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96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ED灯具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包括依次连接的透镜总成、光源总成、电池总成以及尾部总成;并通过对电池总成的改进,将原来电池两端的两极改成,现电池一端两个接触面、另一端三个接触面,且接触面分别与对应的接触触点连接,对应的形成电气回路,解决了现有手电筒采用外壳结构作为电路的问题。而外壳结构不做为电路,外壳之间的接触面氧化就不会影响电路使用;同时,外壳结构不做为电路,灯体内出现故障时,不会使外壳产生火花等不安全隐患;此外,现有手电筒的外壳一般采用全金属外壳,外壳结构不做为电路时,全金属外壳也不易产生静电危害,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延长该手电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
本技术涉及LED灯具照明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
技术介绍
LED手电筒作为一种手持式照明设备,因其结构简单、方便携带,被越来越多使用者使用,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LED手电筒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部分LED手电筒也被应用于具有防爆要求的场所,对LED手电筒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大多采用外壳作为电极,而使线路形成回路。此时可能会出现下列几个问题:1)防爆灯的灯头、灯尾等的外壳多采用螺纹连接,时间久了,连接处会出现氧化现象,氧化层在电气回路中等同于一个大的电阻,在这种情况下,灯的亮度就会下降,同时,能源也被无形的浪费了。2)在防爆要求中,金属外壳是不能做为电极线路使用,目的是防止因内部电气线路损坏产生火花或静电造成事故隐患。3)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能量会逐渐消耗减少,在能量消耗完后,需拆开外壳取出电池才能给电池充电,操作比较繁琐,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该手电筒中的外壳结构不作为电极线路,避免了因内部电气线路损坏产生火花或静电造成事故隐患。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包括依次连接的透镜总成、光源总成、电池总成以及尾部总成;其中,光源总成包括前接触板,前接触板设置在光源总成的末端,且前接触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前接触触点和第二前接触触点;尾部总成包括尾接触板,尾接触板安装在尾部总成的前端,且尾接触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尾部接触触点、第二尾部接触触点以及第三尾部接触触点;电池总成包括电池、以及安装在电池两端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第一PCB板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分别与第一前接触触点以及第二前接触触点接触连接;第二PCB板包括第三接触面、第四接触面和第五接触面;第三接触面、第四接触面以及第五接触面对应的与第一尾部接触触点、第二尾部接触触点以及第三尾部接触触点接触连接。进一步的,透镜总成、光源总成以及电池总成顺次安装在前端外壳内;尾部总成安装在尾端外壳内,且前端外壳与尾端外壳间密封固定连接;其中,前端外壳与尾端外壳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尾端外壳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端面。进一步的,透镜总成包括透镜压环和玻璃片;透镜压环与玻璃片为一体式结构,并安装在前端外壳上。进一步的,透镜压环与前端外壳间密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光源总成还包括反光杯、光源板、以及光源安装架,其中,反光杯采用两端开口的喇叭状结构,且反光杯包括大口端和小口端;大口端对应的安装在透镜总成内,小口端的外壁面上安装有光源安装架,小口端处安装有光源板,且光源板限位安装在光源安装架内,光源安装架的末端安装有前接触板,光源板与前接触板间电性连接,且光源安装架与前接触板间的接触面为绝缘面。进一步的,光源总成还包括灯珠压片,光源板通过灯珠压片与反光杯的小口端连接。进一步的,光源板上安装有排针,光源板通过排针与前接触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尾部总成包括依次抵止连接的硅胶尾塞、密封压环、充电按键板、绝缘隔离环、尾接触板以及螺纹压环;其中,硅胶尾塞的前端贯穿安装在尾端外壳内,且硅胶尾塞的末端面抵止于尾端外壳末端的限位端面上;密封压环的两端分别抵止于硅胶尾塞的前端面和充电按键板的末端面;绝缘隔离环的两端分别抵止于充电按键板的前端面和尾接触板的末端面;尾接触板的前端面抵止于所述螺纹压环上,且螺纹压环与尾端外壳螺纹连接。进一步的,硅胶尾塞为弹性材质,硅胶尾塞包括按压部和充电部,按压部设置第二凸台,充电部设置充电口;充电按键板包括用于与插入的充电插头连接的充电插头连接器、以及设有开关的电路板,充电插头连接器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且充电插头连接器与充电口对应,电路板上的开关与按压部的第二凸台对应。进一步的,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其中,正极与第一接触面电性连接,负极与第四接触面电性连接;第一接触面与第三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与第五接触面之间均采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通过对电池总成的改进,将原来电池两端的两极改成,现电池一端两个接触面、另一端三个接触面,且接触面分别与对应的接触触点连接,对应的形成电气回路,解决了现有手电筒采用外壳结构作为电路的问题。