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嘉琪专利>正文

一种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36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44
一种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通道、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的两竖通道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设置在U形通道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好氧微生物膜床上面或者厌氧微生物膜床上的微电解机构、位于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微电解机构上面的带有溢流口的储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成本低、设施体积小、容易在家庭装设,且制造成本低,微生物菌种数量不会减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泄物收集处理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体排泄物的生物处理技术,一般包括厌氧微生处理过程、好氧微生物处理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液体排泄物持续流动,已有技术(如专利CN201410199800.0)是通过泵送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泵送技术,需要持续有大量的液体排泄物的补充,而且需要有容量较大的厌氧生物处理容器,以便能持续地有液体排泄物被泵送,以保证微生物处理呢个持续进行,进而保证微生物处理的效果,同时,也能保证泵送的效率,而且,通过持续的对排泄物进行微生物处理来保证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活性及菌种数量,因此,这种技术适合有持续大量的排泄物需要处理的场合,如公共厕所,而对于间断的、需要处理的排泄物不多的场合,如家用的排便设施,就不合适了,一来使用成本高、设施体积大、不容易在家庭装设,且制造成本高,二来容易因长时间没有足够的排泄物补充而导致微生物菌种数量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设施体积小、容易在家庭装设,且制造成本低,微生物菌种数量不会减少的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U形通道、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的两竖通道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设置在U形通道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好氧微生物膜床上面或者厌氧微生物膜床上的微电解机构、位于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微电解机构上面的带有溢流口的储水槽。工作时,U形通道的另一竖通道的上端入口位于大小便分开收集的厕兜的小便收集口的下面,以便厕兜所收集的小便利用自身的重力导入U形通道的另一竖通道内,随着小便的导入,U形通道内的液体从U形通道另一竖通道流动到U形通道其中一竖通道内,完成厌氧微生物处理、好氧微生物处理和微电解处理,消除大部分氨氮物质、异味以及颜色后收集到最上面的储水槽内,多余的处理后的液体从溢流口流走,而储存在储水槽内的水可通过泵送装置送到冲水水箱内用于厕兜的冲洗。采用U形通道并将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的两竖通道内,这样,既能实现对排泄物依次进行厌氧微生物处理及好氧微生物处理,同时,即使在空闲的没有排泄物加入的期间内,也保证U形通道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有液体排泄物,以维持足够的菌种的存活,而且,无需要泵送动力,就能利用液体排泄物自身的重力完成从厌氧微生物膜床到好氧微生物膜床流动,因此,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成本低、设施体积小、容易在家庭装设,且制造成本低,微生物菌种数量不会减少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有中间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技术使用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U形通道1、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1的两竖通道1a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2和带有泵气装置3的好氧微生物膜床4、设置在U形通道1其中一竖通道1a内的好氧微生物膜床4上面或者厌氧微生物膜床3上的微电解机构5、位于其中一竖通道1a内的微电解机构5上面的带有溢流口6的储水槽7,U形通道1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b。