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20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称重装置,包括:柜体、第一丝杆轴、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杆支撑座、第一丝杆螺母、物料托板、称重传感器、第二丝杆轴、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丝杆支撑座、第二丝杆螺母、下料机构和控制系统。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机构带动称重机构和物料托板进行接料称重,称重完成后由控制系统驱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丝杆机构带动下料机构进行下料,避免了传动机构对称重机构的影响,使称重传感器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获得稳定的称重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称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的提高,生产的不同环节由人工操作逐步被自动化设备所代替。在自动化设备中产品的称重环节涉及到物料的配料,产品的包装,以及产品的质量检测等,现有技术中自动称重装置多是衔接在自动化流水线中,主要采用在称重系统上设置滚筒式或者履带式传动机构来进行物料的称重和流转。这种方式由于在称重系统上加载了动力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动力机构运动造成震动、冲击等因素,使称重系统的零点发生漂移,造成称重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称重装置,能够通过称重机构实现稳定可靠的进行称重作业,得到有效的称重结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称重装置,包括:柜体、第一丝杆轴、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杆支撑座、第一丝杆螺母、物料托板、称重传感器、第二丝杆轴、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丝杆支撑座、第二丝杆螺母、下料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一丝杆轴与所述第一丝杆支撑座丝杆滚动配合,所述第一丝杆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柜体的台面中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轴的左端螺栓水平固定;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面与所述物料托板底部螺栓固定;所述第二丝杆轴通过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丝杆滚动配合,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柜体的台面外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轴的左端螺栓水平固定,所述下料机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栓固定;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第一伺服控制器、第二伺服控制器、HMI触摸屏和控制按钮,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控制器、HMI触摸屏、称重传感器和控制按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控制器通过动力电缆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伺服控制器通过动力电缆与第二伺服马达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称重传感器为S型称重传感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称重传感器的称重范围为0.2~10Kg。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器为西门子S7-120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物料红外传感器,所述物料红外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丝杆机构带动称重机构和物料托板进行接料称重,称重完成后由控制系统驱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丝杆机构带动下料机构进行下料,避免了传动机构对称重机构的影响,使称重传感器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获得稳定的称重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称重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称重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称重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左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自动称重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下料机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柜体、2-第一丝杆轴、3-第一伺服电机、4-第一丝杆支撑座、5-第一丝杆螺母、6-物料托盘、7-称重传感器、8-下料机构左极限位置、9-下料挡板、10-下料机构右极限位置、11-物料红外传感器、12-HMI触摸屏、13-控制按钮、14-声光报警器、15-前道工序下料槽、16-后道工序接料传送带、17-PLC控制器、18-第一伺服控制器、19-第二伺服控制器、20-第二伺服电机、21-第二丝杆轴、22-第二丝杆支撑座、23-第二丝杆螺母、24-下料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自动称重装置,包括:柜体1、第一丝杆轴2、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丝杆支撑座4、第一丝杆螺母5、物料托板6、称重传感器7、第二丝杆轴21、第二伺服电机20、第二丝杆支撑座22、第二丝杆螺母23、下料机构24和控制系统。进一步说明自动称重装置的工作原理:自动称重系统为自动化设备中用于称重工序的装置,本技术是利用伺服系统驱动丝杆机构,实现物料托盘6接料、下料机构23下料的过程。丝杆机构主要包括两块机构,第一丝杆轴机构和第二丝杆轴机构,两个机构分别由第一丝杆支撑座4和第二丝杆主持座22固定在柜体1的台面上。第一丝杆轴机构的由PLC控制器控制17控制第一伺服控制器18驱动第一伺服电机3带动第一丝杆轴2运动,从而带动第一丝杆螺母5及固定在其上的称重传感器7和物料托板6作平稳的左右移动,主要是实现物料托板6的接料和称重功能。第二丝杆轴机构由PLC控制器17控制,第二伺服控制器19驱动第二伺服电机20带动第二丝杆轴21运动,从而带动第二丝杆螺母23及固定在其上的下料机构24作平稳的左右移动,主要是实现称重完成后的下料动作。在称重前装置个机构的原始状态是,物料托盘6和下料机构24都停止在丝杆机构的最左侧,等前道工序通过前道工序下料槽15往物料托板6上料使,通过前述的驱动方式,物料托板6从左向右移动接收从下料槽15下来的物料,当物料托盘6运动至3/4位置时,前道工序停止送料,此时由物料红外传感器检测是否还有物料停留在下料槽15内,如果有物料托盘6继续向右移动,直到最后一个物料下到物料托盘6中。此时称重系统启动称重功能,S型称重传感器7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17,经过PLC控制器17的解析,将数据传输到HMI触摸屏12上显示,并作累计。这里选择所述的S型称重传感器,主要是因为S型称重传感器适用于指定的标准称量,如平台秤、料斗称量系统等,尤其适用于一些要求精度高的工业称量系统。因其高度可靠性及密封设计,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仍能长时间连续稳定的工作。等称重完成后下料机构24从下料机构左极限位置8由前述的驱动方式由左向右,由下料挡板9将物料托盘6上面的物料推送到后道工序接料传送带上,进入下到工序解析加工。当下料机构24到达下料机构右极限位置10时,物料托盘6和下料机构24同时由前述的驱动方式向左侧移动。到达左侧位置后前道工序继续开始送料,从下料槽15给物料头盘6进行装料,如此循环完成连续的称重作业。控制系统这种PLC控制器17采用的时西门子S7-1200系列,此系列为西门子最新系列的PLC控制器,具有运行速度快,硬件稳定,及很好的伺服控制能力。另外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在面板上的控制按钮13来对称重装置进行启动、停止和调整等操作,另外控制系统还包括声光报警器14,用于在装置发生故障时由PLC控制器17驱动声光报警器14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整个称重系统的称重能力由S型称重传感器7来决定,本技术中选用的称重传感器的称重范围为0.2~10Kg,可以适应自动化产线上生产的不同产品的称重作业。以上所述仅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第一丝杆轴、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杆支撑座、第一丝杆螺母、物料托板、称重传感器、第二丝杆轴、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丝杆支撑座、第二丝杆螺母、下料机构和控制系统;/n所述第一丝杆轴与所述第一丝杆支撑座丝杆滚动配合,所述第一丝杆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柜体的台面中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轴的左端螺栓水平固定;/n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面与所述物料托板底部螺栓固定;/n所述第二丝杆轴通过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丝杆滚动配合,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柜体的台面外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轴的左端螺栓水平固定,所述下料机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栓固定;/n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第一伺服控制器、第二伺服控制器、HMI触摸屏和控制按钮,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伺服控制器、HMI触摸屏、称重传感器和控制按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控制器通过动力电缆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伺服控制器通过动力电缆与第二伺服马达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第一丝杆轴、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杆支撑座、第一丝杆螺母、物料托板、称重传感器、第二丝杆轴、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丝杆支撑座、第二丝杆螺母、下料机构和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丝杆轴与所述第一丝杆支撑座丝杆滚动配合,所述第一丝杆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柜体的台面中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轴的左端螺栓水平固定;
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面与所述物料托板底部螺栓固定;
所述第二丝杆轴通过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丝杆滚动配合,所述第二丝杆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柜体的台面外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轴的左端螺栓水平固定,所述下料机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栓固定;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第一伺服控制器、第二伺服控制器、HMI触摸屏和控制按钮,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申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金昊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