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93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在移动机构的顶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凹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对称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该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极其方便,可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其进行防震保护,同时对于一些需要对仪器进行垂直移动检测的项目,无需无需再通过人工拿持检测的方法,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满足了多方位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主体的检测分为混凝土回弹检测、楼板厚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数量分布与净空尺寸结构垂直度检测,每项检测使用不同的检测仪器,目前存在一些可对多个项目均进行检测的一体化仪器,现有技术的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便于进行移动,对于一些具有底座的仪器需要人力搬动,不便于进行转移,或存在转移过程中颠簸而影响到仪器使用寿命的情况,二是不便于使用,对于一些项目检测需要进行对仪器进行垂直移动,传统方法是采取人工拿持,无法保证检测的精准度,难以满足多方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在移动机构的顶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凹槽内设有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和升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设在移动机构(1)的顶部,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底部的凹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底部通过弹簧(13)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二连接板(14)的顶部对称设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12)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14)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16),所述底座(1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17),所述通槽(17)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限位杆(18)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18)的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主体结构现场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和升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设在移动机构(1)的顶部,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底部的凹槽内设有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底部通过弹簧(13)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所述第二连接板(14)的顶部对称设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12)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14)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16),所述底座(1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17),所述通槽(17)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限位杆(18)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18)的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9)和第二连接块(110),所述底座(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111),所述第一连接块(19)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次贯穿通槽(17)和固定壳(111)且延伸至固定壳(111)的内部,所述固定壳(111)的顶部设有丝杆(112),所述丝杆(112)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固定壳(111)和第一连接块(19)且延伸至第一连接块(19)的外部;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立柱(21),所述立柱(21)的左侧开设有升降槽(22),所述升降槽(22)的内部设有升降块(23),所述升降块(2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24),所述立柱(21)对应限位滑块(24)的位置开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限位滑槽,所述升降块(23)的左侧贯穿升降槽(22)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5),所述支撑板(25)的顶部通过安装架(26)卡接有检测装置本体(27),位于升降槽(22)内部的升降块(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康萍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恒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