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88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活塞板、连杆、平衡电枢马达和端子;在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设置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左端交汇处形成进气口,右端交汇处形成出气口;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中上端设置活塞板;在所述活塞板下端的下壳体内设置平衡电枢马达;所述平衡电枢马达与活塞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后端中部设置端子,且端子与平衡电枢马达之间电连接。本装置用电信号大小线性控制微量声学腔体大小,且体积小,精度高,可以应用于微型声学产品中,得到不同的声学性能,改善产品的声学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
本技术涉及声学
,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
技术介绍
传统声学腔体的调接使用的是机械的方法,通过调节旋钮装置步进与后退达成不同的声学腔体体积。这种调节方法精度低,调节难,无法在微型声学产品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活塞板、连杆、平衡电枢马达和端子;在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设置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左端交汇处形成进气口,右端交汇处形成出气口;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中上端设置活塞板;在所述活塞板下端的下壳体内设置平衡电枢马达;所述平衡电枢马达与活塞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后端中部设置端子,且端子与平衡电枢马达之间电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平衡电枢马达包括导磁框、电枢、线圈、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在所述导磁框的中部后侧设置线圈;所述电枢穿过线圈的中部,且电枢的前端穿过导磁框;在所述线圈前端的导磁框内的电枢上下端处分别设置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优选的是,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由高镍合金材料制成;所述连杆和活塞板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优选的是,由所述端子内输入控制信号,随着控制信号的大小变化,平衡电枢马达会产生位移变化,带动连杆和活塞板移动。当平衡电枢马达产生位移变化时,带动连杆和活塞板移动,从而使得腔体产生体积变化,达到改变空气腔体体积的目的。优选的是,本装置的长度3mm,宽度3mm,高度2.5mm。可以跟随模拟控制信号,线性且无级调节空气腔体,亦可输入数字信号,有级调整空气腔体。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设计为线性控制,即随模拟控制信号的大小,空气腔体的大小也随之变化,线性且无级调节空气腔体,亦可输入数字信号,有级调整空气腔体。2、本装置用电信号大小线性控制微量声学腔体大小,且体积小,精度高,可以应用于微型声学产品中,得到不同的声学性能,改善产品的声学特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上壳体,2-下壳体,3-活塞板,4-连杆,5-导磁框,6-第一磁铁,7-第二磁铁,8-电枢,9-线圈,10-端子,11-腔体,12-进气口,13-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活塞板3、连杆4、平衡电枢马达和端子10;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由高镍合金材料制成,可以屏蔽电磁信号。在下壳体2的上端设置上壳体1,且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腔体11;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左端交汇处形成进气口12,右端交汇处形成出气口13,在下壳体2的内部中上端设置活塞板3,且在活塞板3下端的下壳体2内设置平衡电枢马达;平衡电枢马达与活塞板3之间通过连杆4连接,且连杆4和活塞板3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在下壳体2的后端中部设置端子10,且端子10与平衡电枢马达之间电连接,便于控制平衡电枢马达运行。平衡电枢马达包括导磁框5、电枢8、线圈9、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7;在导磁框5的中部后侧设置线圈9,且电枢8穿过线圈9的中部,并且电枢8的前端穿过导磁框5;在线圈9前端的导磁框5内的电枢8上下端处分别设置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7。当电流通过线圈9时,在线圈9的内部通道内会产生均匀磁场,该磁场会磁化由高导磁材料制作的电枢8,电枢8的一端会变为N极,另一端是S极。在磁铁的作用下电枢8会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从而产生往复运动。在端子10内输入控制信号,随着控制信号的大小变化,平衡电枢马达会产生位移变化,带动连杆4和活塞板3移动,从而使得腔体11产生体积变化,达到改变空气腔体11体积的目的。本装置的长度3mm,宽度3mm,高度2.5mm。可以跟随模拟控制信号,线性且无级调节空气腔体11,亦可输入数字信号,有级调整空气腔体11。本装置在实际中的运用:本装置运用在耳机中,其一端接入耳机后声学腔的泄气孔外,另一端在开放空气中。可以用于调整耳机的后腔大小,达到不同的低频增益效果。通过设置在耳机线上的线控装置,可以方便的藉由电信号控制声学腔体的大小。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活塞板、连杆、平衡电枢马达和端子;在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设置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左端交汇处形成进气口,右端交汇处形成出气口;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中上端设置活塞板;在所述活塞板下端的下壳体内设置平衡电枢马达;所述平衡电枢马达与活塞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后端中部设置端子,且端子与平衡电枢马达之间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活塞板、连杆、平衡电枢马达和端子;在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设置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左端交汇处形成进气口,右端交汇处形成出气口;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中上端设置活塞板;在所述活塞板下端的下壳体内设置平衡电枢马达;所述平衡电枢马达与活塞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后端中部设置端子,且端子与平衡电枢马达之间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电枢式高灵敏度声学腔体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电枢马达包括导磁框、电枢、线圈、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在所述导磁框的中部后侧设置线圈;所述电枢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洪明施明明张春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