端等距加工三个卡位槽且三个卡位槽均处在插槽前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大套镜片上端中间位置的U型固定盖,所述U型固定盖后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环形外侧转动连接固定块且固定块与转轴过盈配合,所述固定块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座之间,所述固定块以及两个固定座均设置在缺口槽内,所述固定块下端固定连接插板且插板设置在插槽内,所述插板前端下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卡台且卡台与最下方的卡位槽卡装。进一步地,所述镜脚的弧形壁上等距设置若干个凸起。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鼻杆相对一端下侧边缘位置均粘接保护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1、当光线弱时,用手翻转大套镜片,从而使两个固定座同步发生转动,进而使转轴绕着固定块转动,实现大套镜片90°翻盖,有效防止眼睛发生短暂眼盲现象,便于上下翻盖操作,加大安全性。2、当大套镜片出现损坏时,首先向后按压卡台,使卡台与卡位槽解除卡装状态,并利用U型固定盖向上拉动固定块,使插板的拆卸,实现大套镜片的快速拆装,便于更换,增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中大套镜片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中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中镜框的示意图;图中:1-镜框、2-大套镜片、3-连接组件、4-镜脚、11-缺口槽、12-插槽、13-鼻杆、14-中板、15-卡位槽、31-固定块、32-固定座、33-U型固定盖、34-转轴、35-卡台、36-插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包括镜框1以及转动连接在镜框1后端左右两侧的两个镜脚4,镜框1前侧设置大套镜片2且大套镜片2与镜框1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镜框1内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中板14,中板14下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鼻杆13,镜框1上端中间位置开设缺口槽11且缺口槽11延伸至镜框1前端,缺口槽11下端设置插槽12且插槽12延伸入中板14内,中板14前端等距加工三个卡位槽15且三个卡位槽15均处在插槽12前端,连接组件3包括固定在大套镜片2上端中间位置的U型固定盖33,U型固定盖33后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座32,两个固定座32之间固定连接转轴34,转轴34环形外侧转动连接固定块31且固定块31与转轴34过盈配合,固定块31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座32之间,固定块31以及两个固定座32均设置在缺口槽11内,固定块31下端固定连接插板36且插板36设置在插槽12内,插板36前端下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卡台35且卡台35与最下方的卡位槽15卡装。具体地,首先利用两个镜脚4、中板14以及两个鼻杆13进行佩戴,重量轻,佩戴舒适,当光线强时,能利用大套镜片2实现遮阳功能,当光线弱时,用手翻转大套镜片2,从而使两个固定座32同步发生转动,进而使转轴34绕着固定块31转动,实现大套镜片2的90°翻转,有效防止眼睛发生短暂眼盲现象,便于上下翻盖操作,加大安全性,当大套镜片2出现损坏时,首先向后按压卡台35,使卡台35与卡位槽15解除卡装状态,然后利用U型固定盖33向上拉动固定块31,从而带动插板36沿着插槽12向上移动,继而使插板36的拆卸,实现大套镜片2的快速拆装,便于更换,增加使用寿命。镜脚4的弧形壁上等距设置若干个凸起,具体地,实现按摩功能。两个鼻杆13相对一端下侧边缘位置均粘接保护垫,具体地,实现保护功能,增加舒适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包括镜框(1)以及转动连接在镜框(1)后端左右两侧的两个镜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1)前侧设置大套镜片(2)且大套镜片(2)与镜框(1)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所述镜框(1)内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中板(14),所述中板(14)下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鼻杆(13),所述镜框(1)上端中间位置开设缺口槽(11)且缺口槽(11)延伸至镜框(1)前端,所述缺口槽(11)下端设置插槽(12)且插槽(12)延伸入中板(14)内,所述中板(14)前端等距加工三个卡位槽(15)且三个卡位槽(15)均处在插槽(12)前端,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固定在大套镜片(2)上端中间位置的U型固定盖(33),所述U型固定盖(33)后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座(32),两个所述固定座(32)之间固定连接转轴(34),所述转轴(34)环形外侧转动连接固定块(31)且固定块(31)与转轴(34)过盈配合,所述固定块(31)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座(32)之间,所述固定块(31)以及两个固定座(32)均设置在缺口槽(11)内,所述固定块(31)下端固定连接插板(36)且插板(36)设置在插槽(12)内,所述插板(36)前端下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卡台(35)且卡台(35)与最下方的卡位槽(15)卡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翻盖或更换大套镜的太阳镜,包括镜框(1)以及转动连接在镜框(1)后端左右两侧的两个镜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1)前侧设置大套镜片(2)且大套镜片(2)与镜框(1)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所述镜框(1)内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中板(14),所述中板(14)下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鼻杆(13),所述镜框(1)上端中间位置开设缺口槽(11)且缺口槽(11)延伸至镜框(1)前端,所述缺口槽(11)下端设置插槽(12)且插槽(12)延伸入中板(14)内,所述中板(14)前端等距加工三个卡位槽(15)且三个卡位槽(15)均处在插槽(12)前端,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固定在大套镜片(2)上端中间位置的U型固定盖(33),所述U型固定盖(33)后端对称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座(32),两个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开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宾得利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