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乐乐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89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包括基层,基层的底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抗菌层,抗菌层包括苎麻纤维层、纳米氧化锌纤维层和异形纤维层,基层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阻燃层,阻燃层包括碳纤维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和聚乙烯醇纤维层,苎麻纤维层的底部与纳米氧化锌纤维层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层、抗菌层、苎麻纤维层、纳米氧化锌纤维层、异形纤维层、阻燃层、碳纤维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和聚乙烯醇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达到了抗菌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纺织面料在使用时抗菌效果不好,通常空气中存在多种细菌,长时间穿着容易滋生细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面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纺织面料在使用时抗菌效果不好,通常空气中存在多种细菌,长时间穿着容易滋生细菌,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具备抗菌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纺织面料在使用时抗菌效果不好,通常空气中存在多种细菌,长时间穿着容易滋生细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抗菌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底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包括苎麻纤维层、纳米氧化锌纤维层和异形纤维层,所述基层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包括碳纤维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和聚乙烯醇纤维层。优选的,所述苎麻纤维层的底部与纳米氧化锌纤维层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所述纳米氧化锌纤维层的底部与异形纤维层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优选的,所述苎麻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0.3mm,所述纳米氧化锌纤维层的厚度为0.11mm~0.4mm,所述异形纤维层的厚度为0.15~0.4mm。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层的底部与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所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的底部与聚乙烯醇纤维层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0.2mm,所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的厚度为0.12mm~0.3mm,所述聚乙烯醇纤维层的厚度为0.14~0.4mm。(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基层、抗菌层、苎麻纤维层、纳米氧化锌纤维层、异形纤维层、阻燃层、碳纤维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和聚乙烯醇纤维层的配合使用,达到了抗菌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纺织面料在使用时抗菌效果不好,通常空气中存在多种细菌,长时间穿着容易滋生细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苎麻纤维层,苎麻纤维层具有抑菌、透气、凉爽、防腐、防霉和吸汗等功能。3、本技术通过纳米氧化锌纤维层,纳米氧化锌纤维层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性和优越的抗菌、抑菌性能,添加入织物中,能赋予织物以防晒、抗菌和除臭等功能。4、本技术通过异形纤维层,异形纤维层具有手感优良、饱暖性好、有较强的羊毛感,而且抗起球和抗起毛,更适于制作绒类织物。5、本技术通过碳纤维层,碳纤维层具有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好和耐腐蚀性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电磁屏蔽性好等。6、本技术通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具有高强度、高耐磨、高抗撕裂性、抗静电性和耐热阻燃性。7、本技术通过聚乙烯醇纤维层,聚乙烯醇纤维层具有强度高模量高、伸度低、耐磨、抗酸碱和耐候性好,还具有耐光性,在长时间的日照下,纤维强度损失率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抗菌层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阻燃层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基层;2、抗菌层;201、苎麻纤维层;202、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3、异形纤维层;3、阻燃层;301、碳纤维层;302、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303、聚乙烯醇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基层1、抗菌层2、苎麻纤维层201、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异形纤维层203、阻燃层3、碳纤维层301、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302和聚乙烯醇纤维层30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包括基层1,基层1的底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抗菌层2,抗菌层2包括苎麻纤维层201、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和异形纤维层203,苎麻纤维层201的底部与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的底部与异形纤维层203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苎麻纤维层201的厚度为0.1mm~0.3mm,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的厚度为0.11mm~0.4mm,异形纤维层203的厚度为0.15~0.4mm,通过苎麻纤维层201,苎麻纤维层201具有抑菌、透气、凉爽、防腐、防霉和吸汗等功能,通过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性和优越的抗菌、抑菌性能,添加入织物中,能赋予织物以防晒、抗菌和除臭等功能,通过异形纤维层203,异形纤维层203具有手感优良、饱暖性好、有较强的羊毛感,而且抗起球和抗起毛,更适于制作绒类织物,基层1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阻燃层3,阻燃层3包括碳纤维层301、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302和聚乙烯醇纤维层303,碳纤维层301的底部与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302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302的底部与聚乙烯醇纤维层303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碳纤维层301的厚度为0.1mm~0.2mm,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302的厚度为0.12mm~0.3mm,聚乙烯醇纤维层303的厚度为0.14~0.4mm,通过碳纤维层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底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2)包括苎麻纤维层(201)、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和异形纤维层(203),所述基层(1)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阻燃层(3),所述阻燃层(3)包括碳纤维层(301)、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302)和聚乙烯醇纤维层(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底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抗菌层(2),所述抗菌层(2)包括苎麻纤维层(201)、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和异形纤维层(203),所述基层(1)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有阻燃层(3),所述阻燃层(3)包括碳纤维层(301)、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层(302)和聚乙烯醇纤维层(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苎麻纤维层(201)的底部与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所述纳米氧化锌纤维层(202)的底部与异形纤维层(203)的顶部通过聚氨酯胶粘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的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苎麻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董乐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