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78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包括防护网筒和多个支撑框架,防护网筒套在压缩机出口管道外,所述支撑框架位于防护网筒与压缩机出口管道之间。防护网筒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到压缩机出口管道而被烫伤,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时,将各个支撑框架套在压缩机出口管道外,然后再将防护网筒套在支撑框架上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
技术介绍
天然气开采后,先在燃气增压站压缩,然后再输送,经过压缩机压缩后温度升高至80℃左右,为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在该区域工作时发生烫伤现象,必须在压缩机出口管道上安装隔热装置。目前,一般是在压缩机出口管道上包裹保温材料,由于压缩机出口管道孔径大,施工时工作量大,且由于隔热装置的作用仅仅为避免工作人员烫伤,不需要对管道进行保温,因此没有必要采用保温材料包裹整个压缩机出口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结构简单,施工快速方便,且具有隔离效果,防止工作人员接触压缩机出口管道而被烫伤。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包括防护网筒和多个支撑框架,防护网筒套在压缩机出口管道外,所述支撑框架位于防护网筒与压缩机出口管道之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根支撑板以及多根支撑筒,所述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与压缩机出口管道接触,另一端与支撑筒相连,且多根支撑板绕压缩机出口管道均匀分布,所述支撑筒的外壁与防护网筒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呈Z形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支撑筒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筒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紧固环板,每个紧固环板与一支撑筒在防护网筒径向上重叠。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环板为钢带卷曲而成的圆环形板,钢带两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紧固环板、防护网筒、支撑框架和压缩机出口管道依次压紧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结构包括位于钢带同一端的第一折叠片和第二折叠片,所述第一折叠片成对设置在钢带一端的两侧边,且两第一折叠片朝着钢带的上方折叠并与钢带围成定位槽,所述钢带另一端贯穿定位槽后朝着第一折叠片的上方折叠并形成定位片,两第二折叠片朝着钢带的上方折叠并压紧定位片。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筒为不锈钢丝网,所述支撑框架为不锈钢框架。进一步地,相邻两支撑框架之间的距离为3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护网筒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到压缩机出口管道而被烫伤,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时,将各个支撑框架套在压缩机出口管道外,然后再将防护网筒套在支撑框架上即可,操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紧固环板使用前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4中C-C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框架;11—支撑板;12—支撑筒;2—防护网筒;3—压缩机出口管道;4—紧固环板;51—第一折叠片;52—第二折叠片;53—定位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防护网筒2和多个支撑框架1,防护网筒2套在压缩机出口管道3外,所述支撑框架1位于防护网筒2和压缩机出口管道3之间。防护网筒2呈圆筒形,具体尺寸根据压缩机出口管道3的尺寸确定,确保防护网筒2套在压缩机出口管道3外之后,防护网筒2到压缩机出口管道3具有足够的距离,从而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避免工作人员的身体直接接触到压缩机出口管道3而被烫伤。防护网筒2为网筒,重量轻,施工时省力。支撑框架1用于支撑防护网筒2,保证防护网筒2的稳定。支撑框架1的径向厚度即为防护网筒2到压缩机出口管道3的距离,一般在5至10cm。多个支撑框架1均匀分布,间距在2至5m,优选为3m。支撑框架1可以包括一内环形板、一外环形板以及多根径向的连接板,内环形板与压缩机出口管道3贴合,外环形板与防护网筒2贴合。为了减小支撑框架1的重量,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每个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多根支撑板11以及多根支撑筒12,所述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一端与压缩机出口管道3接触,另一端与支撑筒12相连,且多根支撑板11绕压缩机出口管道3均匀分布,所述支撑筒12的外壁与防护网筒2相连。支撑筒12为圆环形,轴向长度为30mm左右,用于与防护网筒2贴合以支撑防护网筒2贴合,而支撑板11则用于支撑支撑筒12。为了增加支撑板11与压缩机出口管道3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板11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呈Z形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螺栓与支撑筒12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以是弧形板,以更好地与支撑筒12或压缩机出口管道3贴合,第二支撑板沿压缩机出口管道3的径向设置。第一支撑板通过螺栓与支撑筒12连接,连接紧密,且可拆卸,可实现反复使用。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防护网筒2的稳定性,所述防护网筒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紧固环板4,每个紧固环板4与一支撑筒12在防护网筒2径向上重叠。紧固环板4的宽度与支撑筒12的宽度一致,可将防护网筒2压紧固定在支撑筒12上,从而保证防护网筒2的稳固。紧固环板4可以事先制备成成品,使用时再套在防护网筒2上,但施工时操作不便。为了保证紧固环板4能够压紧防护网筒2的同时降低施工难度,所述紧固环板4为钢带卷曲而成的圆环形板,钢带两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紧固环板4、防护网筒2、支撑框架1和压缩机出口管道3依次压紧接触。施工时,将钢带环绕在防护网筒2外,然后拉紧钢带的两端,使得钢带压紧防护网筒2,最后利用锁紧结构固定钢带的两端,使钢带保持固定。锁紧结构可以是连接螺钉等,优选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位于钢带同一端的第一折叠片51和第二折叠片52,所述第一折叠片51成对设置在钢带一端的两侧边,且两第一折叠片51朝着钢带的上方折叠并与钢带围成定位槽,所述钢带另一端贯穿定位槽后朝着第一折叠片51的上方折叠并形成定位片53,两第二折叠片52朝着钢带的上方折叠并压紧定位片53。第一折叠片51和第二折叠片52均与钢带一体成型,钢带为厚度较薄的钢皮,容易弯折,同时可保证锁紧强度。这种锁紧结构的拆装也很方便。所述防护网筒2为不锈钢丝网,所述支撑框架1为不锈钢框架,紧固环板4为不锈钢带,耐腐蚀性较强,保证使用寿命。综上,本装置的防护网筒2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到压缩机出口管道3而被烫伤,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此外,本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时,将各个支撑框架1套在压缩机出口管道3外,然后再将防护网筒2套在支撑框架1上,最后将紧固环板4环绕在防护网筒2,将防护网筒2箍紧并利用折叠式的锁紧结构锁紧即可,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快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网筒(2)和多个支撑框架(1),防护网筒(2)套在压缩机出口管道(3)外,所述支撑框架(1)位于防护网筒(2)与压缩机出口管道(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网筒(2)和多个支撑框架(1),防护网筒(2)套在压缩机出口管道(3)外,所述支撑框架(1)位于防护网筒(2)与压缩机出口管道(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多根支撑板(11)以及多根支撑筒(12),所述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一端与压缩机出口管道(3)接触,另一端与支撑筒(12)相连,且多根支撑板(11)绕压缩机出口管道(3)均匀分布,所述支撑筒(12)的外壁与防护网筒(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呈Z形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支撑筒(12)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天然气压缩机出口管道的简易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筒(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紧固环板(4),每个紧固环板(4)与一支撑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平强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