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隐藏式草坪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99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隐藏式草坪灯,该草坪灯属于照明领域。所述半隐藏式草坪灯在传统的太阳能草坪灯结构上增加了可隐藏的下灯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太阳能草坪灯蓄电池储能能力有限,未必能够及时满足环境所亮度的要求的问题,通过增加下灯柱可以满足天气情况较好时,正常使用原有结构,当天气情况对太阳能草坪灯的需求量增大时,露出隐藏的下灯柱,可以增加太阳能草坪灯的亮度和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隐藏式草坪灯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草坪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隐藏式草坪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草坪灯,太阳能草坪灯是一种绿色能源灯具,具有安全、节能、环保、安装方便等特点。太阳能草坪灯主要由光源、控制器、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灯体等部件组成。其在有光照射下,通过太阳能电池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在无光情况下,通过控制器将蓄电池电能送入负载LED中。适用于住宅社区绿草地美化照明点缀、公园草坪美化点缀。太阳能草坪灯由于其环保、方便,为大多数公园、景观地安装草坪灯的首选,但是,太阳能草坪灯由于靠自身蓄电池储能,能储存的电能往往只能够有限时间地为LED灯供电,当天气长时间处于昏暗(例如梅雨季节)时,太阳能草坪灯的亮度需求往往也会随之升高,蓄电池耗电速度加快,影响太阳能草坪灯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太阳能草坪灯的工作原理在公开号为CN110418463A的专利文件中已涉及,本技术不再具体描述工作原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传统太阳能草坪灯蓄电池储能能力有限,未必能够及时满足环境所亮度的要求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更改太阳能草坪的使用方法的半隐藏式草坪灯,当天气情况较好时,正常使用,当天气情况对太阳能草坪灯的需求量增大时,露出隐藏部分可以增加太阳能草坪灯的亮度和使用时间。鉴于以上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半隐藏式草坪灯,包括底座,上灯柱与灯盖;底座包括底座板和下灯柱,所述底座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下灯柱,所述下灯柱为上下贯穿的空心柱体,所述下灯柱至少有一个侧面设置有下太阳能板,所述柱体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下透光区,所述下灯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下太阳能板和下透光区的上方;所述上灯柱为上下贯穿的空心柱体,套设于所述底座的下灯柱的外侧,所述上灯柱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上透光区;所述上灯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在上灯柱放置于底座板时通过螺栓与第三通孔配合连接上灯柱和下灯柱,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上透光区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在上灯柱提升时通过螺栓与第三通孔配合连接上灯柱和下灯柱;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孔径相同;所述灯盖盖设于上灯柱顶部,所述灯盖顶部设置有上太阳能板,所述灯盖底部设置有蓄电池、LED灯,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通过电线连接,所述蓄电池与LED灯通过电线连接。优选地,上灯柱下表面于底座板全接触,当光照正常,下灯柱不需要工作时,上灯柱由于重力作用放置于底座板顶面,上灯柱的底面完全落于底座板顶面。优选地,底座板四角设置有第四通孔,太阳能草坪灯利用螺栓通过第五通孔固定于地面。优选地,灯盖任意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上灯柱上部开设有与第五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六通孔,灯盖与上灯柱利用螺栓穿过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实现固定。优选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侧壁设置有螺纹,方便螺栓旋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传统的太阳能草坪灯蓄电池蓄电能力有限,当太阳光照时间不足时,蓄电池储存的电能需要提供更长时间的光照,单一蓄电池不能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设置有半隐藏式太阳能板可以在光照强度强时与草坪灯原有的上太阳能板一起吸收太阳能储存并转化成电能储存,照明仍然按照太阳能草坪灯原本的方式进行,当光照强度弱时,将隐藏的下灯柱展开,即可与原有的上灯柱一起工作,进行照明,照明亮度更强,照明时间更长,另外,半隐藏式的太阳能草坪灯相较于直接为蓄电池扩容可适应性更强,能满足不同场景下对光照亮度的需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提出的半隐藏式太阳能草坪灯的具体部件图附图2为太阳能草坪灯下灯柱使用示意图附图3为太阳能草坪灯下灯柱隐藏示意图附图4为灯盖底部示意图图中1为上透光区,2为上灯柱,3为下灯柱,4为下太阳能板,5为底座板,6为第五通孔,7为第六通孔,8为第一通孔,9为第二通孔,10为第三通孔,11为下透光区,12为第四通孔,13为上太阳能板,14为灯盖,15为蓄电池,16为LED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述,图1所展示的是本技术所提出的半隐藏式太阳能草坪灯的各个部件图,包括底座,上灯柱2与灯盖14;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5和下灯柱3,所述底座板5