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虹吸阻排法抗浮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的虹吸阻排法抗浮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地下室处于不透水或弱透水层黏性土地基或泥(页)岩地基的项目,由于黏性土层中的水以孔隙水为主,不易补充、排出,使得地勘单位无法提出抗浮设防水位,因此有些工程未考虑抗浮问题。但实际施工中,地下室基坑护壁与地下室之间即基坑肥槽的回填密实度一般都不高,时间久了地表水会慢慢渗入肥槽累积,使地下室漂浮于基坑形成的“水池”中,造成地下室底板反拱、地下室填充墙开裂、甚至梁柱节点开裂等现象。为防止使用期间基坑肥槽积水并渗入底板形成水盆效应,导致底板上浮影响地下室正常使用,目前设计采取的措施通常为抗浮锚杆。而采用抗浮锚杆的结构设计,其施工较为复杂且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更加经济的解决地下室抗浮问题的虹吸阻排法抗浮结构。本技术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虹吸阻排法抗浮结构,所述抗浮结构用于地下室工程施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吸阻排法抗浮结构,所述抗浮结构用于地下室工程施工,所述地下室周边和基坑底部在土层的竖向分布上均为弱透水或不透水层(6)并且没有通向基坑(7)底部的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下室的侧墙(1)周边设置有集水坑(2),在所述集水坑(2)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集水坑(2)与排水管(3)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排水管(3)的进水端穿过侧墙(1)与基坑(7)内地下渗水集水部连通,所述排水管(3)通过虹吸效应将基坑(7)内的地下渗水排入至集水坑(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阻排法抗浮结构,所述抗浮结构用于地下室工程施工,所述地下室周边和基坑底部在土层的竖向分布上均为弱透水或不透水层(6)并且没有通向基坑(7)底部的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下室的侧墙(1)周边设置有集水坑(2),在所述集水坑(2)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集水坑(2)与排水管(3)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排水管(3)的进水端穿过侧墙(1)与基坑(7)内地下渗水集水部连通,所述排水管(3)通过虹吸效应将基坑(7)内的地下渗水排入至集水坑(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阻排法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7)内的地下渗水集水部采用无纺土工布包裹的砂卵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杰,王建军,陈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