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72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包括:支撑板、置物板、照明灯、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接轴、第一防滑垫、第二固定板、第二连接轴、第二防滑垫和连接带;支撑板的侧壁设置有容纳腔,且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槽;至少部分置物板嵌入容纳腔内,且置物板在容纳腔内移动;照明灯嵌入安装槽内;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架与支撑板呈预定角度;第二支架与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使第二支架与支撑板呈预定角度;第一固定板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嵌入第一凹槽内;第一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以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装修用扶梯
本技术涉及扶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装修用扶梯。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扶梯在倾斜地面使用时,由于扶梯底部的防滑垫与扶梯刚性接触,因此防滑垫无法与地面整体贴合,从而降低了防滑垫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容易致使扶梯与地面产生滑动,降低了扶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装修用扶梯。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包括:支撑板、置物板、照明灯、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接轴、第一防滑垫、第二固定板、第二连接轴、第二防滑垫和连接带;支撑板的侧壁设置有容纳腔,且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槽;至少部分置物板嵌入容纳腔内,且置物板在容纳腔内移动;照明灯嵌入安装槽内;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支架与支撑板呈预定角度;第二支架与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使第二支架与支撑板呈预定角度;第一固定板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嵌入第一凹槽内;第一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以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第一防滑垫为弹性体,第一防滑垫的顶壁与第一固定板的底壁连接;第二固定板的顶壁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嵌入第二凹槽内;第二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以使第二固定板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第二防滑垫为弹性体,第二防滑垫的顶壁与第二固定板的底壁连接;连接带为弹性体,连接带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相连接,且连接带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使至少部分置物板嵌入支撑板内的容纳腔内,并使置物板在容纳腔内移动,以实现将置物板从容纳腔内拉出,从而实现施工人员可将工具放置在置物板上,以便于施工人员取用工具;其次,通过将照明灯嵌入安装槽内,以实现当照明灯亮起时,施工人员借助照明灯的灯光进行施工操作,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再次,通过将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支架与支撑板呈预定角度,同时,将第二支架与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二支架与支撑板呈预定角度,从而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配合实现对室内装修用爬梯的支撑,进而提高了室内装修用爬梯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嵌入第一固定板的顶壁的第一凹槽中,并使第一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以实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同时,通过将第一防滑垫设置为弹性体,并将第一防滑垫的顶壁与第一固定板的底壁连接,以提高第一固定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避免第一支架在地面上发生滑动,进而提高第一支架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嵌入第二固定板的顶壁的第二凹槽中,并使第二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以实现第二固定板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同时,通过将第二防滑垫设置为弹性体,并将第二防滑垫的顶壁与第二固定板的底壁连接,以提高第二固定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避免第二支架在地面上发生滑动,进而提高第二支架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连接带设置为弹性体,并将连接带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相连接,将连接带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相连接,以实现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支撑板保持预定角度,从而提高室内装修用爬梯的稳定性。采用此种结构,结构简单,通过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并使第二固定板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以实现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在倾斜地面使用时,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整体与地面贴合,从而增大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并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避免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发生滑动,以提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稳定性,并提高了产品的适用性,拓展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多功能装修用扶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功能装修用扶梯还包括:第一防滑槽和第二防滑槽;至少两个第一防滑槽设置在第一防滑垫的底壁;至少两个第二防滑槽设置在第二防滑垫的底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防滑槽设置在第一防滑垫的底壁,并将至少两个第二防滑槽设置在第二防滑垫的底部,以提高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的摩擦系数,进一步避免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发生滑动,以提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功能装修用扶梯还包括:滑轮和导轨;至少四个滑轮嵌于在容纳腔内,且滑轮与容纳腔的内壁转动连接;导轨设置有滑动槽,两个导轨分别设置在置物板的两侧,且至少部分滑轮嵌入滑动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至少四个滑轮嵌于容纳腔内,并将滑轮与容纳腔的内壁转动连接,同时,将两个导轨分别设置在置物板的两侧,并使至少部分滑轮嵌入导轨上的滑动槽内,以实现置物板在容纳腔内移动,从而提高置物板移动灵活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滑轮为6个,且6个滑轮沿容纳腔的中线对称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滑轮设置为6个,并使6个滑轮沿容纳腔的中心对称设置,以实现每个滑轮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避免单个滑轮受力过大,而致使滑轮受到损坏,进而延长滑轮的使用年限,提高滑轮的质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功能装修用扶梯还包括:电池;电池嵌入安装槽内,且电池与照明灯电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池嵌入安装槽内,并将电池与照明灯电连接,以实现电池为照明灯供电,以避免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为照明灯供电,从而实现对电路的简化,以便于对多功能装修用扶梯进行移动,进而提升产品的使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池为锂电池。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池设置为锂电池,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增大电池的容量,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装修用扶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装修用扶梯的结构示意图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装修用扶梯的结构示意图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装修用扶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2支撑板,14置物板,16照明灯,18第一支架,20第二支架,22第一固定板,24第一连接轴,26第一防滑垫,28第二固定板,30第二连接轴,32第二防滑垫,34连接带,36第一防滑槽,38第二防滑槽,40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包括:/n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设置有容纳腔,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槽;/n置物板,至少部分所述置物板嵌入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置物板在所述容纳腔内移动;/n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嵌入所述安装槽内;/n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支撑板呈预定角度;/n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支撑板呈预定角度;/n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n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n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一防滑垫的顶壁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壁连接;/n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壁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n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n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防滑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二防滑垫的顶壁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壁连接;/n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为弹性体,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接,且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装修用扶梯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设置有容纳腔,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槽;
置物板,至少部分所述置物板嵌入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置物板在所述容纳腔内移动;
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嵌入所述安装槽内;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支撑板呈预定角度;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支撑板呈预定角度;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
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一防滑垫的顶壁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壁连接;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壁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防滑垫为弹性体,所述第二防滑垫的顶壁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易林装饰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