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下灯柱3,所述下灯柱3为上下贯穿的空心柱体,所述下灯柱3至少有一个侧面设置有下太阳能板4,所述柱体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下透光区11,所述下灯柱3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三通孔10位于所述下太阳能板4和下透光区11的上方;所述上灯柱2为上下贯穿的空心柱体,套设于所述底座的下灯柱3的外侧,所述上灯柱2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上透光区1;所述上灯柱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用于在上灯柱2放置于底座板5时通过螺栓与第三通孔10配合连接上灯柱2和下灯柱3,所述第一通孔8开设于上透光区1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一通孔8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用于在上灯柱2提升时通过螺栓与第三通孔10配合连接上灯柱2和下灯柱3;所述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0孔径相同;所述灯盖盖设于上灯柱2顶部,所述灯盖14顶部设置有上太阳能板13,所述灯盖14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5、LED灯16,所述太阳能板4与蓄电池15通过电线连接,所述蓄电池15与LED灯16通过电线连接。如图3所示,当天气情况正常时,太阳能草坪灯按照图示情况使用,此时第一通孔8与第三通孔10通过螺栓与螺帽实现相对固定,灯盖14的太阳能板4储存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放在蓄电池15中,当外界环境达到需要启用太阳能草坪灯的时候即打开LED灯16供照明使用;如图2所示,当天气昏暗,太阳能利用程度不足时,上灯柱2上提,将第二通孔9提升至与第三通孔10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此时,通过螺栓与螺帽将上灯柱2与下灯柱3固定,下太阳能板4可以与灯盖14顶部的上太阳能板13同时吸收太阳能,并将其储存在蓄电池中,当天黑时,分别为各自连接的LED灯供电,实现照明。如图4所示,为灯盖14底面示意图,若干个LED灯16均匀分布在灯盖14底面,当天黑时发出光亮,并通过上透光区1或下透光区11将光线传播至外部实现照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隐藏式草坪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灯柱(2)与灯盖(14);/n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5)和下灯柱(3),所述底座板(5)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下灯柱(3),所述下灯柱(3)为上下贯穿的空心柱体,所述下灯柱(3)至少有一个侧面设置有下太阳能板(4),所述柱体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下透光区(11),所述下灯柱(3)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三通孔(10)位于所述下太阳能板(4)和下透光区(11)的上方;/n所述上灯柱(2)为上下贯穿的空心柱体,套设于所述底座的下灯柱(3)的外侧,所述上灯柱(2)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上透光区(1);所述上灯柱(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用于在上灯柱(2)放置于底座板(5)时通过螺栓与第三通孔(10)配合连接上灯柱(2)和下灯柱(3),所述第一通孔(8)开设于上透光区(1)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一通孔(8)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用于在上灯柱(2)提升时通过螺栓与第三通孔(10)配合连接上灯柱(2)和下灯柱(3);/n所述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和第三通孔(10)孔径相同;/n所述灯盖盖设于上灯柱(2)顶部,所述灯盖(14)顶部设置有上太阳能板(13),所述灯盖(14)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5)、LED灯(16),所述太阳能板(4)与蓄电池(15)通过电线连接,所述蓄电池(15)与LED灯(16)通过电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隐藏式草坪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灯柱(2)与灯盖(14);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板(5)和下灯柱(3),所述底座板(5)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下灯柱(3),所述下灯柱(3)为上下贯穿的空心柱体,所述下灯柱(3)至少有一个侧面设置有下太阳能板(4),所述柱体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下透光区(11),所述下灯柱(3)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三通孔(10)位于所述下太阳能板(4)和下透光区(11)的上方;
所述上灯柱(2)为上下贯穿的空心柱体,套设于所述底座的下灯柱(3)的外侧,所述上灯柱(2)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上透光区(1);所述上灯柱(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用于在上灯柱(2)放置于底座板(5)时通过螺栓与第三通孔(10)配合连接上灯柱(2)和下灯柱(3),所述第一通孔(8)开设于上透光区(1)的下方,每个所述第一通孔(8)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用于在上灯柱(2)提升时通过螺栓与第三通孔(10)配合连接上灯柱(2)和下灯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灯狗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