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336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体增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包括大漂浮块,大漂浮块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保护壳,双头电机保护壳下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且双头电机保护壳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防水盖。该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通过设置有转动臂、打水爪和破水块实现制氧效果好的目的,设置有多个打水工具,能够提升机器制氧的量,通过设置有弯曲状的打水爪能够一次性击打更多的水体,同时设置有破水块,能够将打水爪上的水体快速撞击切开,使得整块的水体变成数量多体积小的水珠,大大提高了水珠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大大提高了水珠携带氧气的能力,使得该改增氧设备制氧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增氧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现有的水体生态修复手段非常多,其中速度最快、实际效果最好的就是进行水体增氧。现有的增氧设备工作原理为,将水体打碎抛洒到空中,利用水珠实现对空气中氧气的结合,然后再利用重力自然落下,将携带氧气的水体运送到水中,实现水体增氧手段,现有的增氧设备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其一,利用叶片打碎抛洒水体结合氧气,受制于叶片转动力的影响,往往制氧的范围比较小,结合的氧气量也不够,所实现的制氧效果差。另外,增氧机工作会使得其下部水体不断被抽取补充,这样就很容易吸收一些水中的杂物和水底动植物,将搅拌叶片缠绕住,另外制氧机附近氧气含量高,往往对于水中动植物的吸引力比较大,但是增氧机叶片高速转动很容易对鱼类造成伤害。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包括大漂浮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漂浮块(1)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保护壳(2),所述双头电机保护壳(2)下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3),且双头电机保护壳(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防水盖(4),所述双头电机保护壳(2)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固定球(5),所述固定球(5)的上部固定焊接有三个固定杆(6),所述转动轴(3)的外部固定卡接有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的侧壁固定焊接有六个等距的转动臂(8),所述转动臂(8)的最顶端固定焊接有打水爪(9),所述打水爪(9)的顶部固定焊接有破水块(10),所述转动轴(3)外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1),所述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增氧装置,包括大漂浮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漂浮块(1)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保护壳(2),所述双头电机保护壳(2)下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3),且双头电机保护壳(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防水盖(4),所述双头电机保护壳(2)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固定球(5),所述固定球(5)的上部固定焊接有三个固定杆(6),所述转动轴(3)的外部固定卡接有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的侧壁固定焊接有六个等距的转动臂(8),所述转动臂(8)的最顶端固定焊接有打水爪(9),所述打水爪(9)的顶部固定焊接有破水块(10),所述转动轴(3)外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小漂浮块(12),所述小漂浮块(12)内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整体杆(13),所述整体杆(13)的顶部活动卡接有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隔网(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跃周宇徐慧王凡陈才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汇斯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