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泽洲专利>正文

无气压状况下可行驶车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95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无气压状况下可行驶车胎。包括轮胎与轮毂,是一种运用于汽车的车胎。当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爆胎,会影响车子的方向控制性与平衡性,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轮胎与轮毂的结构,在轮胎胎体内部生成一条胎梁10沿着胎冠9内部表面正中间环绕整个轮胎一圈,与轮胎为同一整体。在轮毂槽底8正中间生成一道凹槽11沿着槽底8环绕整个轮毂,与轮毂为同一整体。胎梁10与凹槽11相对应,可以啮合,当车胎在爆胎后,胎梁10与凹槽11啮合,形成支撑柱,支撑车子行驶,且减少爆胎对车子平衡性的影响,同时,解决了由于爆胎引起的车子打滑与甩尾。实现汽车防爆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气压状况下可行驶车胎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胎,更具体来讲是一种通过改变轮胎与轮毂的结构,实现在爆胎或者泄气后无气压状况下仍可行驶的防爆胎。
技术介绍
汽车的普及,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普通轮胎在发生爆胎或者泄气的情况下会无方向性的甩动,导致车辆的方向失控、失去平衡,极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状况下。现有的防爆胎为缺气保用胎,其通过加强了胎壁的厚度与硬度实现在无气压状况下轮胎不会瞬间瘪掉的效果,但是,加厚的胎壁在正常行驶情况下大大降低了车辆本身的舒适感,而且普通车辆加装缺气保用胎会对车辆的底盘包括悬挂有一定的影响。本技术通过改变轮胎与轮毂的结构,使得轮胎与轮毂在瞬间失去气压后,胎梁与凹槽啮合,胎梁形成支撑柱,支持车辆继续行驶,同时引导轮胎的方向。提高了车辆行驶中爆胎后车辆的方向控制性,继而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减少因为爆胎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爆胎或者泄气,会引起车辆发生失控或者甩尾,极易会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状况下。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爆胎,是一种通过轮胎与轮毂的结构改良实现的防爆胎,其有益于大大减少汽车在爆胎或者泄气后对车身的平衡性与控制性的影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设计中,轮胎胎体内部生成一条胎梁沿着胎冠内部表面正中间环绕整个轮胎一圈,与轮胎为同一个整体,胎梁的径向横切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梯形、矩形、半椭圆形等,胎梁的材料由车型的重量而定,其材料可支撑爆胎后车胎承受的重力。>在轮毂槽底正中间生成一道凹槽沿着槽底环绕轮毂一圈,与轮毂为一个整体,凹槽两边为槽壁,其作用为限制并控制胎梁的运动方向,槽壁两边各有一个缺口,为轮胎安装时轮胎的通过口,凹槽与胎梁相对应,胎梁为下牙,凹槽为上牙,可以啮合,且啮合后的胎梁相对比凹槽高出一定高度,用于控制不同车型在爆胎后车身倾斜程度。车胎在瞬间爆胎或者泄气后,轮毂由于重力原因即刻下沉,直至凹槽卡在胎梁上面,与胎梁啮合。啮合后的胎梁形成支撑柱,支撑车辆继续行驶。同时,由于胎梁与轮胎为同一个整体,凹槽及其两边的槽壁便可以起到了控制轮胎方向的作用,保持轮胎与轮毂在同一方向运动,避免了爆胎后引起的轮胎的打滑、甩动。因此而提高车子的安全性能,减少因为爆胎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胎主体径向对称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轮毂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轮毂径向对称剖视图正面。