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秋华专利>正文

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69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一种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曲柄、摇杆、外壳、铰链杯、“U”形轴、双脚扭簧、阻尼器及导向座;在曲柄的右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凸起及弧形抵靠位,弧形抵靠位的弧度圆心与第一转轴的轴心同轴;双脚扭簧的两个脚分别抵靠在对应的弧形抵靠位上或抵靠在弧形抵靠位的右端;阻尼器安装在外壳内,在导向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槽,导向座位于外壳内并可相对移动,拨动凸起位于对应的拨动槽中,阻尼器的活塞杆的端部设在导向座上。其具有可通用一段力的门铰链的部分配件,生产成本低,弧形抵靠位使门铰链在一段力与二段力之间反应灵敏,受力均衡,平稳转动,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包括外壳、阻尼器、导向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曲柄、摇杆、铰链杯、“U”形轴及扭簧。生产时,由于二段力门铰链的配件与一段力门铰链的配件不同,生产厂商需更换生产设备后才能生产二段力门铰链,生产成本高。工作时,双脚扭簧的脚与曲柄接触,该接触面是平面,门铰链在一段力与二段力之间反应不灵敏,使用效果差,双脚扭簧的脚与曲柄的接触面摩擦力大,双脚扭簧的脚及曲柄的工作损耗较大,产品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可通用一段力的门铰链的部分配件,生产成本低,门铰链在一段力与二段力之间反应灵敏,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曲柄、摇杆及外壳;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均安装在外壳的左部,所述曲柄的右端部通过第一转轴与外壳的左部转动连接,在曲柄的右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凸起及弧形抵靠位,所述弧形抵靠位位于拨动凸起的左侧,弧形抵靠位的弧度圆心与第一转轴的轴心同轴;所述摇杆的右端部通过第二转轴与外壳的左部转动连接;铰链杯及“U”形轴;所述摇杆的左端部通过“U”形轴的一轴与铰链杯转动连接,所述曲柄的左端部通过“U”形轴的另一轴与铰链杯转动连接;双脚扭簧;所述双脚扭簧套在第二转轴上,在双脚扭簧上设有使双脚扭簧定位的定位结构,双脚扭簧的两个脚分别抵靠在对应的弧形抵靠位上或抵靠在弧形抵靠位的右端;当双脚扭簧的两个脚抵靠在弧形抵靠位上时,门铰链处于第一段力,当双脚扭簧的两个脚抵靠在弧形抵靠位的右端时,门铰链处于第二段力;以及阻尼器及导向座;所述阻尼器安装在外壳内,在所述导向座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槽,导向座位于外壳内并可相对移动,所述拨动凸起位于对应的拨动槽中从而带动导向座移动,阻尼器的活塞杆的端部设在导向座上从而使阻尼器起到缓冲作用。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阻尼器的上端面与外壳内壁的顶面相抵靠,阻尼器上部的前后两侧面与外壳内壁的前后两侧面相抵靠,在阻尼器的下部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一转轴插在弧形凹槽中,阻尼器的左端面与双脚扭簧相抵靠从而使阻尼器定位的安装在外壳内。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阻尼器的前后两侧设有导向槽,在所述导向座的前后两侧设有导向插块,所述导向插块插设在对应的导向槽中从而使导向座在阻尼器上定向移动。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阻尼器的前后两侧设有凹陷的避让位,所述双脚扭簧的两个脚位于避让位中。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阻尼器是自弹式阻尼器。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双脚扭簧上的定位结构是双脚扭簧上的顶柱,在所述阻尼器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外壳内壁的顶面配合形成安装插槽,所述顶柱插入安装插槽中从而使双脚扭簧定位。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弧形抵靠位的右端部设有便于双脚扭簧向下摆动的第一凹槽,所述双脚扭簧的脚可抵靠在对应的第一凹槽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可通用一段力的门铰链的部分配件,生产成本低,弧形抵靠位使门铰链在一段力与二段力之间反应灵敏,受力均衡,平稳转动,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B-B的剖视图;图6是图3中C-C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去除外壳及摇杆的主视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去除外壳及摇杆的后视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阻尼器与导向座的分解图;图10是本技术曲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在本技术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及“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及“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图10所示,其是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包括: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曲柄5、摇杆6及外壳10;其中,所述第一转轴3及第二转轴4均安装在外壳10的左部,所述曲柄5的右端部通过第一转轴3与外壳10的左部转动连接,在曲柄5的右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凸起52及弧形抵靠位51,所述弧形抵靠位51位于拨动凸起52的左侧,弧形抵靠位51的弧