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海军专利>正文

薄型推拉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704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型推拉门,包括门框、第一门扇、第二门扇以及第三门扇,门框的下端对应第一门扇、第二门扇、第三门扇设有的第一防脱槽、第二防脱槽、第三防脱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推拉门,以紧凑的防脱槽分布设计实现对推拉门整体厚度进行降低,能够节省门体安装的占用空间;而且,本推拉门采用多扇门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开门面积最大化;再且,本推拉门将滑轮组件上置、防脱轮内置,对滑轮组件、防脱轮进行隐藏,实现防尘、防暴力等功能,从而延长本推拉门的使用寿命,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推拉门的美观程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多种安装环境中,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推拉门
本技术涉及建筑、家具装潢的
,特别涉及薄型推拉门。
技术介绍
推拉门是一种家居、家具的常用门,指可以推动拉动的门。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装修手段的多样化,推拉门从传统的板材表面,到玻璃、布艺、藤编、铝合金型材,从推拉门、折叠门到隔断门,推拉门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不论是平方米的卫生间,还是不规则的储物间,只要换上推拉门,再狭小的空间都不会被浪费。现有的推拉门,为保证推拉门的开启面积,通常是在门框上设置多个门扇,多个门扇推拉重叠开启从而实现更大开启面积。然后,这一种方式意味着将推拉门的门框增厚,导致推拉门的安装占用空间增大,给“小户型的家居”、“紧凑型的家具”带来不良影响;而且,随着推拉门的门框的厚度增加,必然带来耗材使用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因此,现有推拉门与“全球节源”的理念背驰而行。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薄型推拉门,包括门框、第一门扇、第二门扇以及第三门扇,第一门扇、第二门扇、第三门扇均可滑动地设于门框内,门框的下端对应第一门扇、第二门扇、第三门扇设有的第一防脱槽、第二防脱槽、第三防脱槽,第一防脱槽与第三防脱槽相邻分布,第二防脱槽位于第三防脱槽的上方。本技术提供一种薄型推拉门,通过第一防脱槽、第二防脱槽、第三防脱槽的错位分布减少门框的厚度,从而降低推拉门整体的厚度。本推拉门因其紧凑的结构设计,能够节省门体安装的占用空间;而且,本推拉门采用多扇门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开门面积最大化。本技术适用于多种安装环境中,如房屋门窗、家具门体等,实用性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门扇的下端设有第一防脱组件,第一防脱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防脱轮,第一防脱轮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底面,第一防脱轮与第一防脱槽配合。由此,第一门扇通过第一防脱组件与第一防脱槽配合连接,在第一防脱组件的作用下,能够防止第一门扇在滑动地过程中脱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架的上端设有与第一门扇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架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防脱轮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呈垂直关系,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一防脱槽的外侧面配合。由此,第一安装板与第一门扇连接,第一防脱轮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连接部的截面呈“C”型状,其中部的凹陷部能够套在门框下端的外侧,能够减少第一门扇的横向安装占用空间,以减少本推拉门的整体安装占用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门扇的下端设有第二防脱组件,第二防脱组件的结构与第一防脱组件的结构相似,其区别在于,第二防脱组件的结构与第一防脱组件对向设置,忽略尺寸差异的情况下可视为镜像关系,“第二防脱组件中的连接部”较“第一防脱组件的连接部”的尺寸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门扇的下端设有第三防脱组件,第三防脱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防脱轮,第二防脱轮安装在第二安装架的底面,第二防脱轮与第三防脱槽配合。由此,第三门扇通过第二防脱组件与第三防脱槽配合连接,在第二防脱组件的作用下,能够防止第三门扇在滑动地过程中脱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架包括相接的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呈垂直关系,第三安装板用于与第三门扇连接,第四安装板用于安装第二防脱轮。由此,第三安装板与第三门扇连接,第二防滑轮安装在第四安装板上,第三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直接连接且呈垂直关系,通过该结构能够保证第三门扇的稳定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脱槽和第二防脱槽之间设有加强部,加强部位于第一防脱槽的上端、第二防脱槽的一侧,加强部的上端设有凸边。由此,加强部用于对门框的整体结构进行强化,保证第二防脱槽的坚固程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脱槽、第二防脱槽、第三防脱槽的开槽方向均朝下。由此,第一防脱槽、第二防脱槽、第三防脱槽为隐藏设计,能够防止防脱槽积尘;且防脱轮均隐藏在防脱槽内,不易受外力损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脱槽和第三防脱槽之间设有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安装至平面上。由此,门框的下端通过固定部与平面接触,以实现稳固安装。