而外壳结构不做为电路,外壳之间的接触面氧化就不会影响电路使用;同时,外壳结构不做为电路,灯体内出现故障时,不会使外壳产生火花等不安全隐患;此外,现有手电筒的外壳一般采用全金属外壳,外壳结构不做为电路时,全金属外壳也不易产生静电危害,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延长该手电筒的使用寿命。2)多处采用密封圈密封,整体密封性好。3)对该手电筒中的尾部总成的结构进行重组,即在尾部总成的末端设置硅胶尾塞,改变打开硅胶尾塞即可充电,不用拆开手电筒的外壳结构取出电池,充电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的剖视图一;图3为本技术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的剖视图二;图4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硅胶尾塞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前接触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尾接触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电池与第一PCB板以及第二PCB板间电路连接示意图;其中,透镜总成1、透镜压环11、玻璃片12;光源总成2、前接触板21、第一前接触触点211、第二前接触触点212、反光杯22、大口端221、小口端222、光源板23、排针231、光源安装架24、限位挡板241、灯珠压片25;电池总成3、电池31、第一PCB板32、第一接触面321、第二接触面322、第二PCB板33、第三接触面331、第四接触面332、第五接触面333;尾部总成4、尾接触板41、第一尾部接触触点411、第二尾部接触触点412、第三尾部接触触点413、硅胶尾塞42、按压部421、第二凸台4211、充电部422、充电口4221、密封压环43、充电按键板44、充电插头连接器441、电路板442、绝缘隔离环45、螺纹压环46;前端外壳5、第一凸台51;尾端外壳6、限位端面61;手指按压位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透镜总成、光源总成、电池总成以及尾部总成;/n其中,所述光源总成包括前接触板,所述前接触板设置在所述光源总成的末端,且所述前接触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前接触触点和第二前接触触点;/n所述尾部总成包括尾接触板,所述尾接触板安装在所述尾部总成的前端,且所述尾接触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尾部接触触点、第二尾部接触触点以及第三尾部接触触点;/n所述电池总成包括电池、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池两端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前接触触点以及所述第二前接触触点接触连接;/n所述第二PCB板包括第三接触面、第四接触面和第五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第四接触面以及第五接触面对应的与所述第一尾部接触触点、第二尾部接触触点以及第三尾部接触触点接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透镜总成、光源总成、电池总成以及尾部总成;
其中,所述光源总成包括前接触板,所述前接触板设置在所述光源总成的末端,且所述前接触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前接触触点和第二前接触触点;
所述尾部总成包括尾接触板,所述尾接触板安装在所述尾部总成的前端,且所述尾接触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尾部接触触点、第二尾部接触触点以及第三尾部接触触点;
所述电池总成包括电池、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池两端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前接触触点以及所述第二前接触触点接触连接;
所述第二PCB板包括第三接触面、第四接触面和第五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第四接触面以及第五接触面对应的与所述第一尾部接触触点、第二尾部接触触点以及第三尾部接触触点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总成、光源总成以及电池总成顺次安装在前端外壳内;所述尾部总成安装在尾端外壳内,且所述前端外壳与所述尾端外壳间密封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前端外壳与所述尾端外壳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所述尾端外壳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总成包括透镜压环和玻璃片;所述透镜压环与所述玻璃片为一体式结构,并安装在所述前端外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压环与所述前端外壳间密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型手持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总成还包括反光杯、光源板、以及光源安装架,
其中,所述反光杯采用两端开口的喇叭状结构,且所述反光杯包括大口端和小口端;所述大口端对应的安装在所述透镜总成内,所述小口端的外壁面上安装有所述光源安装架,所述小口端处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陈志刚彭武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硕光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