度圆心与第一转轴3的轴心同轴;所述摇杆6的右端部通过第二转轴4与外壳10的左部转动连接;铰链杯1及“U”形轴2;所述摇杆6的左端部通过“U”形轴2的一轴与铰链杯1转动连接,所述曲柄5的左端部通过“U”形轴2的另一轴与铰链杯1转动连接;双脚扭簧7;所述双脚扭簧7套在第二转轴4上,在双脚扭簧7上设有使双脚扭簧7定位的定位结构,双脚扭簧7的两个脚71分别抵靠在对应的弧形抵靠位51上或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的右端;当双脚扭簧7的两个脚71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上时,门铰链处于第一段力,当双脚扭簧7的两个脚71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的右端时,门铰链处于第二段力;以及阻尼器8及导向座9;所述阻尼器8安装在外壳10内,在所述导向座9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槽91,导向座9位于外壳10内并可相对移动,所述拨动凸起52位于对应的拨动槽91中从而带动导向座9移动,阻尼器8的活塞杆84的端部设在导向座9上从而使阻尼器8起到缓冲作用。工作时,当双脚扭簧7的脚71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时,双脚扭簧7的脚71的力传导至曲柄5右端部的转动轴心上,曲柄5转动时,铰链杯1不受双脚扭簧7的弹簧力可自由摆动,此为门铰链的第一段力;当双脚扭簧7的脚71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的右端时,双脚扭簧7的脚71的力传导至曲柄5右端部的转动轴心的右侧,双脚扭簧7的脚71开始对曲柄5施加向左的转动力,曲柄5开始转动从而带动铰链杯转动,此为门铰链的第二段力。生产时,铰链杯1、“U”形轴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摇杆6、阻尼器8,导向座9及外壳10均能使用具有一段力的门铰链时的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8的上端面与外壳10内壁的顶面相抵靠,阻尼器8上部的前后两侧面与外壳10内壁的前后两侧面相抵靠,在阻尼器8的下部设有弧形凹槽85,所述第一转轴3插在弧形凹槽85中,阻尼器8的左端面与双脚扭簧7相抵靠从而使阻尼器8定位的安装在外壳10内。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阻尼器8的前后两侧设有导向槽82,在所述导向座9的前后两侧设有导向插块92,所述导向插块92插设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曲柄(5)、摇杆(6)及外壳(10);其中,所述第一转轴(3)及第二转轴(4)均安装在外壳(10)的左部,所述曲柄(5)的右端部通过第一转轴(3)与外壳(10)的左部转动连接,在曲柄(5)的右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凸起(52)及弧形抵靠位(51),所述弧形抵靠位(51)位于拨动凸起(52)的左侧,弧形抵靠位(51)的弧度圆心与第一转轴(3)的轴心同轴;所述摇杆(6)的右端部通过第二转轴(4)与外壳(10)的左部转动连接;/n铰链杯(1)及“U”形轴(2);所述摇杆(6)的左端部通过“U”形轴(2)的一轴与铰链杯(1)转动连接,所述曲柄(5)的左端部通过“U”形轴(2)的另一轴与铰链杯(1)转动连接;/n双脚扭簧(7);所述双脚扭簧(7)套在第二转轴(4)上,在双脚扭簧(7)上设有使双脚扭簧(7)定位的定位结构,双脚扭簧(7)的两个脚(71)分别抵靠在对应的弧形抵靠位(51)上或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的右端;当双脚扭簧(7)的两个脚(71)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上时,门铰链处于第一段力,当双脚扭簧(7)的两个脚(71)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的右端时,门铰链处于第二段力;以及/n阻尼器(8)及导向座(9);所述阻尼器(8)安装在外壳(10)内,在所述导向座(9)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槽(91),导向座(9)位于外壳(10)内并可相对移动,所述拨动凸起(52)位于对应的拨动槽(91)中从而带动导向座(9)移动,阻尼器(8)的活塞杆(84)的端部设在导向座(9)上从而使阻尼器(8)起到缓冲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二段力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曲柄(5)、摇杆(6)及外壳(10);其中,所述第一转轴(3)及第二转轴(4)均安装在外壳(10)的左部,所述曲柄(5)的右端部通过第一转轴(3)与外壳(10)的左部转动连接,在曲柄(5)的右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凸起(52)及弧形抵靠位(51),所述弧形抵靠位(51)位于拨动凸起(52)的左侧,弧形抵靠位(51)的弧度圆心与第一转轴(3)的轴心同轴;所述摇杆(6)的右端部通过第二转轴(4)与外壳(10)的左部转动连接;
铰链杯(1)及“U”形轴(2);所述摇杆(6)的左端部通过“U”形轴(2)的一轴与铰链杯(1)转动连接,所述曲柄(5)的左端部通过“U”形轴(2)的另一轴与铰链杯(1)转动连接;
双脚扭簧(7);所述双脚扭簧(7)套在第二转轴(4)上,在双脚扭簧(7)上设有使双脚扭簧(7)定位的定位结构,双脚扭簧(7)的两个脚(71)分别抵靠在对应的弧形抵靠位(51)上或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的右端;当双脚扭簧(7)的两个脚(71)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上时,门铰链处于第一段力,当双脚扭簧(7)的两个脚(71)抵靠在弧形抵靠位(51)的右端时,门铰链处于第二段力;以及
阻尼器(8)及导向座(9);所述阻尼器(8)安装在外壳(10)内,在所述导向座(9)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拨动槽(91),导向座(9)位于外壳(10)内并可相对移动,所述拨动凸起(52)位于对应的拨动槽(91)中从而带动导向座(9)移动,阻尼器(8)的活塞杆(84)的端部设在导向座(9)上从而使阻尼器(8)起到缓冲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秋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