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增氧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现有的水体生态修复手段非常多,其中速度最快、实际效果最好的就是进行水体增氧。现有的增氧设备工作原理为,将水体打碎抛洒到空中,利用水珠实现对空气中氧气的结合,然后再利用重力自然落下,将携带氧气的水体运送到水中,实现水体增氧手段,现有的增氧设备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其一,利用叶片打碎抛洒水体结合氧气,受制于叶片转动力的影响,往往制氧的范围比较小,结合的氧气量也不够,所实现的制氧效果差。另外,增氧机工作会使得其下部水体不断被抽取补充,这样就很容易吸收一些水中的杂物和水底动植物,将搅拌叶片缠绕住,另外制氧机附近氧气含量高,往往对于水中动植物的吸引力比较大,但是增氧机叶片高速转动很容易对鱼类造成伤害。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包括大漂浮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漂浮块(1)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保护壳(2),所述双头电机保护壳(2)下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3),且双头电机保护壳(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防水盖(4),所述双头电机保护壳(2)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固定球(5),所述固定球(5)的上部固定焊接有三个固定杆(6),所述转动轴(3)的外部固定卡接有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的侧壁固定焊接有六个等距的转动臂(8),所述转动臂(8)的最顶端固定焊接有打水爪(9),所述打水爪(9)的顶部固定焊接有破水块(10),所述转动轴(3)外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包括大漂浮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漂浮块(1)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保护壳(2),所述双头电机保护壳(2)下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3),且双头电机保护壳(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防水盖(4),所述双头电机保护壳(2)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固定球(5),所述固定球(5)的上部固定焊接有三个固定杆(6),所述转动轴(3)的外部固定卡接有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的侧壁固定焊接有六个等距的转动臂(8),所述转动臂(8)的最顶端固定焊接有打水爪(9),所述打水爪(9)的顶部固定焊接有破水块(10),所述转动轴(3)外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小漂浮块(12),所述小漂浮块(12)内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整体杆(13),所述整体杆(13)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隔网(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跃,周宇,徐慧,王凡,陈才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汇斯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