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79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属于大型水泵、储能泵的技术领域,包括储能泵泵体,该储能泵泵体包括顶盖、底座和固定导叶,所述底座内设有转轮室,转轮室内设有转轮且外界水流经固定导叶进入至转轮室,还包括分别装配于顶盖和底座上的座环上环板和座环下环板,通过该座环上环板、座环下环板、顶盖和转轮室形成连通腔体;所述座环上环板上装有筒形阀,筒形阀设于所述固定导叶与转轮之间且筒形阀配设有多个同步驱动其启闭的筒形阀接力器,并通过筒形阀的启闭将所述连通腔体与外界水流进行封隔或连通,以达到大幅缩减机组径向尺寸,节约了机组制造成本、厂房土建成本,降低泵站投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
本技术属于大型水泵、储能泵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
技术介绍
一般小型水泵的启动可直接在水中带水启动,无需压水启动;停机则一般通过出水口闸门或者出水阀门来截断水流。而大型储能泵由于容量大,直接带水启动,则启动力矩将十分巨大,很可能无法实现,因此,可借鉴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的压水启动方式进行启动,而采用充气压水启动方式,则必须利用活动导叶或者阀门形成压水密闭腔,以达到启动储能泵的目的。针对大型储能泵的启动和停机问题,应该提出较好的可行性方案,一般而言,大型储能泵机组可以设置或者不设置活动导叶;设置活动导叶的储能泵可以利用活动导叶的启闭来实现启停;若不设置活动导叶,大型储能泵的启动和停机则需要利用进水阀门或者在储能泵机组上设置阀门来实现。不设置活动导叶的大型储能泵机组的启停应主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利用阀门与顶盖、座环及转轮室形成一个密闭腔,以便密闭腔内充填压缩空气,实现压水启动;(2)阀门开启时间应满足机组快速启动时间的要求;(3)机组正常停机或者紧急停机时,阀门能按要求的关闭时间快速关闭;(4)阀门接力器及其控制设备应实现同步操作。因此,为了解决实现无活动导叶的大型储能泵的启动和停机(包括调相压水启动、正常停机以及水泵断电紧急停机等)这一难题,需要对大型储能泵机组的总体结构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目前,现有其他方案的主要缺点如下:(1)若大型储能泵采用设置活动导叶的方案,则同时需要增加设置活动导叶操作机构及其附属设备,同时,由于活动导叶分布圆的布置要求,必然会加大机组的径向尺寸,因此,机组的制造成本将大幅增加。(2)若大型储能泵采用不设活动导叶且压水室后设置出水阀门的方案,由于阀门设置在压水室后,阀门关闭后与转轮室形成密闭腔,则其充气压水的体积将较大,尽管机组本身的径向尺寸将较小,但增加了出水阀门的布置,不仅有阀门本身的制造成本,而且还需要设置阀室,厂房的土建成本也将大幅增加。从以上分析可知,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因此,提出一种布局紧凑、设计合理、成本较低、又能满足储能泵运行要求的技术方案是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以达到大幅缩减机组径向尺寸,节约了机组制造成本、厂房土建成本,降低泵站投资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包括储能泵泵体,该储能泵泵体包括顶盖、底座和固定导叶,所述底座内设有转轮室,转轮室内设有转轮且外界水流经固定导叶进入至转轮室,还包括分别装配于顶盖和底座上的座环上环板和座环下环板,通过该座环上环板、座环下环板、顶盖和转轮室形成连通腔体;所述座环上环板上装有筒形阀,筒形阀设于所述固定导叶与转轮之间且筒形阀配设有多个同步驱动其启闭的筒形阀接力器,并通过筒形阀的启闭将所述连通腔体与外界水流进行封隔或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金属蜗壳,所述金属蜗壳装配连接于所述座环上环板和座环下环板上,通过金属蜗壳对外界水流进行高效引流。进一步地,所述筒形阀包括筒形阀体,所述筒形阀体密封滑动装配于所述座环上环板上,且座环下环板上装有与该筒形阀体对应匹配的下密封垫圈,提升筒形阀在关闭状态下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筒形阀体上设有环形外缘,且座环上环板上开设有与该环形外缘相匹配的上密封垫圈,提升筒形阀在关闭状态下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筒形阀体靠近所述转轮的高压侧,以进一步减小充气压水的体积,使其运行也将更稳定可靠。进一步地,还包括尾水管,该尾水管与所述转轮室密封连接,在尾水管上设置合适刻度,以充气压水到该刻度时,能够对储能水泵进行启动。进一步地,所述筒形阀接力器配设有3-6个,各个筒形阀接力器同步启动以驱动筒形阀体运动,并对筒形阀的状态进行切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通过筒形阀按规定的启闭时间快速启闭,以满足储能泵机组的启停要求,相较于设置活动导叶的方案,不需要再设置活动导叶操作机构及其附属设备,且由于取消了活动导叶则必然会大幅缩减储能泵机组的径向尺寸,因此,机组的制造成本将大幅减少。2.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将筒形阀设置在固定导叶和转轮之间,且靠近与转轮高压侧的位置,因此,筒形阀关闭后与转轮室形成的密闭腔,其充气压水的体积将相对小一些,且减去了出水阀门的制造成本,还无需设置专门的阀室,厂房的土建成本也将大幅减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压水室后。出水阀门的启闭时间很难达到快速启闭的要求,如需满足储能泵机组运行要求的快速启停,需要投入额外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设备投入。3.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由于充气压水体积较小,则造压启动的时间也更短,则压缩空气设备的规格也将更小,而且其运行也将更稳定可靠;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出水阀门,尤其是蝶阀,在充气压水和快速关闭时,将对流道内水体造成较大的扰动,可能产生有害的振动,甚至在充气压水时,由于密封、振动等原因,密闭腔漏气或者未形成水环而导致造压不成功,进而启动失败,因此,本技术的大型储能泵机组的运行将更为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中筒形阀处于关闭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中筒形阀处于开启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注如下:1-转轮室,2-顶盖,3-底座,4-主轴,5-转轮,6-座环上环板,7-座环下环板,8-金属蜗壳,9-筒形阀接力器,10-尾水管,11-筒形阀体,12-上密封垫圈,13-下密封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包括储能泵泵体,该储能泵泵体包括顶盖、底座和固定导叶,所述底座内设有转轮室,转轮室内设有转轮且外界水流经固定导叶进入至转轮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装配于顶盖和底座上的座环上环板和座环下环板,通过该座环上环板、座环下环板、顶盖和转轮室形成连通腔体;所述座环上环板上装有筒形阀,筒形阀设于所述固定导叶与转轮之间且筒形阀配设有多个同步驱动其启闭的筒形阀接力器,并通过筒形阀的启闭将所述连通腔体与外界水流进行封隔或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包括储能泵泵体,该储能泵泵体包括顶盖、底座和固定导叶,所述底座内设有转轮室,转轮室内设有转轮且外界水流经固定导叶进入至转轮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装配于顶盖和底座上的座环上环板和座环下环板,通过该座环上环板、座环下环板、顶盖和转轮室形成连通腔体;所述座环上环板上装有筒形阀,筒形阀设于所述固定导叶与转轮之间且筒形阀配设有多个同步驱动其启闭的筒形阀接力器,并通过筒形阀的启闭将所述连通腔体与外界水流进行封隔或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能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蜗壳,所述金属蜗壳装配连接于所述座环上环板和座环下环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筒形阀的大型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太平凡家异刘礼政文树洁宋敏王虹张建王伦其周超孙倩马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