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压榨机液压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泥脱水
,涉及一种改进的压榨机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超高压弹性压榨机有两种,一种是弹簧压榨机,一种是油缸压榨机。弹簧压榨机的液压控制系统较简单,主要是用高低压双泵系统,在低压快进时使用双泵供油,这时油缸的前进速度快,在压榨过程中只有高压泵单独工作,这样,压榨机压榨压力高,整机所配功率也小。对于现有的油缸压榨机,其液压系统就复杂一些,也采用高低压双泵系统,其液压原理如图1所示,在起始状态时,大油缸8活塞杆在缩回的状态(在起始位置A);开始工作时,即低压快进时,采用低压泵1和高压泵2双泵供油,高压泵2负责给密封小油缸7供油和压榨时给大油缸8供油进行慢速压榨;在压榨的过程中,高压泵2给大油缸8供油进行压榨,小油缸7被大油缸8压缩,小油缸7油液通过溢流阀5回油箱,溢流阀5保持小油缸7的密封压力;当大油缸8活塞杆伸出到压榨终了位置C时,压榨过程结束;但是,在压榨机压榨结束需要二次进泥时,需要大油缸8后退回锁紧进泥位置B,同时,小油缸7必须伸出保持进泥密封压力;但由于小油缸7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压榨机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有的油箱、低压泵、高压泵、小油缸、大油缸、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溢流阀、蓄能器;还包括增设的电磁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溢流阀;小油缸与大油缸的活塞杆位于同一轴线上,当大油缸的活塞杆位于起始位置与锁紧进泥位置之间时,小油缸与大油缸的活塞杆是不接触的;当大油缸的活塞杆被推进到锁紧进泥位置与压榨终了位置之间时,小油缸与大油缸的活塞杆是接触的;低压泵、高压泵入口与油箱连接;低压泵出口与高压泵出口相连接;低压泵和高压泵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第一换向阀与小油缸连接,另一路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大油缸的有杆腔连接;小油缸与低压泵和高压泵出口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压榨机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原有的油箱、低压泵、高压泵、小油缸、大油缸、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溢流阀、蓄能器;还包括增设的电磁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溢流阀;小油缸与大油缸的活塞杆位于同一轴线上,当大油缸的活塞杆位于起始位置与锁紧进泥位置之间时,小油缸与大油缸的活塞杆是不接触的;当大油缸的活塞杆被推进到锁紧进泥位置与压榨终了位置之间时,小油缸与大油缸的活塞杆是接触的;低压泵、高压泵入口与油箱连接;低压泵出口与高压泵出口相连接;低压泵和高压泵出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第一换向阀与小油缸连接,另一路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大油缸的有杆腔连接;小油缸与低压泵和高压泵出口连接的油液管道上设有与油箱连接的溢流旁路,该溢流旁路上设有蓄能器和溢流阀,蓄能器设置在溢流阀前面,溢流阀出口与油箱连接;大油缸的无杆腔经第二换向阀与油箱连接;在大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之间增设有一连通管道,该连通管道上增设有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入口与大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液控单向阀的出口通过所述单向阀与大油缸的有杆腔连接;在低压泵和高压泵出口另外还增设有一根油管路,在这根油管路上增设有电磁阀,通过该电磁阀与大油缸的无杆腔出口的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液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压榨机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控单向阀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智荣,胡军驰,赵敏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