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检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28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气检测夹具,包括上腔、弹性密封层和下腔;上腔和弹性密封层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连接通孔,弹性密封层紧密贴合在上腔和下腔之间,上腔和下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下腔内部设置有几字形测气通道,下腔侧壁上开设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该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分别连接几字形测气通道的两端,几字形测气通道上方对应于上腔和弹性密封层连接通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几字形测气通道与连接孔连接。本结构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硅胶板,使激光器气体检测器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夹具上从而避免了现有的螺纹的旋入,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气检测夹具
本技术属于激光气体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通气检测夹具。
技术介绍
激光气体检测器封装完成之前,需要先做性能测试,测试气体时,TO激光器、探测器和气室等设备需紧密连接,否则气体容易泄露;若通气测试夹具密封效果不佳,则导致通气测试通道(简称气室)浓度不均匀,气体流速不一致,当通过每个激光气体检测器的浓度和流速都不一致的时候,则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现有测气通道主要由多段管道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构成,每个激光器气体检测器与通气测试通道夹具装配时,都需要旋入和旋出两个工步,在密封性能良好的前提下,为了保证激光器气体检测器的一致性以及测试的效率,每次测试时,通气测试夹具需安装尽可能多的激光器气体检测器,而螺纹密封效果本身不佳,且多次的旋入与旋出不仅效率低,也更易造成气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气检测夹具。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气检测夹具,其中:包括上腔、弹性密封层和下腔;所述上腔和弹性密封层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连接通孔,所述弹性密封层紧密贴合在上腔和下腔之间,所述上腔和下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下腔内部设置有几字形测气通道,所述下腔侧壁上开设有进气接口和排气接口,该进气接口和排气接口分别连接几字形测气通道的两端,所述几字形测气通道上方对应于上腔和弹性密封层连接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几字形测气通道与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通孔与待检测装置检测口连接。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弹性密封层为硅胶板。上述的连接通孔和连接孔大小相等,且均等距对称排列。上述的上腔和下腔材质均为铝合金。上述的上腔和下腔四周通过若干个对称的沉头螺丝固定连接。上述的进气接口和排气接口同侧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通气测试通道设计成环形,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的激光器气体检测器数目增加,空间利用率增大;另外,通气测试夹具,中间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硅胶板,以便激光器气体检测器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夹具上从而避免了现有的螺纹的旋入,简化了安装的复杂性,安装效率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腔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腔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弹性密封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上腔1、弹性密封层2、下腔3、连接通孔4、几字形测气通道5、进气接口6、排气接口7、连接孔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通气检测夹具,其中:包括上腔1、弹性密封层2和下腔3;所述上腔1和弹性密封层2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连接通孔4,所述弹性密封层2紧密贴合在上腔1和下腔3之间,所述上腔1和下腔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下腔3内部设置有几字形测气通道5,所述下腔3侧壁上开设有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该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分别连接几字形测气通道5的两端,所述几字形测气通道5上方对应于上腔1和弹性密封层2连接通孔4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几字形测气通道5与连接孔8连接,所述连接通孔4与待检测装置检测口连接。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层2为硅胶板。实施例中,连接通孔4和连接孔8大小相等,且均等距对称排列。实施例中,上腔1和下腔3材质均为铝合金。实施例中,上腔1和下腔3通过若干个对称的沉头螺丝固定连接。实施例中,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同侧布置。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以图1为例,将待检测装置检测口插入连接通孔4中,由于上腔1和下腔3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硅胶板2的弹性作用下,使硅胶板2紧密贴合在上腔1和下腔3之间,从而待检测装置检测口在硅胶板2的挤压作用下确保密封性能,然后打开进气接口6通入检测气体,检测气体经过几字形测气通道5,然后分别通过若干个连接孔8、与连接孔8对应的连接通孔4,最后从检测口进入待检测装置进行测试,多余的气体从排气接口7排出。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气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1)、弹性密封层(2)和下腔(3);所述上腔(1)和弹性密封层(2)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连接通孔(4),所述弹性密封层(2)紧密贴合在上腔(1)和下腔(3)之间,所述上腔(1)和下腔(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下腔(3)内部设置有几字形测气通道(5),所述下腔(3)侧壁上开设有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该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分别连接几字形测气通道(5)的两端,所述几字形测气通道(5)上方对应于上腔(1)和弹性密封层(2)连接通孔(4)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几字形测气通道(5)与连接孔(8)连接,所述连接通孔(4)与待检测装置检测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1)、弹性密封层(2)和下腔(3);所述上腔(1)和弹性密封层(2)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若干个连接通孔(4),所述弹性密封层(2)紧密贴合在上腔(1)和下腔(3)之间,所述上腔(1)和下腔(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下腔(3)内部设置有几字形测气通道(5),所述下腔(3)侧壁上开设有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该进气接口(6)和排气接口(7)分别连接几字形测气通道(5)的两端,所述几字形测气通道(5)上方对应于上腔(1)和弹性密封层(2)连接通孔(4)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8),所述几字形测气通道(5)与连接孔(8)连接,所述连接通孔(4)与待检测装置检测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星杨炳雄王文龙门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浦航机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