图4为本技术的车胎主体径向对称下半部分剖视图正面。图5为本技术的车胎主体产生效果后的径向对称下半部分剖视图正面。图中,8槽底,9胎冠,10胎梁,11凹槽,12缺口,13槽壁。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轮胎与轮毂的结构,要求在轮胎胎体内部生成一条胎梁10沿着胎冠9内部表面正中间环绕整个轮胎一圈,与轮胎为同一个整体,胎梁10的径向横切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梯形、矩形、半椭圆形等,胎梁10的材料由车型的重量而定,其材料可支撑爆胎后车胎承受的重力。在轮毂槽底8正中间生成一道凹槽11沿着槽底8环绕轮毂一圈,与轮毂为一个整体,且凹槽11与胎梁10形状相对应,可以啮合,凹槽11两边为槽壁13,用于限制并控制胎梁10的运动方向,槽壁13两边各有一个缺口12,为轮胎安装时轮胎的通过口,凹槽11为上牙,胎梁10为下牙,在无气压状况下可以啮合,形成支撑柱,支撑车辆继续行驶,且啮合后的胎梁10相对高于凹槽11一定的高度,用于根据不同车型控制爆胎后车身倾斜程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轮毂中的缺口12位于轮毂凹槽11的两边的槽墙13上。其作用为轮胎安装时候的轮胎通过口。当车辆在行驶中轮胎泄气或者瞬间爆胎后,车轮毂由于重力原因往下沉,直至凹槽11卡在胎梁10位置并且啮合,如图5。当胎梁10与凹槽11啮合后,胎梁10形成支撑柱,支撑车子继续行驶。当胎梁10与凹槽11啮合后,因为胎梁10相对于凹槽11多出一定高度,此时轮毂减少了一定的下沉距离,控制爆胎后车身倾斜程度,大大地减少了爆胎对车子平衡性的影响。当胎梁10与凹槽11啮合后,凹槽11及其槽壁13将控制胎梁10的方向,使得胎梁10与轮毂保持同一方向运动,由于胎梁10与轮胎为同一个整体,所以轮胎也将保持与轮毂同一方向运动。因为无气压状况下普通的轮胎会发生无方向性和不可控制性的甩动,会引起车身打滑、甩尾,所以保持轮胎与轮毂同一方向运动,可以避免由于爆胎、泄气引起的打滑、甩尾,继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气压状况下可行驶车胎,包括轮胎与轮毂,其特征是在轮胎的胎体内部生成一条胎梁(10)沿着胎冠(9)内部表面正中间环绕整个轮胎一圈,与整个轮胎为同一个整体,在轮毂槽底(8)正中间生成一道凹槽(11),沿着槽底(8)环绕整个轮毂一圈,与轮毂为同一个整体,同时凹槽(11)两边有隆起部分为槽壁(13),槽壁(13)两边各有一个缺口(12),凹槽(11)与胎梁(10)相对应,可以啮合,且胎梁(10)相对比凹槽(11)多出一定高度,啮合后可以支撑车辆继续行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气压状况下可行驶车胎,包括轮胎与轮毂,其特征是在轮胎的胎体内部生成一条胎梁(10)沿着胎冠(9)内部表面正中间环绕整个轮胎一圈,与整个轮胎为同一个整体,在轮毂槽底(8)正中间生成一道凹槽(11),沿着槽底(8)环绕整个轮毂一圈,与轮毂为同一个整体,同时凹槽(11)两边有隆起部分为槽壁(13),槽壁(13)两边各有一个缺口(12),凹槽(11)与胎梁(10)相对应,可以啮合,且胎梁(10)相对比凹槽(11)多出一定高度,啮合后可以支撑车辆继续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压状况下可行驶车胎,其特征是凹槽(11)两边的槽壁(13)上的缺口(12)为轮胎安装时的轮胎通过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压状况下可行驶车胎,其特征是在轮胎胎体内部生成一条胎梁(10),沿着胎冠(9)内部表面正中间环绕整个轮胎一圈,与整个轮胎为同一个整体,胎梁(10)的径向横切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梯形、矩形、半椭圆形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压状况下可行驶车胎,其特征是在轮毂槽底(8)正中间生成一道凹槽(11)沿着槽底(8)环绕整个轮毂一圈,与轮毂为同一个整体,形状与胎梁(10)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泽洲林倩淑
申请(专利权)人:林泽洲林倩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