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71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轧辊放置架,属于轧钢工装技术领域,包括支座、若干立架和吊带;若干立架均平行设置在支座上,且相邻的两个立架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轧辊的空间,每个立架靠近相邻立架的一侧均设有至少两个挂钩;吊带两端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立架上相对设置的挂钩连接,且中部用于兜住轧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座、立架和吊带的配合,可以将吊带挂在立架上并将轧辊放在吊带上悬空,使得轧辊之间及轧辊与其他硬质部件之间都互不接触,能够避免轧辊的磨损,且空气流通能够避免局部受潮生锈,同时能够使得轧辊的防止井然有序,工人可以方便的找到对应的轧辊并方便地对其进行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辊放置架
本技术属于轧钢工装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轧辊放置架。
技术介绍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在轧钢生成时,轧辊本身会被磨损,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调换,而且也需要储备额外的轧辊。而现有的轧辊通常被堆放储存,一方面叠压堆放比较杂乱,工人在使用时难以寻找对应的轧辊,也难以观察轧辊本身的状况,另一方面叠压碰撞可能导致轧辊的磨损,局部受潮可能会导致生锈,而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辊放置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轧辊堆放杂乱、难以寻找和检查及叠压碰撞导致磨损和生锈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轧辊放置架,包括支座、若干立架和吊带;若干立架均平行设置在支座上,且相邻的两个立架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轧辊的空间,每个立架靠近相邻立架的一侧均设有至少两个挂钩;吊带两端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立架上相对设置的挂钩连接,且中部用于兜住轧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吊带至少具有两个,两个吊带的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架上的挂钩一一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吊带每端均设有至少两个吊耳,吊带每端的吊耳与立架一侧的挂钩一一对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立架靠近相邻立架的一侧上均沿上下方向设有若干排挂钩,每排挂钩至少具有两个;吊带具有若干个,用于分别与每排的挂钩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立架与支座固定连接,挂钩固定设在立架上,立架和/或支座上设有加强肋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挂钩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且根部与立架连接的钩片,两个钩片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两个钩片连接的连杆,连杆与立架之间具有空隙。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杆上用于与钩片接触的部位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用于与钩片内侧卡接、以对连杆的轴向运动进行限位。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钩片的钩部内侧设有用于容纳连杆的第二容纳槽、以对连杆沿钩片的钩部内侧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互扣合。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座包括至少两道平行设置的纵梁和设在两道纵梁之间的若干横梁,相邻的横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设有防护托架,防护托架包括一端与纵梁转动连接的伸缩杆和设有伸缩杆另一端且用于在放置轧辊时位于轧辊下方的托板。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支座下部设有若干组行动轮,支座上设有牵引钩。本技术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支座、立架和吊带的配合,可以将吊带挂在立架上并将轧辊放在吊带上悬空,使得轧辊之间及轧辊与其他硬质部件之间都互不接触,能够避免轧辊的磨损,且空气流通能够避免局部受潮生锈,同时能够使得轧辊的防止井然有序,工人可以方便的找到对应的轧辊并方便地对其进行检查;另外轧辊40外周具有穿设吊绳的空间,还能方便轧辊的吊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挂钩部位在安装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挂钩部位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支座;11、防护托架;12、伸缩杆;13、托板;14、行动轮;15、牵引钩;20、立架;21、挂钩;22、钩片;23、连杆;24、第一容纳槽;25、第二容纳槽;30、吊带;40、轧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轧辊放置架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轧辊放置架,包括支座10、若干立架20和吊带30;若干立架20均平行设置在支座10上,且相邻的两个立架20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轧辊40的空间,每个立架20靠近相邻立架20的一侧均设有至少两个挂钩21;吊带30两端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立架20上相对设置的挂钩21连接,且中部用于兜住轧辊40。在使用时先将吊带30挂在两个立架20之间的挂钩21上,再用天车等起重设备吊起轧辊40放在吊带30上;需要取下轧辊40时,将轧辊40挂好吊绳,再用天车等起重设备吊起转移即可。本技术提供的轧辊放置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支座10、立架20和吊带30的配合,可以将吊带30挂在立架20上并将轧辊放在吊带上悬空,使得轧辊之间及轧辊与其他硬质部件之间都互不接触,能够避免轧辊的磨损,且空气流通能够避免局部受潮生锈,同时能够使得轧辊的防止井然有序,工人可以方便的找到对应的轧辊并方便地对其进行检查;另外轧辊40外周具有穿设吊绳的空间,还能方便轧辊的吊运。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吊带30至少具有两个,两个吊带30的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架20上的挂钩21一一连接。两个吊带30可以分别兜住轧辊40的两端,保持轧辊的稳定。如果两个吊带30承重能力不足,也可以适当增加。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吊带30每端均设有至少两个吊耳,吊带30每端的吊耳与立架20一侧的挂钩21一一对应。这种吊带类似于吊床,能够整个将轧辊40托住,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每个立架20靠近相邻立架20的一侧上均沿上下方向设有若干排挂钩21,每排挂钩21至少具有两个;吊带30具有若干个,用于分别与每排的挂钩21连接。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每排挂钩21都可以吊挂一个轧辊,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架20与支座10固定连接,挂钩21固定设在立架20上,立架20和/或支座10上设有加强肋结构。立架20与支座10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挂钩21与立架20之间的固定连接,均可以是焊接、螺栓连接等固定连接形式。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轧辊放置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挂钩21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且根部与立架20连接的钩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辊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座;/n若干立架,均平行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架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轧辊的空间,每个所述立架靠近相邻立架的一侧均设有至少两个挂钩;以及/n吊带,两端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架上相对设置的所述挂钩连接,且中部用于兜住所述轧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
若干立架,均平行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架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轧辊的空间,每个所述立架靠近相邻立架的一侧均设有至少两个挂钩;以及
吊带,两端分别用于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架上相对设置的所述挂钩连接,且中部用于兜住所述轧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至少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吊带的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架上的所述挂钩一一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每端均设有至少两个吊耳,所述吊带每端的所述吊耳与所述立架一侧的所述挂钩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架靠近相邻立架的一侧上均沿上下方向设有若干排所述挂钩,每排所述挂钩至少具有两个;所述吊带具有若干个,用于分别与每排的所述挂钩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固定设在所述立架上,所述立架和/或所述支座上设有加强肋结构。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王永刚程建军王盼合郝庆雨李燕杰韩小刚王丽丽王雅玲金强王月顾永利李彦侠李仕水杜宏程韩承志许媛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津西钢铁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