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水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89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系统防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检测到小流量漏水的漏水保护器。漏水保护器包括第一检测控制管路、流量检测模块、阀门模块、压力传感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流量检测模块、阀门模块和压力传感检测模块沿进水端方向依次设置在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流量检测模块可以检测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水流流量,压力传感检测模块检测可以检测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液体压力,阀门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水流通断,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上述各模块。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漏水保护器,可以实时检测水系统管路中是否出现大流量或小流量漏水,以及发生大流量漏水时自动关闭阀门,将漏水所带来的破坏限制在最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水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水系统防漏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检测到小流量漏水的漏水保护器。
技术介绍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每家每户都有安装自来水管道的需求,但由于安装不牢靠、使用时间过长导致水管老化、水压偶尔过大等因素会导致水管发生漏水,更严重的甚至会水管爆裂。如果漏水发生在裸露在外的水管,没有及时处理会导致大面积漏水;如果漏水发生在埋在地下的水管中,也会给楼下邻居的房屋带来破坏性的损失,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现有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水管上安装超声波漏水检测器对水管进行防漏检测与预防,超声波漏水检测器可以精确计算管道水流流量,可以快速精确地判断漏水。但是,对于小于每小时1L的漏水,超声波漏水检测装置无法检测到。小流量漏水的危害性虽在短时间内不及大流量漏水,但时间一长,也会对房屋带来破坏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漏水保护器,所述漏水保护器能够检测到水管中小流量漏水,有利于用户及早发现水管漏水并对此作出响应。根据本技术方面实施例的漏水保护器,包括:第一检测控制管路,适于连接漏水保护器中的任一模块;流量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并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的实时水流流量;阀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的水流通断;压力传感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位于所述阀门模块的后方,并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的液体压力;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检测模块、所述阀门模块和所述压力传感检测模块电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漏水保护器,至少有如下技术效果:流量检测模块、阀门模块和压力传感检测模块依次设置在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并与控制系统通过电连接,流量检测模块可以实时检测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水流流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大流量的漏水;在检测到大流量漏水时,阀门模块可以关闭阀门从而防止继续漏水扩大损害,起到了一个保护的作用;压力传感检测模块会持续检测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液体压力,在阀门关闭且出水端水龙头关闭的同时,若出现了小流量漏水的情况,即使流量检测模块检测不到,但压力传感检测模块会检测到管道压力持续下降,从而检测到发生了小流量漏水;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来自流量检测模块和压力传感检测模块发送过来的实时水流流量信息与管道液体压力信息来判断是否发生大流量或小流量漏水,从而控制阀门开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量检测模块为超声流量检测模块,所述超声流量检测模块包括有超声波换能器、换能器盖板和对射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换能器盖板设置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上方,且与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连接,所述对射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射模块包括对射片、对射片支架和第二检测控制管路,所述对射片与所述对射片支架连接,且正对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正下方,所述对射片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且与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控制管路设置在所述对射片支架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门模块包括有球阀、球阀传动杆和执行器,所述球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球阀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且一端与所述球阀连接,所述球阀传动杆另一端与所述执行器连接,所述执行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传感检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传感器盖板,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中,所述传感器盖板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设置有一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空设有一隔板,顶部设置有一顶盖,底部设置有一底盖,所述顶盖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底盖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所述流量检测模块、所述阀门模块和所述压力传感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设置有防水防尘塞,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漏水保护器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漏水保护器的对射模块的结构图。附图标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100、第一通孔110、第二通孔120、第三通孔130、超声流量检测模块200、超声波换能器210、换能器盖板220、阀门模块300、球阀310、球阀传动杆320、执行器330、压力传感检测模块400、压力传感器410、传感器盖板420、控制模块500、对射模块600、对射片610、对射片支架620、第二检测控制管路630、显示装置700、壳体800、隔板810、顶盖820、底盖830、电源接口900、防水防尘塞9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漏水保护器。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漏水保护器,包括第一检测控制管路100、超声流量检测模块200、阀门模块300、压力传感检测模块400和控制模块500。超声流量检测模块200、阀门模块300和压力传感检测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检测控制管路,适于连接漏水保护器中的任一模块;/n流量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并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的实时水流流量;/n阀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的水流通断;/n压力传感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位于所述阀门模块的后方,并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的液体压力;/n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检测模块、所述阀门模块和所述压力传感检测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控制管路,适于连接漏水保护器中的任一模块;
流量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并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的实时水流流量;
阀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的水流通断;
压力传感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上,位于所述阀门模块的后方,并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的液体压力;
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检测模块、所述阀门模块和所述压力传感检测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模块为超声流量检测模块,所述超声流量检测模块包括有超声波换能器、换能器盖板和对射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换能器盖板设置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上方,且与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连接,所述对射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射模块包括对射片、对射片支架和第二检测控制管路,所述对射片与所述对射片支架连接,且正对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正下方,所述对射片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中,且与所述第一检测控制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控制管路设置在所述对射片支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模块包括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聪李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