U形通道1的另一竖通道1a的上端入口位于大小便分开收集的厕兜a的小便收集口8的下面,储水槽7上设置有将水泵送到厕兜a上面的冲洗水水箱9的泵送机构10。在微电解机构5设置有过滤吸附装置11,以便将处理后的水进行过滤吸附,以进一步提升水的洁净度。在储水槽7内设置有紫外灯23,或者,如图2所示,在储水槽7设置中间水槽24,储水槽7、中间水槽24间设置有溢流口25,以便储水槽7的处理后的水溢流到中间水槽24内,在中间水槽24内设置有紫外灯23,泵送机构10设置在中间水槽24上。这样,通过紫外灯23杀灭水中的细菌,以进一步提升冲洗水的洁净程度。如图1、2、3所示,工作时,厕兜a(包括座便器厕兜、蹲厕厕兜)底部的小便收集口8利用小便自身的重力将小便导入U形通道1的另一竖通道1a内,随着小便的导入,U形通道1内的液体从U形通道另一竖通道1a流动到U形通道1其中一竖通道1a内,完成厌氧微生物处理、好氧微生物处理和微电解处理,消除大部分氨氮物质、异味以及颜色后再经过滤吸附装置11处理后,收集到最上面的储水槽7内,多余的处理后的液体从溢流口6流走,随着将厕兜a上的冲洗水水箱9内的水放入厕兜a内冲洗厕兜a,泵送机构10工作,依照设定的工作时长,将储水箱7内的水送到冲水水箱9内用于下一次的厕兜a的冲洗,当然,也可以直接启动泵送机构10将储水箱7内的水直接导入厕兜a内冲洗厕兜a。这里,厕兜a是座便器厕兜,座便器厕兜a包括厕兜体12、大小便分开收集结构,厕兜体12中后部的底部是小便收集口8,厕兜体12上端口四周边缘下面是与冲洗水水源(如冲洗水水箱9或者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b处理后的水)相连的冲洗水排放口13,大小便分开收集结构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b、大便收集处理机构c,其特别之处在于大便收集处理机构c包括带有加热装置14的大便收集处理容腔15(底部侧面带有排放口16)、动力输送皮带构件17(包括固定在大便收集容腔内的支架17a、设置在支架17a上的皮带轮17b、设置在大便收集容腔15外的带动皮带轮17b转动的电机机构17c、由皮带轮17b带动的输送皮带17d),在大便收集容腔15的侧面设置有出口18,对应出口18的厕兜体12的后部设置有开口19,动力输送皮带构件17的向下倾斜的输送皮带17d的前部位于厕兜12的小便收集口8的上方,动力输送皮带构件17的向上倾斜的输送皮带17d的后部从大便收集容腔15的出口18穿进大便收集容腔15内,位于大便收集容腔15内的输送皮带17d的下方设置有刮板20。人们大便时,将座便器厕兜a的坐垫21放下,通过人工触动开关或者人坐在坐垫21时,人体重力触动坐垫21上的开关或者感应后背后面所设置的接近开关使动力输送皮带构件17启动,输送皮带17d持续往后传送,此时,人们坐在坐垫21上大小便时,大便落入动力输送皮带构件17的输送皮带17d上并被输送皮带17d送进大便收集容腔15内,刮板20将输送皮带17d上的大便刮落到大便收集容腔15内,同时,刮板15也对输送皮带17d表面进行清洁(可预先在大便收集容腔内放置微生物处理材料并通过搅拌器22与大便混合进行固体微生物处理,以消除大便的异味),往前排泄的小便则落入动力输送皮带构件17前方的厕兜壁并沿厕兜壁导向小便收集口8,然后进入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b进行处理(可通过微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微生物处理,以消除小便的异味),即使有少量的小便落在输送皮带17d上,这些小便也会沿输送皮带17d的边缘落入厕兜壁并导向小便收集口8;冲洗水冲洗厕兜体12时,冲洗水沿厕兜体12的侧壁冲洗,即使有部分冲洗水落入输送皮带17d上,由于输送皮带17d是向前倾斜的,因此,冲洗水也会沿输送皮带17d表面落入前方的厕兜体12内,而不会流入大便收集容腔1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通道、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的两竖通道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设置在U形通道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好氧微生物膜床上面或者厌氧微生物膜床上的微电解机构、位于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微电解机构上面的带有溢流口的储水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通道、分别设置在U形通道的两竖通道内的厌氧微生物膜床和好氧微生物膜床、设置在U形通道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好氧微生物膜床上面或者厌氧微生物膜床上的微电解机构、位于其中一竖通道内的微电解机构上面的带有溢流口的储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U形通道的另一竖通道的上端入口位于大小便分开收集的厕兜的小便收集口的下面,储水槽连接有泵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排泄物的微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微电解机构设置有过滤吸附装置,以便将处理后的水进行过滤吸附,以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嘉琪
申请(专利权)人:廖嘉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