门框的内壁上端对应第一门扇、第二门扇、第三门扇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排列分布,第一门扇、第二门扇、第三门扇均通过滑轮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上。由此,第一门扇、第二门扇、第三门扇的上端均通过滑轮安装在门框上,从而实现滑动功能。薄型推拉门还包括若干缓冲件,门框的内壁上端设有若干缓冲槽,若干缓冲槽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方,若干缓冲件分别安装至若干缓冲槽内,若干缓冲件至少能够与第一门扇、第二门扇、第三门扇中之二可分离配合。由此,缓冲件配置为对门扇的开合进行缓冲,防止使用者用力过度对门扇造成损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推拉门,以紧凑的防脱槽分布设计实现对推拉门整体厚度进行降低,能够节省门体安装的占用空间;而且,本推拉门采用多扇门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开门面积最大化;再且,本推拉门将滑轮组件上置、防脱轮内置,对滑轮组件、防脱轮进行隐藏,实现防尘、防暴力等功能,从而延长本推拉门的使用寿命,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推拉门的美观程度。本技术适用于多种安装环境中,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薄型推拉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薄型推拉门的门框的下端型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门框;11、第一防脱槽;12、第二防脱槽;13、第三防脱槽;14、加强部;141、凸边;15、固定部;16、第一滑槽;17、第二滑槽;18、第三滑槽;19、缓冲槽;2、第一门扇;21、第一防脱组件;211、第一安装架;2111、第一安装板;2112、第二安装板;2113、连接部;212、第一防脱轮;3、第二门扇;31、第二防脱组件;4、第三门扇;41、第三防脱组件;411、第二安装架;4111、第三安装板;4112、第四安装板;412、第二防脱轮;5、滑轮组件;6、缓冲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薄型推拉门,包括门框1、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以及第三门扇4,门框1由一体成型的铝型材对角拼接而成。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第三门扇4均可滑动地设于门框1内,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第三门扇4之间错位分布。门框1的下端对应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第三门扇4设有的第一防脱槽11、第二防脱槽12、第三防脱槽13,即第一门扇2的下端与第一防脱槽11配合连接,第二门扇3的下端与第二防脱槽12配合连接,第三门扇4的下端与第三防脱槽13配合连接。第一防脱槽11与第三防脱槽13相邻分布,第三防脱槽13位于第一防脱槽11的一侧,第二防脱槽12位于第三防脱槽13的上方。本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薄型推拉门,包括门框(1)、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以及第三门扇(4),所述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第三门扇(4)均可滑动地设于门框(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的下端对应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第三门扇(4)设有的第一防脱槽(11)、第二防脱槽(12)、第三防脱槽(13),所述第一防脱槽(11)与第三防脱槽(13)相邻分布,所述第二防脱槽(12)位于第三防脱槽(13)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薄型推拉门,包括门框(1)、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以及第三门扇(4),所述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第三门扇(4)均可滑动地设于门框(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的下端对应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第三门扇(4)设有的第一防脱槽(11)、第二防脱槽(12)、第三防脱槽(13),所述第一防脱槽(11)与第三防脱槽(13)相邻分布,所述第二防脱槽(12)位于第三防脱槽(1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推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扇(2)的下端设有第一防脱组件(21),所述第一防脱组件(21)包括第一安装架(211)、第一防脱轮(212),所述第一防脱轮(212)安装在第一安装架(211)的底面,所述第一防脱轮(212)与第一防脱槽(1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推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211)的上端设有与第一门扇(2)连接的第一安装板(2111),所述第一安装架(211)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防脱轮(212)的第二安装板(2112),所述第一安装板(2111)与第二安装板(2112)呈垂直关系,所述第一安装板(2111)和第二安装板(2112)之间设有连接部(2113),所述连接部(2113)与第一防脱槽(11)的外侧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推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门扇(4)的下端设有第三防脱组件(41),所述第三防脱组件(41)包括第二安装架(411)、第二防脱轮(412),所述第二防脱轮(412)安装在第二安装架(411)的底面,所述第二防脱轮(412)与第三防脱槽(13)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推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411)包括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海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