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16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投放口和出料口;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投放口靠近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透视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投放口,所述透视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输送装置上垃圾的成分;用于垃圾分类的若干收集箱,沿所述输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并行布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下方;若干推出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推出机构对应所述收集箱和出料口布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具有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的功能,可有效地增强投放人对垃圾分类的认知能力,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度和垃圾的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资源垃圾回收装置多数是在其内部设有多个垃圾桶,每一垃圾桶可对应回收一特定之垃圾种类,例如:该等垃圾桶分别用以容纳纸类、塑胶制品、铁/铝罐、玻璃。然而,使用者必须非常熟悉且可辨认出该垃圾之类别,才可将该垃圾投入正确之分类垃圾桶,而实际的情况是,除了有非常多数人不熟悉垃圾的分类外,更有非常多数人根本不会依照垃圾的分类将其投入正确之分类垃圾桶中,因此非但垃圾分类之目的不彰,各类垃圾混杂后更造成回收作业之极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投放口和出料口;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投放口靠近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透视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投放口,所述透视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输送装置上垃圾的成分;用于垃圾分类的若干收集箱,沿所述输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并行布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下方;若干推出机构,对应所述收集箱和出料口的位置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上方。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利用透视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分辨输送装置上垃圾的种类,当该垃圾符合分类标准时,通过输送装置和推出机构将该垃圾输送并推落至相对应的收集箱内,从而实现其自动分类的目的;当该垃圾不符合分类标准时,通过输送装置和推出机构将该垃圾推出至出料口处,提示并方便投放人取出垃圾二次分类后再投入,有效地增强投放人对垃圾分类的认知能力,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度和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推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导向杆、电缸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的推板,所述导向杆呈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传送方向,所述电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板相连接,所述电缸驱动所述推板在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箱体连通的投放箱,所述投放口设置于所述投放箱上,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投放箱内,所述透视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投放箱的内腔中。进一步地,所述投放口处还设置有投放门以及驱动所述投放门开合的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投放门为双开滑动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杆以及驱动所述旋转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所述双开滑动门的两滑动门体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相螺纹配合的凸块,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杆旋转以驱动所述双开滑动门的两滑动门体相对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投放箱上还设置有红外线探头和热感检测器,所述红外线探头位于所述投放门的外侧,所述热感检测器位于所述投放箱的内腔。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监控摄像头、报警器以及电子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底部设置有重量测量仪器,所述收集箱上方设置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外侧面上对应所述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收纳箱。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利用透视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分辨输送装置上垃圾的种类,当该垃圾符合分类标准时,通过输送装置和推出机构将该垃圾输送并推落至相对应的收集箱内,从而实现其自动分类的目的;当该垃圾不符合分类标准时,通过输送装置和推出机构将该垃圾推出至出料口处,提示并方便投放人取出垃圾二次分类后再投入,有效地增强投放人对垃圾分类的认知能力,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度和垃圾的回收利用率;2)双开滑动门式结构的投放门,闭合时不会被垃圾卡住或者钩破垃圾袋,保持了投放门和投放箱的卫生;3)当垃圾被推出至出料口处时,垃圾可落至收纳箱内,避免垃圾掉落至地面造成垃圾袋破损的现象;4)整体结构设计简洁、空间利用率高、全自动控制程度高,实际工作效果优良,不仅可降低投放者的使用难度,而且可有效提高清洁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输送装置、收集箱及推出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投放门与驱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箱体;11、投放口;12、出料口;13、投放箱;14、投放门;141、凸块;15、驱动机构;151、旋转杆;152、驱动电机;16、维护门;2、输送装置;3、收集箱;4、推出机构;41、导向杆;42、电缸;43、推板;5、收纳箱;100、透视检测装置;200、红外线探头;300、热感检测器;400、监控摄像头;500、报警器;600、电子显示屏;700、重量测量仪器;800、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00、智能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包括箱体1、输送装置2、透视检测装置100、若干收集箱3以及若干推出机构4,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投放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所述投放口11靠近所述输送装置2的前端,所述出料口12位于所述输送装置2的一侧;所述透视检测装置100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且靠近所述投放口11,所述透视检测装置100用于自动检测分辨所述输送装置2上垃圾的种类;所述收集箱3沿所述输送装置2的传送方向并行布置于所述输送装置2下方;所述推出机构4对应所述收集箱3和出料口12的位置布置于所述输送装置2上方。具体的,所述收集箱3共有四个,四个所述收集箱3分别用于容纳纸类、塑胶制品、铁/铝罐、玻璃这四类可回收垃圾,四个所述收集箱3沿所述输送装置2的传送方向并行布置于所述输送装置2下方;所述出料口12位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面且靠近所述投放口11,所述出料口12的下边沿与所述输送装置2的输送面齐平,以便于垃圾从所述输送装置2移动至所述出料口12;所述推出机构4共有五套,其中四套分别对应四个所述收集箱3的位置,另一套对应所述出料口12的位置。使用时,垃圾可由所述投放口11处放置到所述输送装置2的前端,所述透视检测装置100开始自动检测分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投放口和出料口;/n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投放口靠近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n透视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投放口,所述透视检测装置用于自动检测分辨所述输送装置上垃圾的种类;/n用于垃圾分类的若干收集箱,沿所述输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并行布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下方;/n若干推出机构,对应所述收集箱和出料口的位置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投放口和出料口;
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投放口靠近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
透视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投放口,所述透视检测装置用于自动检测分辨所述输送装置上垃圾的种类;
用于垃圾分类的若干收集箱,沿所述输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并行布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下方;
若干推出机构,对应所述收集箱和出料口的位置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导向杆、电缸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的推板,所述导向杆呈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传送方向,所述电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板相连接,所述电缸驱动所述推板在所述导向杆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箱体连通的投放箱,所述投放口设置于所述投放箱上,所述输送装置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投放箱内,所述透视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投放箱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类垃圾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棉周胡顺李泽宇李来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格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